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现代军事评论:科学把握军事训练指导问题(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00:09 解放军报
现代军事评论:科学把握军事训练指导问题(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掀起军事训练的热潮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训练指导是训练大政方针的深化和细化,是部队训练实践的遵循和依据,是实现军事思想和理论向军事训练落实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科学把握军事训练指导问题

  王郡里

  胡主席在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作了重要指示;中央军委作出了关于加强军事训练的决定。我军今后一个时期军事训练以及军事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下一步主要的任务就是创造性地抓落实。科学把握军事训练指导问题,即是抓落实的一个重要方面。

  深刻认识和平时期军事训练发展的历史启示

  之一:和平时期作战对训练牵引的作用日趋间接,必须不断克服“和平危机”,保持不懈的训练动力。建国后我军经历了57年的总体和平时期。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我军渐离战场硝烟,已经大体上20年无战事,这在当今世界大国军队中差不多是惟一的,军事训练的作战主导机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发生了根本变化。必须深刻认识到,在战争威胁日渐由直接变为间接的情况下,确实存在着作战与训练分离的“和平危机”。如何在这种“危机”中保持和强化作战对训练的牵引作用,使军事训练获得与使命要求相一致的标准意识和不懈动力,是一个历史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

  之二:积极适应军事训练“后位跟进”的客观规律,能动地推动军事训练指导的调整和发展。在我军和平时期训练史上,每一次训练指导上的战略转变,都是与历史使命的变化、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和作战理论的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军事战略指导、作战任务构想、作战准备要求与军事训练是一个整体,军事训练指导相对作战指导处在“后位跟进”状态是一种必然;必须积极适应和把握这一规律,自觉进行训练指导的调整,使之尽快跟上战略使命的发展变化,以赢得军事训练指导的主动权。

  之三:正确把握军事训练“改革与稳定交互衔接”的实践进程,指导军事训练协调、持续地发展。和平时期的部队军事训练,是由“改革和稳定”两种状态构成的。在稳定期,部队按大纲、教材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规范化训练,通过按纲施训打牢基础,稳步提高部队战斗力。当然,稳定期也是相对的,也必须围绕应急的具体任务进行针对性训练;而在改革期,部队则要根据新的使命要求,突破原有训练指导概念,在统一规划下积极进行训练改革。我军训练改革的特色是:充分发挥上下两个积极性,先由上级明确方向,尔后由一线指战员去实践突破,再上下结合加以总结推广。因此,军事训练指导必须科学认识、正确处理稳定和改革的交互衔接关系,更好地推动军事训练、协调地持续发展。

  之四:必须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军事训练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务实上下功夫。和平时期军事训练的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制约性矛盾和发展中问题,训练指导应当、也只能解决属于那个阶段有条件解决的问题。但在军事训练的不同实践阶段,有一个贯通性的主要矛盾,即“战训一致”,也就是“打什么仗”和“怎么训练”的问题。无论使命任务怎样变化,部队建设基础怎样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性质是不变的,由此也就决定了军事训练指导的发展方向和实践基点。只要抓住“战训一致”这个主要矛盾,采取符合部队实际、遵循战斗力生成规律的办法,就可以使制约军事训练发展的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

  能动地解决军事训练实践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当前军事训练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不是历史的沉积,而是我军担负的历史使命,军事训练面临转型带来的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解决军事训练具体指导与我军历史使命要求进一步适应的问题。主要是:怎样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要求,转化为军事训练指导的具体措施,做到“使命怎样要求,兵就怎么练”,牵引军事训练向提高完成历史使命能力的方向推进;训练指导怎样跟进历史使命要求,着眼发展地解决战训一致的问题,将我军的使命任务具体化为作战样式和打赢标准,再把战斗力标准转化为多样化的训练规范和要求,并按照多样化的规范和要求组织训练,形成相应的作战和行动能力。这一新时期军事训练的基本逻辑,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实践。

  解决在领导观念和实践机制上战斗力标准与训练质量标准有机统一的问题。如何解决战斗力标准的操作化问题,如何将战斗力标准与训练质量标准有机联系,形成强力的、长效的物质推动和规范力量,是训练指导面临的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虽然“战斗力标准是军队建设的惟一标准”这一大观念已经确立,但“战斗力标准”如何进入训练具体指导和实践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实实在在地发挥导向和评估作用更远远不够。在和平时期,“战斗力标准最集中、最直接的体现应是训练质量标准”;“一支训练质量高的部队就是战斗力强的部队”;“一个能高质量、高效益把部队训练抓上去的干部,就是能打仗的干部”——普遍地、深刻地确立这样的领导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治军的各项政策和部队建设实践中,还是我们重要的任务之一。

  解决军事训练实践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制约性问题。部队军事训练作为战斗力生成的实践载体,主要包括基础训练、合同战术训练、战役训练和战略训练。随着战争形态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化发展,又创新了联合训练、实战任务训练等。现在的问题是,需求已经十分清晰,创新性的训练概念也提出来了,但训练组织机制、训练方法、训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滞后的。在基础训练上,训练标准的牵引力度不够,薄弱环节明显,基础训练与联合训练不能自然衔接;在合同战术训练上,落实不规范,许多新的作战理论、训练概念没有真正进入实践;在联合训练上,训练体制和机制的制约较大,课题设计优化不够,等等。训练体系和模式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立足现有基础可以解决,问题在于思路必须清晰,方法必须务实。

