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新浪军事

李中华诠释中国优秀空军试飞员成长经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 10:48 人民网

  如果有人问起,在当今的中国,哪个工作岗位上的风险性最大;而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又有哪些人抗击风险的能力最强?

  对此,记者可以告诉他,在当今的中国,担当航空试飞员的工作重任风险性最大,由于试飞工作的高风险性,试飞员也被称做是“和平时期离死神最近的人”。而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有一个英雄辈出的先进群体抗击风险的能力最强,他们就是驰骋蓝天、常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空军某试飞团。在这个英雄群体中,曾经涌现出王昂、滑俊、黄炳新等一批“试飞英雄”,也曾被空军党委授予“英雄试飞大队”的荣誉称号。

  如今,在这个英雄队列中,又有一位技艺超群、扭转乾坤、贡献突出,并且有着一番传奇经历的时代军人向我们走来,他就是空军首批双学士飞行员、特级飞行员,也是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的李中华。

  今年46岁的李中华,辽宁新宾县人,23年前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招飞入伍,进入飞行学院歼击机专业学习。也正是从那个时刻起,这个时代青年也把自己对祖国、对人民、对军队的一片赤胆忠心尽情挥洒于天地间。

  迄今为止,李中华先后飞过26个机型的科研试飞项目,成功处置过15次空中险情、5次空中重大险情,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和三等功6次。除此,航空工业部门还为其颁发一等功3次、二等功5次和三等功6次,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外表温文尔雅,言谈朴实无华,蓝天叱咤风云,军中屡建奇功,英雄李中华历经挑战试飞、挑战生命极限的非凡征程,也续写着一个英模群体与时代军人无限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历史篇章。惊心动魄的4分钟

  应该说,有些场景是不可能再现的,有些场景也是我们并不希望重演的,但是,惟有了解那一段惊心动魄的艰辛历程,才能了解李中华这位试飞英雄所展现的那种绝无仅有的顽强、果敢与机敏。

  2005年5月20日中午12时,李中华和试飞员梁剑峰驾驶着一架飞机从我国西北某机场跃上蓝天,这天试飞的课目为李中华带教其模拟完成“纵向飞行诱发振荡”。据介绍,这不是一架普通的飞机,而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架有着特殊功能的模拟飞行试验机,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成果,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

  在完成两个状态的试飞之后,飞机一切正常,李中华和梁剑峰没有丝毫的懈怠,依然精细地进行着每一个动作,按照风险科目要求,起落架已经放下了。

  12时22分,在进行第三个状态试飞时,飞机不正常了,猝不及防间,飞机进入“倒扣”状态,机头还出现大范围摆动现象。此时,飞行的高度只有不足500米,飞行速度在270公里/小时。专家解释,在这样的高度、速度下,“倒扣”的飞机已经很难控制。数秒钟后,飞机的高度已经降至200多米,座舱之内,李中华他俩的身子也呈倒立状,此时已没有跳伞和迫降的可能,而地上的农田、庄稼正向他们扑面而来,位于前舱的梁剑峰喊着:“飞机不行了!”灾难即将发生。

  面对险情,李中华异常冷静。生死攸关之际,他凭借着经验、智慧、技术,迅速地将“倒扣”着的飞机翻转过来,在电源完全消失、仪表均无显示的情况下,驾驶着飞机滑向跑道。12时26分,飞机终于安全降落。事后得知,险情前后历时4分钟,而李中华在关键时刻的紧急处置只有7秒钟时间。这转瞬即逝的7秒钟啊,化险为夷,起死回生,创造了科研试飞的奇迹,留在中国航空史上的不啻为永久辉煌的一页。

  “如果剩下最后一个试飞员,那就是我”

  据介绍,试飞工作就是在飞机定型生产之前,在空中检验飞机极限性能的工作。对于试飞员来说,驾驶的都是别人从没有开过的飞机,完成的也是别人从没有飞过的课目。在这个意义上,试飞员都是飞行员中的精英。

