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现代军事评论:依靠人民夯实国防动员根基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5月21日 12:01 中国国防报

  万福临 陈维超

  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时期,国家的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同时也必须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依靠人民办国防是坚持人民战争思想、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关系,借助国家经济发展优势打牢国防动员基础的一条战略途径。

  依靠人民办国防是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要求

  随着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日益加剧,国防实力更加不容忽视。动员全社会力量即依靠人民办国防,是指号召与组织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提高全社会国防意识,进一步增强国防动员潜力,为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充分做好物质和精神准备。

  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高技术条件下,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战争思想面临新的考验。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应用,使作战效能提高,战争进程缩短,非接触作战成为主要形式。但是,人的地位作用没有变,人民战争巨大威力不可低估。过去,我们通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曾以劣势装备打败了优势装备的敌人。今天,尽管局部战争是精兵利器的对抗,但战争背后依靠的是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科学技术,最后胜利取决于以综合实力为基础的战争动员准备。可见,只有继承和完善人民战争思想,充分利用民用科技改善武器装备条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现代国防建设,才能为打赢高技术战争增加底数。

  有利于把国防内容融入国家总体建设之中。国防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正在蓬勃展开,国防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日渐兴起,军事领域又遇到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国防建设应根据国家经济增长和科技研发的大好形势,精心筹划今后国防动员、军工生产和后备力量使用等内容。通过改革创新来应对新使命,努力为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创造优良的条件。反过来,国防领域和军事部门也要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尤其在日常抢险救灾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中,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突击队作用,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有利于提高现代战争参战支前动员能力。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发生的一系列局部战争表明,尽管诸多战争行动主要由现役力量来完成,但高效的作战系统和性能先进的武器装备对维修技术和后勤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征用的民用海、空运输力量与美军运输司令部拥有的海空运输力量一起,承担了90%以上的人员和轻装备的
航空运输
任务,90%以上的重型装备和大宗作战物资的海上运输任务。我国幅员辽阔,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任,仅靠常备军事力量难以完成,后备力量的积极配合和支援将不可缺少。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办国防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各条战线特别是科研部门中专业技术力量,充实民兵预备役队伍,不断加强日常军事训练,才能把市场经济优势转化为战场参战支前实力,夺取未来高技术战争的胜利。

  协调发展,同步打牢国防动员基础

  认真落实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原则。各级政府和地方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认真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积极拓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路子,在规划经济建设项目和城市开发中兼容和考虑国防需要。例如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重点民营企业要考虑战时军工生产及快速动员问题,城市大规模建筑要结建防空地下室,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要做到军民两用,等等。同时,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要积极发挥衔接协调作用,当地军事机关及时提供军事需求计划,政府部门认真落实国防动员建设内容。

  加大科技和信息动员力量比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信息能力日益成为战争胜负的主导因素。由此可见,科技力量和信息技术的征召使用逐渐成为战争动员的“制高点”。尤其在我军武器装备和技术水平与世界军事强国尚有差距的情况下,加强科技和信息动员显得更加重要。为此,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国防动员体制机制,使动员对象由传统领域向高新技术部门转移,不断增加动员的科技含量。当前,主要是在国家重点科研部门、省以上科技园区和大专院校等单位加大对科技人员、科研成果和科技设备的动员建设力度,扩大重要科研人才储备,为战时动员使用做好充分准备。着力抓好计算机、通信、网络和软件等信息产业动员工作,为信息作战、网络攻防和指挥控制战奠定基础。

  有效挖掘和管理国防动员潜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和科技研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层出不穷。人民群众创造了巨大物质和精神财富,综合国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社会各领域和民间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国防动员潜力。国防动员建设应加强动员潜力的挖掘、开发和利用。要善于借助市场经济机制和法规制度,充分调动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业的积极性,及时配置社会技术资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动员系统应善于调查、登记和统计动员潜力,及时挖掘新兴部门、新兴产业和新兴人才等动员资源。通过加强动员资源平时管理和数据库建设,为战时平战转换好做准备。

  寓兵于民,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发展

  随着常备军的不断精简,国防后备力量质量建设进一步被提上议事日程。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武器装备技术保障向社会化转移的趋势,必将对民兵预备役动员使用提出更高要求。

