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军事评论:网络革命引发的作战变革 | |
---|---|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8月14日 17:23 中国国防报 | |
姚青春 网络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成就之一,它的诞生和广泛应用不仅强烈地冲击着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军事领域,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的作战变革。 依托信息网络,战场信息作用日益凸显,作战重心从打击物质力量向打击信息力量 信息是构成战争运动的基本要素之一。但由于过去获取信息的手段有限,特别是在传递信息方面,不仅速度慢,而且覆盖面窄,使信息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所以,在传统战争中,信息要素处于一种辅助地位,作战双方以往往主要依托一定数、质量的兵力和火力,通过重点打击对方的物质力量来决胜负、定输赢。随着作战领域网络革命的深入,战场日益被信息网络所覆盖,信息在信息网络中可以近实时地传递,作战虽仍表现为物质力量的激烈碰撞,但作战效能的发挥却受到信息的严格控制,并得益于信息的精确引导;也就是说,部队作战效能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而不仅是物质和能量的多寡强弱,信息成为了战斗力的“灵魂”和“倍增器”。信息的这种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作战重心转向注重战场信息,作战双方夺取制信息权的斗争趋于白热化,瞄准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和使用展开的作战行动,已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特征之一。 依托信息网络,各作战单元融合成有机的整体,作战力量从从注重单元的集合向注重体系的整合跃升 由于缺乏联通手段,传统作战中,对抗双方仅能将作战单元简单地集中起来,双方追求的是“多对少”的优势,通过以多击少赢得战场主动。现代高性能的信息网络已将“神经末稍”延伸到了单车、单机、单舰、单兵,将过去处于分散状态的作战单元融合成一个高度有序、高度集成的有机整体,实现了纵向相联、横向互通,使现代作战突出地表现为体系与体系、系统与系统的较量。也就是说,注重体系的整合,以体系对抗取代作战单元集合的分散对抗,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这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得到了有力地证明。 依托信息网络,指挥结构实现扁平化,指挥控制从预先计划协调为主向计划和随机并重转移 在以往战争中,军队指挥体制是按一定的跨度逐级向下延伸而构成的,其特点是上下贯通、横向隔绝,纵向长、横向窄,呈“树状”结构。因而,在指挥控制上主要采用预先计划协调为主的方式。具体表现为,战前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作战行动依计划而行,不到万不得以,指挥员不会轻易对原作战计划进行大的调整和改变。而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指挥网络的出现,由陆、海、空、天指挥平台构成的网络节点将各级指挥机关和作战部(分)队联成一个整体,覆盖整个战场,使指挥结构呈横向联通、纵横一体的网状扁平结构。借助信息化向指挥网络,指挥员可以大大降低对预先计划协调的依赖,灵活地根据动态变化的战场态势,对战场所有部(分)队的作战行动实行随机式的指挥协调。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就大量采取随机协调,其空军也只有三分之一的飞机按计划实施轰炸,其余三分之二则升空后待命,根据指挥部的命令或一线部队提供的信息,临时受领、执行打击任务。 依托信息网络,战场前后方联为一体,作战方式从注重接触作战向非接触作战发展 传统的作战是在有限的地幅内进行,前方、后方的界线分明,作战双方的距离没有超越视距或火器射程,接触性的特点突出。随着战场信息网络的不断延伸和完善,作战人员不亲临前线,在后方就可以获得前线信息远程打击武器装备,对对方实施打击,作战方式从接触式的肉搏、互射发展为非接触式的超远程打击。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就从5000英里之外的弗吉尼亚兰利空军基地借助全球信息操纵伊拉克战场的无人机,不仅对战场实施动态侦察监视,而且还发射“海尔法”导弹对伊军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而有了全球信息网络,前线与遥远的后方更联为一体,为实施超远程打击铺平了道路,使非接触作战在依托远程作战平台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更坚实的网络基础。 依托信息网络,战场空间大幅拓展,作战空间从有形空间向无形空间延伸 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传统的作战行动局限于陆、海、空三维空间之中;随着卫星的发射成功,出现了太空空间,但仍没有突破有形空间的界限。而大量电子设备的使用,使有形空间中充斥着电磁波,形成了电磁空间;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使地球上布满了处处互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空间。电磁空间的电磁信号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的形式,与计算机网络空间联通,共同构成信息网络空间这一战场无形空间。而且因信息的主导作用,使得对这一无形空间的控制将直接决定对陆、海、空、天空间的控制。为抢占这一资源,作战双方必将通过网络瘫痪、网络摧毁、网络欺骗、网络防护等展开对制网络权的争夺,使现代作战进入更广阔的领域,从立足于传统的有形空间进行对抗,转向注重无形空间的高度对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