  解决培养和造就高素质训练指导人才的问题。当前军事训练需要创造性地抓落实,实现的决定性因素是拥有高素质的训练指导人才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当前军事训练存在的制约性问题,不是“事在制为”,而是“事在人为”。有了能够清晰认识军事训练存在问题、科学把握训练发展方向,能够把大政方针转化为具体训练指导的组织者和实践者,许多制约性矛盾是能够一定程度解决、并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的。当前的部队训练战线,高素质训练指导人才还没有形成“群体气候”,“指技合一”、“指参合一”、“参技合一”,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训练指导人才还比较缺乏。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要求与高素质训练指导人才不足的矛盾,仍非常实际地摆在军事训练面前。

  必须努力提高军事训练指导的质量和效益

  当前提高训练指导质量,主要应在两个大的方面着力。一个方面是如何按照历史使命和任务要求,科学定位部队军事训练指导的基点:

  一是应定位在立足现有基础提高完成使命任务的能力上。历史使命要求我军具备更高的“打赢”能力。基本内涵是:既要具备打赢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还要具备执行军事威慑行动、军事危机处理、军事外交斗争、国际维和及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很大历史跨度、牵引性极强的战略要求。因此,通过军事训练形成完成战略使命的能力,将是一个长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依托现有基础,包括体制机制、内容方法、资源条件等,创新训练指导概念和实践方法,一步一步抓落实,持续积累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的作战能力。

  二是应定位在短周期解决制约性问题,中、近期能够支撑历史使命需求上。主要有四个方面:推进军事训练指导原则、战略规划、阶段目标与战略使命要求尽快适应;理清现行军事训练组织体系和实践模式,减少空转,提高训练的实战化程度;培养和造就能够创造性完成军事训练转型任务的组织人才;科学配置训练保障资源,提高训保效益。

  三是应定位在既能适应历史使命特殊要求,又遵循军事训练一般规律上。军事训练指导必须处理好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关系,兼顾重点和整体,做到军事训练协调发展。多数部队的军事训练,本质上是一种适应使命任务普遍要求的正规化训练,“练为战”体现为围绕共同的战略使命需求,保持和提高部队的基本战斗力。军事训练指导需要兼顾军事训练的特殊要求和一般规律,正确处理打牢战斗力基础和形成针对性实战能力的关系,实现军事训练指导的科学化。

  四是应定位在战斗力标准与训练质量标准高度统一的领导观念和落实方法上。牢固确立“怎么打仗、怎么履行使命,就怎么训练”的训练指导观念;制定符合使命任务要求的训练质量标准体系,物化、实化战斗力标准;立足现有训练领导体制和管理资源,形成统一、规范、层次、权威的监督评估机制,引导部队各级领导把抓部队军事训练质量和战斗力提高作为第一要素,围绕“战斗力达标”展开和聚焦各项工作,评估部队建设质量,衡量干部素质能力;以新的领导方法为部队建设注入强大的生机和不懈动力,发展和完善部队战斗力建设模式。

  另一个方面是如何把梳理、优化训练组织体系和运作模式,作为训练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加以解决。

  基础训练抓标准:主要针对士官比重增大、士官和第二年度兵构成部队战斗力主体的实际,把军官、士官和第二年度兵作为训练重点;适应军队转型、武器装备更新的需要,更新、完善基础训练的内涵,以提高信息素质为核心,集中力量补“短板”,提高官兵的信息素养;建立覆盖基础训练全部内容的质量标准体系,引入“等级、能手、标兵”等概念,规范“对抗比武,个人、建制单位达标”等方法,强调精益求精、高标准过硬、系统提高,形成拉动性更强的基础训练“达标”机制,以更高的训练标准强化基础训练,打牢战斗力基础。

  合同训练抓规范:着眼多数部队联合战斗训练条件不完全具备的实际,坚持我军行之有效的周期性、多类型合同战术训练方法;坚持在现有训练体制框架内按纲施训的机制,围绕合同战术纲目分步细训;坚持合同战术训练的重点放在提高指挥军官和部队的基本战术素养上,训练部队遂行多种类型战术任务的能力;引入先进的合同战术训练方法,如战术训练质量评估、基础化训练、对抗训练等,确保提高训练质量。

  战役训练抓课题:战役训练和联合训练可以在训练实践中结合,但不能等同。解决当前战役训练存在的问题,一是将实兵战役训练作为周期性例行任务予以明确,逐年部署,具体落实;二是依托现行作战训练体制进一步规范协调机制,上下结合进行与使命任务相一致的战役训练课题设计,用课题牵引战役训练落实;三是进行周期性的联合作战实兵演练,组织有重点的战役作战能力及战役训练质量评估。

  联合训练抓能力:普遍意义上的联合训练,着眼点应放在提高各军兵种部队的联合作战基本能力上,应与战役训练课题紧密结合起来,按“战、建、训一体”的要求构建由网络和数据链支撑的联合训练平台,以提高联合指挥能力为重点,进行规范化的实兵训练,扎实提高部队的联合作战基本能力,为实战化联合训练打下基础。在当前的联合训练中,应特别着眼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能力。

  还应当注意创新“试验性训练”,将其作为军事训练的组成部分加以规范和落实。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