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记者眼中的中俄边境(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 16:33 新华网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开篇语 和风徐徐, 春江暖, 江鸥翩翩。寒冰断, 声震苍穹, 如雷横贯。 黑龙江醒了。 北纬53度24分,黑龙江,这条蛰伏了6个多月的巨龙仿佛一夜之间就被来自遥远的太平洋上的春天唤醒了,它闷吼着,挣裂1米厚的冰甲,露出蜿蜒盘曲的青黑色躯体。带着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来自蒙古、俄罗斯大地的融雪,裹挟着巨大的冰凌,带着春的萌动与雄性的节奏,急不可待地穿越陡峭的山谷,浩浩荡荡地冲出肥沃的平原,向大洋奔流。 大兴安岭醒了,小兴安岭醒了,完达山醒了,沉睡的北大荒醒了。 "开江了--"大江雄性的呼唤,在陆军水兵--以及我们这些"新华社中俄边境采访组"的军事记者的胸膛里,撞出振聋发聩的回音。 凌晨4点,嘹亮的军号就唤醒了营区的宁静。 风很大。军港内,两个悬挂着巨幅标语的彩球迎风抖动,数百面彩旗被江风吹得嗡嗡做响。近百艘船艇挂满旗,整齐地排列在港内,从艇长到士兵,穿着桔红色的救生服,列队甲板,这是水兵隆重的二级礼节。我们共同迎接着一个特殊的仪式,一个重要的典礼。 这是一年一度的水上阅兵,也是一年一度的船艇开进仪式。 今天是5月12日。从这天起,我们的界江水兵,就要奔赴各自的巡逻站点,担负界江执勤的任务。 军乐队奏响《解放军进行曲》,近百艘船艇笛声齐鸣,主机隆隆,港口内顿时沸腾起来。舰队浩浩荡荡地驶入松花江。 从松花江到黑龙江,经俄罗斯庙街港出海可直达日本海和太平洋,这是黑龙江省惟一直接出海的通道。我们刚刚告别的佳木斯市,就是这条江海联运的黄金水道的始发港,也是东北亚中心地带的一颗明珠。 喷薄的朝阳把整条江都镀上了一层金色,艇队宛如在童话中的黄金世界里航行,而春意盎然的两岸还在甜美的沉睡中。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声。 中俄山水相连,两国之间拥有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境线,边界问题曾是困扰两国的痼疾。在领土争端问题上,中俄之间的复杂经历,宛如这界江的水,历经百余年的冰冻与雪融;而这绵延不绝的界江,就成为昔日冰凌般摧枯拉朽的风暴,与今天冰雪消融催生万物的美景的见证。 众所周知,沙俄曾作为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之一,通过多次战争强占了中国东北、西北的大片领土。 斯大林-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军全面越过"条约线",占据有利地势,把边界向"条约线"中方一侧推进了1000余公里,这样中苏之间就存在着两条"边界线",一条是"条约线",另一条则是超越不平等条约的"苏方实际控制线"。 此后,苏方不仅长期坚称19世纪的条约是合理的,而且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掀起一股大肆篡改历史的运动。 冰层坚硬,于是界江爆发了珍宝岛这样的凌汛。 凌汛,冲击的是界江两岸的人民。 可再厚的冰也有消融的时候,人们在等待春天,期望春天能唤醒大地的升温。 1986年7月28日,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的讲话中,一改苏联当局以往立场,承认两国存在边界问题,表态愿意按照国际公法,合理解决边界问题,建设一条和平边界。同年9月2日,我国领导人邓小平做出了积极的回应。此后,中苏(俄)边界谈判才走上正轨,组建了中俄联合勘界委员会。 1991年的《中苏国界东段协定》和随之而来的8年勘界,中俄两国间就只剩下黑瞎子岛和内蒙古额尔古纳河阿巴盖图洲渚的归属问题没有解决。此后,人们欣喜地看到了2004年10月14日签订的《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至此中俄已经完成勘分两国东西两段98%国界。2005年夏天,中俄两国政府、立法机构对剩余部分--主要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黑瞎子岛、银龙岛--的勘分,也相继完成了全部立法程序,两国外长互换了相关的法律文书,至此两国之间停止了领土争议。 相关链接:记者登舰跟随陆军水兵巡航黑瞎子岛(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