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美国防部夸大中国军力 称已改变亚太军事平衡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5月27日 13:17 环球时报
美国防部夸大中国军力称已改变亚太军事平衡

美国有12支航母战斗群,而中国一艘航母都没有。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称中国军力已改变亚太军事平衡,危及台海现状的维持

  美国国防部2006年《中国军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没做太多预告的情况下,于5月23日通过美国国防部的官方网站对外公布。《报告》称中国的军事力量发展“已打破了地区力量平衡”,对中国的远程战略进攻武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再次拿中国军事透明度和国防开支问题大做文章。一年一度的《报告》,是美国在世界上专门给予中国的“
待遇”。美国国防部冷战时期曾做过关于苏联军力的年度分析报告,后来为向俄罗斯示好而于1995年停止。而五角大楼如今在国会要求下如此起劲地年年炮制《中国军力报告》,这本身就反映了美国一些人对中国的冷战思维。

  五大变化值得关注

  今年的《报告》从篇幅上看跟往年差不多,全文共六章,包括插图共58页。美国防部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罗德曼称,尽管历年来《中国军力报告》并不会进行大幅改动,但今年的《报告》的确重点突出了部分特定领域,中国开始发展远程投射能力是最值得关注的事情。另外,中国大陆针对台湾的短程导弹数量正以每年100枚的速度继续增长。美国还很关心中国新的反舰武器、反卫星技术、网络战能力、巡航导弹的发展,以及潜艇研发计划等。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今年的《报告》与往年相比,有五大变化值得关注。一是对中国军事力量发展的判断更加严峻。《报告》直截了当地称,中国军事建设已经改变了亚太地区军事平衡,并对其他军事力量构成了威胁。而去年的《报告》只是称,中国军队正加速现代化进程,将对地区安全构成威胁。

  二是对中国战略意图的分析更加直白。去年的《报告》说,中国正处于“战略发展十字路口”,而今年的《报告》则毫不讳言地声称,从中国的各项作战准备可以看出,解放军提升战斗能力,是为了插手区域外的事件,例如能源与领土的冲突。《报告》说,虽然解放军仍将军事重点集中在台湾,但是多年来在军事装备支出上的高速增长,意味着目标不止在台湾。

  三是对中国战略核武器的发展给予了异乎寻常的关注。《报告》对中国二炮部队进行了专门的描述,声称中国正在发展更多生存能力更强、精度更高、更加难以拦截的远程战略武器,并将核弹头瞄准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以及亚洲和世界上的其他地区。《报告》还画了一个中国导弹射程示意图。

  四是对中国军事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报告》只是泛泛地指责中国缺乏军事透明度,今年的《报告》不仅列举了众多中国军事发展中“令人疑惧”的地方,而且更进一步要求中国提高这些领域的开放和透明程度。《报告》恐吓性地称,中国没有充分解释中国军事扩张的目的以及最终对象,外界对中国军方的能力以及决策过程缺乏了解,可能“因误判导致战争”。

  五是在台湾问题上,超越了以往纯粹军事上的考察,称大陆已经开始全方位“防独促统”,正运用所有可能的途径,以达成防止“台湾独立”,促成统一的最终目标。《报告》称大陆对台动武的时机为:“台湾正式宣布独立;台湾无限期走向独立;外国介入台湾内部事务;台湾无限期拖延两岸对话;台湾获得核武器;台湾内部发生动乱”,还称大陆将1/3以上的军力用来对付台湾,两岸军力对比正逐渐向大陆倾斜,已危及台海现状的维持。

  比较特别的是,今年的《报告》中还增加了对中国领导人讲话原文的引述。《报告》的第二章标题下面用中文写着“冷静观察,站稳脚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报告》上的文字如此)。第三章标题下则用中文写着毛泽东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还有些地方用了中国领导人讲话的英文译本。罗德曼认为,最触动他的是“韬光养晦”,他认为这4个字是中国大战略的浓缩,体现了中国的战略耐心。

  《报告》缺乏战略自省?

