现代军事评论:强化指挥员的心理素质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 00:19 解放军报 | |
吴晓波 据报载,四川省选拔考核副厅级干部时,把心理素质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他们认为干部的心理素质关乎其执政能力。我认为,这种尝试也值得我们借鉴。 古代军事家强调:“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军人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培养官兵尤其是指挥员过硬的心理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有大量的经常性工作要做,但最关键的应从指挥员的选用、培养与考核等方面入手,切实把心理素质作为指挥员的基本素质突出出来。 要从源头上把住关口。人的心理素质不尽相同,有先天的因素,也要靠后天培养。有的人可能智商很高,但先天心理素质不好,优柔寡断,处惊即乱,不太适合做指挥员。这就需要在院校招生、战士提干、干部提拔等重要环节,在坚持其他各项标准的同时,切实把心理稳定、成熟、人格健全作为选拔指挥员的重要条件,并进行动态考察,对因心理素质不适应的及时作出调整。 要在实践中培养。心理素质体现在战时,而培养却在平时。强化指挥员的心理素质,需要在各种军事训练实践中,尤其是在重大 军事演习和重要军事活动中,有意识地设置各种突发性和危险性因素,如信息迷茫的环境、孤军作战的情境、猝不及防的打击等,不断培养指挥员承受强大压力的心理素质,提高指挥员的心理抗压性和稳定性,做到不管战争环境多么残酷,条件多么艰苦,都能够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旺盛的精力,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要靠制度作保证。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建立完善指挥员综合素质考评机制,把心理素质作为考评的重要内容,明确具体的考核标准,确保各级指挥员不仅思想政治素质好、军事素质强,而且心理素质也过硬。要加大经常性教育引导的力度,不断强化指挥员心理素质养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指挥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成效,作为检验单位人才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一个尺度,激励广大干部成为心理素质过硬的指挥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