  对此,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的李树有研究员解释说:“飞机的最终评定人就是试飞员,他们是飞机的第一使用者。”身为中国新一代战机的试飞总师,周自全把试飞员形象地比喻为“飞行员+工程师”,他谈到:“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需要飞行试验,没有试飞员,我们的航空工业是无法发展的。”

  对于航空工业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飞行事业,也是李中华心驰神往的职业。临近大学毕业时,他原想报考研究生,恰好赶上空军招飞,他觉得找到用武之地,也把自己无条件地交了出去。李中华谈到,这源于他的家庭有一种军人报国的浓浓情结,父亲李孟学曾是一名志愿军战士,经常教育他:国家利益永远大于家庭利益,干什么事情一定要全力以赴。然而,在他当试飞员的18年时间里,有12年光景还是一直瞒着父亲,直到6年前两人共同参加一次社会活动时才捅破窗户纸。对此,李中华也于心不忍,他说:“没办法,试飞员就得时不时和危险相伴、与死神对阵,不能总让老人为我担心啊!”

  为培养一批能与国际接轨的试飞员,1993年,我国选派李中华等3人到俄罗斯进行培训,遇到的最大难题却是语言不通,听不懂讲课内容。此时的李中华发狠了,拼命学起了俄语,还想出一个学俄语的途径,向当地小学生求教,一来二去,孩子们也和这位中国叔叔交上朋友。很快,他的俄语水平日渐提高,与教员的沟通能力大大增强,1994年,他获得俄罗斯颁发的国际试飞员等级证书,开了我国试飞员一代先河。

  也恰恰就在这个时期,国内民航业适逢发展机遇,与李中华同批的十几个双学士试飞员走了不少。有同学打电话问他:“哥儿们,啥时候撤啊?”他说:“中国如果就剩下最后一个试飞员了,那就是我!”活力四射的军人形象

  有关“活力四射”的这个评语,还是李中华的妻子潘冬兰给下的。在妻子的眼里,平日的李中华在穿戴上不是很讲究,可只要有了飞行任务,他脚下的那双飞行靴总是擦得锃光瓦亮,手上的一双白手套也是雪白无瑕,为啥,就因为他把这份职业看得太神圣了!

  战友们也说,他是四十多岁的身体、二十来岁的心脏,每天一进场就盼着飞行。如果由于天气的原因不能飞,他比谁都着急,他始终保持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

  事实上,学生时代的李中华还是崇尚个性与兴趣多样的,爱看足球比赛。从事飞行之后,他意识到,生活有规律对自己的身心、特别是干好本职工作意义重大,从此,他开始了像钟摆一样固定而有节奏的生活方式:每天坚持跑步、滑旱冰,从团部到广场的路程,跑多少步、用多少秒,可谓分毫不差;他一日三餐口味清淡,还只吃八成饱,晚上准时准点上床安歇,再精彩的比赛也绝对吸引不了他;自打进入试飞团后,也快20年时间了,他基本上没得过病,其体重、外貌至今没有多大变化。

  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看似“苦行僧”的生活,带来的却是矫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钢铁意志,还有挑战极限的试飞历程。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副总师于志丹说,李中华一天能连续飞行5个架次,中间不休息,在高空所遇到的大负荷、大过载,一般的试飞员都是承受不了的!

  在众多词汇中,李中华格外看重“挑战”、“魄力”、“创造性”等词语的含义,并身体力行,2005年5月20日那次险情过后一个多小时,他又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重上蓝天执行既定的任务,心态之好令人叫绝。他坦言,一个优秀的试飞员就要有面对风险的勇气,每经历一次险情都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同时,还要有智慧、有化解风险的能力,国家把飞机交给你,如果没能力飞好它,这个代价就太大了!

  李中华的心中只有他深爱的祖国,只有那中国军人的无限忠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