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0传说:国外媒体评估中国歼-10未来发展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 07:24 《国际展望》杂志 | |
![]() 声明:本文为《国际展望》杂志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编者按:2006年1月,《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了中国正在改进歼-10战斗机的消息,并将歼--10最新改进型称为“超-10”。由此引发了国外军事媒体对中国歼-10战斗机报道的又一波热潮。为满足广人关心中国国防现代化热心的读者的要求,本刊特综述了国外媒体对歼 口编辑部综述 ☆“超-10”横空出世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6年1月11日发表了由简防驻莫斯科记者亨利·伊万诺夫撰写的题为:中国研制“超一10”先进战机的文章。作者亨利·伊万诺夫称,根据莫斯科方面的可靠消息,中国成都飞机工业公司(CAC)正在研制一种升级版的歼-10多用途战斗机,称为“超一10”,它将具有更强有力的 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更加坚固的机身以及无源相控阵雷达。已签约向中国设计机构提供技术援助的俄罗斯米格飞机公司的专家认为,对歼一10战机进行升级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因为中方最初想采用以色列“幼狮”战机所使用的普一惠PW1120发动机,作为歼一10战斗机的一项基本配置。但是,美国出口限制的强制性要求迫使中国决定安装重量增加20%的俄制AL-31FN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需要一个更大的进气口,因为它需要增加40%的进气量。 歼-10战斗机原本计划安装“稳相加速器”无线电研究院股份公司(Phazotron—State Scientific ResearchInstitute of Radio,简称NIIR)生产的RP一35“珍珠”(Zhemchug)机械扫描平板缝阵列雷达,这种雷达是由米格-29改进型战斗机配备的N010“甲虫”(Zhuk)系列雷达发展而来。尽管俄罗斯已经提供给中国3台此类型的雷达,并帮助中国的相关机构研制歼一10战斗机的火控系统,但到目前为止,NIIR还没有得到中国的额外订单。该公司的领导层表示,“珍珠”型雷达不可能被仿制,因为设计者无法获得它的某些关键元件,例如各种不可能被仿制的俄制芯片。 然而,另一家生产雷达设备的俄罗斯公司——季霍米罗夫机械设计局科研中心(简称NIIP)称,最近它已经重新开始与中国合作研制一种改进自“羽毛”(Pero)的无源相控阵机载雷达系统。该公司表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们就曾向中国提供过一台“羽毛”雷达改进型样机,但在经过短时间的测试后,它一直未被使用,直到最近中国才重启与该公司的合作项目。“羽毛”无源相控阵雷达最初是为苏-30KN多用途战斗机研制的,但该战斗机计划最后被取消。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羽毛”可能作为超-10的试验型号。季霍米罗夫机械设计局科研中心之前已经进行过一个内部项目一一缩小尺寸型的“羽毛”雷达,为米格一29战斗机研制。超一10的外形尺寸与米格-29相似,因此,“羽毛”雷达稍做改动就完全可以安装在超一10上。 2005年岁末,中国签署了一份价值3亿美元的订单,用于订购第二批AL一31FN型发动机,它是由苏-27战斗机所配备的AL-31F型发动机为适应单发动机战斗机的需要发展改进而来。起初,人们认为该项合同采购的发动机与2001—2002年提供的、已经安装到歼一10原型机以及最初生产批次飞机上的第一批54台发动机相同。然而,AL一31FN的制造商莫斯科“礼炮”机械制造厂在2005年12月透露,该批订单订购的是AL一31FN M1型发动机,据称是一种新的AL一3 1FN型发动机改进型号。 该公司的总经理尤里-叶利谢耶夫说,新型AL一31FN M1发动机是为“中国超一10战斗机”专门研制的。4台该型发动机已经在“礼炮”厂完成装配。其中一台发动机已经进行过点火测试,它的矢量喷口在满功率以及加力推力的状态下可以上下左右旋转。 叶利谢耶夫称,AL一31FN M1发动机与以往的型号不同,它带有一个尺寸更大的风扇,进气口直径也从原来的902毫米扩大到924毫米。进气量的增加使得发动机的最大加力推力从大约122.6千牛上升到132.4千牛。该发动机的矢量喷口由莫斯科机器制造厂与设在圣彼得堡的Zavodimeni Klimova克利莫夫工厂共同研发。 叶利谢耶夫说,与特定角度喷口设计相比较,这种新型的矢量喷嘴“更适用”于单发动机战斗机,使它们在极低的速度下仍具有充分的控制能力。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