  突出民兵建设的战略地位。民兵是战时兵员动员的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的组织建设、教育训练和经费保障虽遇到一定困难,但不能因此动摇和降低民兵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技术条件下,高性能的武器装备没有排斥参战支前力量。相反,随着远程作战兵器打击纵深的加大,使战争不再有前后方界限之分,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和地方武装作战更加离不开当地民兵参与。同时,信息作战手段使军民界限变得模糊,兵民合一,网上人民战争变得不可或缺,更加需要大量“网民”的支援配合。可见,民兵不仅是一支现实力量,而且作为后备兵员对霸权主义和入侵者具有巨大威慑力。当前,应科学论证民兵组织建设规模,改善军(兵)种结构,区分重点地区和方向,加强分类整合,突出军民通用的对口专业分队、应急分队和专业技术力量建设,使民兵这支群众武装力量真正强大起来。

  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预备役部队是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是战时首批动员的对象。近年来,通过不断调整改革,各军(兵)种预备役部队专业结构更加完善,配置布局更加合理,教育训练更加正规,为今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实现预备役部队与现役力量一体化同步发展、战时成建制动员、快速扩充武装力量,应加快推进建设进程。要切实提高预任军官和预编士兵的质量,除了及时将退役军官和士兵编入预备役部队外,要把政府部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政治素质高、组织指挥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和高技术专业人才适时编入预备役部队,优化兵员结构,提高专业对口率,从组织源头上提高建设层次。

  提高后备力量生存和持续发展能力。后备力量建设的目标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和平时期,民兵预备役建设必须强化生存发展意识,体现其应有价值。一是扩大军地通用的对口专业分队比例。地方的医疗、通信、运输、修理和工程等单位与军事专业对口的技术保障人员编入民兵预备役组织后,既可借岗位训练缩短战斗力生成周期,有利于战时成系统地征召使用,又可把节约下来的经费集中用于战斗分队训练,便于加强后备力量整体建设。二是注重在重大军事活动中用兵。应重视后备力量与现役部队一体化联训联演,军队平时使用少、战时动用多的技术和后勤保障力量应向后备力量转移,便于发挥社会化力量优势。例如,大型

军事演习活动应组织基干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参加,使他们配合现役力量完成各类作战、训练和支前保障任务,以此来检验其快速动员能力。三是积极投入应急救援行动。民兵预备役是一支平战结合、寓兵于民力量。要善于利用平时维稳、防洪、抗震和救灾等非战争行动来锻炼和提高后备力量应急行动、快速反应和协调配合能力。

  强化责任,增强全社会参与动员工作的力度

  依靠人民办国防来夯实动员根基,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增强国防动员工作活力,进一步形成社会化动员网络。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我国的国防是人民的国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建设国防,是国防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国防观念容易淡化。必须加大国防教育力度,增强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和趣味性,使全体公民进一步增强居安思危意识。

  增强政府在国防动员中的主导地位。政府担负着管理社会资源的重要职能,它在国防动员中的主体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要根据军事斗争动员准备任务日益加重的特点,不断完善国防动员领导体制机制,不折不扣地落实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首先,要坚持国防动员双重领导制度。国防动员是一项军地结合的工作,军队和地方政府只有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各级政府必须强化责任和领导意识,确实按照上级指示和军队提出的需求,加强平时动员准备,落实各项动员计划内容。其次,要加大各级地方政府参与国防动员建设力度。按照《国防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将国防动员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行政职责范围,列入各级领导任期目标,做到国防动员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真正把各项动员指标落实到经济建设中去。

  建立健全国防动员社会化网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国防动员对象更加分散、动员内容更加繁多、动员组织更加复杂。适应战争动员快速化、精确化的特点,必须建立覆盖全领域、各部门的纵横交错的社会化动员网络,为战时动员奠定组织基础。要及时将各类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和社区力量纳入国防动员范畴,针对战时急需的高科技人员、军民通用装备设施进行目标化跟踪统计。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信息化手段。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军队作战和训练方式,国防动员系统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不仅政府部门和军队系统要建立健全动员指挥系统,而且要逐步完善街道(乡镇)、社区和各生产单位的动员末端网络,从而形成上下结合、军民结合、贯通全社会的国防动员信息共享运行机制,有效提高战时平战转换、快速动员和持续保障能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