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战略评论:能源动员——不可小视的战争生命线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 00:57 中国国防报

  喻军

  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基础性课题,它涉及方方面面。在经济领域,2001年至2005年,世界能源消费增加了58%。在外交领域,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外交官对产油国造访次数远高于非产油国。在战争领域,近年来几场局部战争的背后大多包含着争夺和控制能源的因素。能否确保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关乎国家兴衰、战争胜败,因此,加强能源动员工作
非常重要。

  提高认识,树立能源安全观,科学筹划能源动员工作

  现代条件下,

能源问题对国家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的影响日益加重,必须树立能源安全观,充分认识到能源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剂、社会的稳定剂、战争胜利的保障剂,从顶层设计、法规制度、健全机制、理论研究、组织领导、资金投入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要在能源的生产、运输、储备等建设中充分考虑国防需求,对能源动员工作的保障任务、保障规模进行量化、预测。实现能源动员工作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确保能源动员工作高效运行。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增产是动员,储备是动员,防护也是动员,以更宽的视野来筹划能源动员工作。

  平战结合,建立战略能源储备制度,打牢动员物质基础

  随着武器系统杀伤力、精确度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对能源的消耗也成倍增加。为保证战时供应,各国纷纷建立了战略能源储备制度,能源战略储备标准一般为90天。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周转型储备向战备型储备转变的过渡期。建立完善战略能源储备制度,首先要完善法规建设,依法有重点、有阶段地建设储存基地,形成以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能源企业为骨干的国家、企业、部队三级储备体系,明确各自的储备任务和所占比例。其次,科学规划储备基地。在基地的选址上应有纵深,既保障一线,又能考虑到二、三线的纵深需求,便于形成梯次保障,以提高战时生存率和持续保障力。第三,储备的数量、品种、方式应符合我国国情。要做好调查摸底,既要摸清地方有什么、有多少、在哪里,又要摸清部队要什么,要多少,怎么供;既要搞清成品资源情况,又要搞清隐形资源情况,如储藏量、半成品量、加工能力等……以此为基础进行储备基地布局规划,使我国的能源战略储备与未来作战需求相适应,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

  依网整合,积极借助高科技手段,倍增动员效能

  能源资源分布广、数量大、属于消耗性物资,数据变化频繁,只有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才能实现对其的精确掌控,以实现战时就近供应、快速供应和按需供应的目标。为此,需要整合网络、快速动员。要将分布在军地和企业间的网络进行联通整合,实现互联互通,实时掌握各大企业的库存、流向、价格、日生产量等情况,并根据实时信息自动生成能源保障方案,完成定点保障、伴随保障、部队自领、前运保障等,确保在较大范围内的快速调配供给。需要按需供给,精确动员。当部队提出需求时,利用信息技术对本地区潜力储备及生产能力进行分析,按照均衡负担的原则,划分供给等级、保障区域,确保快速低耗地实施动员,最大限度地降低战争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需要加大技术投入,改变能源结构。要加速开发新型能源、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通过技术研发、改良促使能源结构更加合理。

  多法并举,完善防护体系,为能源动员提供安全保障

  海湾战争中,42天内

伊拉克炼油设施的80%、电力设备的50%被炸毁;科索沃战争进行的78天里,该国所有炼油设施及70%的发电设施被毁……由此可见,能源的生产、储备基地是现代战争中空袭的重要目标,对能源基地的防护也因此成为能源动员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要加强军地联防,建立综合联防体制。能源通过水、陆、管道进行运输供应,易遭破坏,防护压力大,需要建立综合防护体系,部队、地方齐上阵,打、防、救、修多法并举,才能保障其生存。输煤、输油、输气等能源工程,大多线长点多,只有发挥人民战争优势,建立军地联防的大范围综合防护体系,才能确保其安全畅通。要条块结合,整合民兵组织。依据作战任务,将各民兵专业分队整合成防空分队、救修分队、运输分队等,从产地到加工地,从加工地到保障地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部署,确保在重点地区形成突击力量。要加强演练,在练中检验组织指挥能力。通过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与驻军结对演练,与军队的后勤、装备保障有效衔接,主要在运输油料等方面确定保障关系,通过演练彼此熟悉人员、作战任务、供应品种、供应地、装备等,检验保障方案是否可行,寻找更简易、更节能的保障方法,便于战时迅速对接,缩短时间,减少环节。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