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政治教育没啥效果 青帮与洪帮渗透到军队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09:40 环球时报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报道,根据台湾军方的规划,台军“汉光22号”演习本月底将进行实兵验证。第一周将首先安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所谓的“精神战力周”。“战前动员”是台军每年“汉光军演”的必修课目,目的是鼓舞士气,提升战斗力。但从台湾目前的政坛乱局来看,军队连“为何而战、为谁而战”都弄不清,又何谈打起精神“保家卫国”呢? “精神战力周”分五个部分
今年“汉光22号”演习的“精神战力周”从6月26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台军官兵进行反法律战、舆论战以及心理战的演练。按照台“国防部”的说法,是“激励战志、提振士气”,将台军的整体战力“发挥于极致”。 为了搞好这次“精神战力周”,台军可是花了很大的心思来筹划。具体内容和往年比都有很大的增加。据悉,这次教育的主题分五个部分:“剖析中共三战、凝聚团结向心”、“正视敌情威胁、强化战备整备”、“阐扬优良传统、塑造优质台军”、“发挥精神战力、坚定必胜信念”、“落实全民国防、精实国防战力”。而且,这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对象也比以往有所扩大,范围不仅包括台军军官、士官、士兵,而且部队临时聘雇的人员也都被包含在内。现在,“精神战力周”具体的时间安排也都已经排出来了:每天上午8点至9点50分,台军将通过华视频道,以影片、短剧、模仿剧、布袋戏、播讲以及座谈等形式对官兵进行教育;上午10点至11点30分、下午2点至4点,则以分组讨论、团体活动以及军歌比赛等形式进行。 台军如何进行思想教育 搞思想政治教育是台军的老传统了,只不过随着形势的发展,教育的内容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国民党刚刚退踞台湾时,台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这样搞的:所有连级以上部队必须悬挂“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以及“反攻大陆、解救同胞”等标语,团级以上部队则必须树立蒋介石的铜身塑像,并定期进行“反攻大陆”的宣誓。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台军的思想教育重点逐渐发生转变,开始从“反共仇共”、反对“台独”向“反统战”、保“台独”转变。 据一位曾经在台军服役的人士透露,目前台湾部队服役的士兵,主要的思想教育,或者说是政战工作,还是集中在每周四的“莒光日”活动中,内容不外乎是通过录像等形式了解上周“国内外”军事要闻,党政首脑对部队的指导方针提示等等,偶尔也会请学院的学者评论“国内外”军事时事,或者是播放影片。据这位人士称,因为这种课程算是室内课程,所以颇受一般官兵的欢迎,因为可以在室内打个盹休息。至于成效如何,基层的官兵并不是很在意。 此外,他还透露,一年中不同的月份也会分别进行不同主题的思想教育,如1月份为“保防”教育,5月份为“爱民”教育,9月份为军纪教育等。 台军士兵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所谓的“保防”教育,内容涵盖保密、安全、防谍、反统战、反渗透、反分化以及反颠覆等。台军方目前已经建立起一整套“保防”监视制度。在旅团一级,专门设立了由“国防部政战局”派出的“保防官”。对于那些思想偏激、言行不轨的官兵,军方政战部门还将他们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并分别以不同代号或专案对其进行布控。即使这些监控对象已经退役,他们的资料也要交由地方有关部门继续进行管制。据悉,目前被台军列为监控目标的官兵数量多达400余人。 思想教育达不到效果 目前,岛内政局正在不断发生变动,社会也日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种大变迁给台军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台军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宣传也开始变得混乱,有时甚至还会互相矛盾与抵触,根本达不到鼓吹中的效果。 现在,很多台军士兵都对“为谁而战”以及“为何而战”感到困惑。很多士兵在进入军营后,根本无心军旅生涯,将服兵役当作是“还债”,服完役期后就不再欠“国家”什么了。也有人因为难以忍受枯燥的军营生活,想方设法逃离军队。台军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台军2004年的逃兵案件多达98起,自杀人数也达到了43人。台军的部分官兵甚至还盗卖枪械弹药,或者与黑社会互相勾结。台军每年都会查出有官兵加入黑社会,岛内黑社会组织渗透到军队的至少有十几个,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青帮”与“洪帮”。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思想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强化“爱国心”与敌我意识,就保密防谍而言,是会有部分成效的,但是对于增强战斗力来说,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一方面因为每位官兵来自不同的政党,也有不同的政治理念,所以不容易整合;再者,“执政”当局近年来不断爆出弊案,也影响了政治教育的成效。而且,据岛内媒体披露,许多政战人员由于经常“打小报告”,在军中形象一直不佳,再加上台军近年来不断调降政战部队的级别,导致多名旅团级政战官员集体要求提前退役。政战人员本身尚且如此,又怎么能指望他们来教育台军官兵呢?(来源:环球时报 本报特约记者 陈敬然 本报台北特约撰稿人 陈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