  去年的《报告》在发表前吊足了各界的胃口,原定于6月8日出炉,但受制于各种原因而推迟至7月中旬,并且在发表前,有关内容曾一度引起争议。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报告》来得相对平静。尽管如此,该报告仍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路透社都称,《报告》就中国的军队建设发出了“警告”,认为中国的军力发展改变了亚太地区的军力平衡,并希望中国作出合理解释。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五角大楼近年来一直对中国的军事发展不断“发出警告”,认为中国急速扩军将对整个亚洲构成威胁。日本NHK电视台则报道了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对该报告的批驳。周文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已发表了国防白皮书,对中国军事发展的意图和目的,乃至核力量都进行了详细透彻的说明,中国的军事发展是非常透明的。部分人仍对此存在疑虑,这是个信任问题。中美双方应该增进相互信任。

  美国世界安全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孔哲文认为,《报告》最大的特点是缺乏“战略自省”。他称,《报告》和美国其他智囊机构发布的版本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都没有帮助美国对如何调整自身来应对中国军力发展进行战略反思。美国经常是指责对方“做错”了什么,却没有扪心自问中国为什么这么做。美国首先应该认识到:中国军力的发展是经济和综合国力发展的自然产物。《报告》读起来像是美国在怪中国发展保护自己安全的能力。这听起来很不公平。

  台湾对《报告》非常重视

  台湾各报纸每年都对《报告》以整版篇幅进行报道。由于时间原因,台湾报纸24日只有《联合报》在两岸版头条以“预发新闻”方式进行了报道,但从当天早上6时起,台湾“中央社”一连发了14条以上相关新闻。“中广新闻”与东森电视新闻也开始密集播报有关新闻,估计25日台湾各平面媒体都将以大篇幅报道。台湾媒体认为,《报告》今年出炉的时间,正好在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法伦访问大陆之后、年度中美防务磋商之前,时机敏感、耐人寻味。有的评论说得很玄乎:法伦在大陆访问时提出的邀请解放军观摩美军军演等举动,都是他自行决定的,并没事先向五角大楼报备,华盛顿方面也感到吃惊。所以《报告》此时出炉,也许还有平衡美国军方与政界的意味。

  台湾有专家认为,类似报告主要是想“制造台海军事紧张气氛”,让台湾可以买更多的美国军火,再通过这种讨好美国军火商的行为,让美国鹰派的军火商与政界人士成为台湾当局的后盾。据悉,民进党2003年就曾以美国当年的这项例行报告为蓝本,公布了一项所谓“民进党版”的“大陆军力报告”,内容极其危言耸听,甚至称两岸发生“战争”的时间为2005年至2010年之间。

  台湾中天电视台驻华盛顿特派记者臧国华报道称,今年的报告比去年提前了两个月,有关台湾的部分几乎与去年完全一样。除了提到瞄准台湾的短程导弹数量由去年的690枚增加到710至790枚,其他说法都与去年一样。据他的观察,尽管报告年年出炉,但在华盛顿仍是一个敏感议题。

  《报告》材料不够准确

  《报告》收集了不少公开材料,包括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国高层及学者的谈话和论著,还有各思想库和媒体发表的研究成果和新闻报道。但材料的使用往往是扭曲的、断章取义的,因而从整体的准确性来说,漏洞百出。今年的《报告》就在缺乏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将中国的军费夸大成700亿到1050亿美元,是中国政府发表数字的3倍。这种做法在美国国内引起了不少反对声,包括兰德公司在内的一些研究机构都曾公开提出过不同观点。

  在美国国防部内有个综合评估办公室,《中国军力报告》就是这个办公室负责的。《报告》的写作班子每年都有一定变化,但早期拉姆斯菲尔德都亲手主抓过,《报告》的结构和基调定下来后就几乎没改变。据悉,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罗德曼是直接负责该报告的国防部官员。此人曾当过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室主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国家安全委员会特别顾问等。有分析指出,这样的经历难免使《报告》带有宣传的痕迹,使得《报告》对关键用语的定义也非常模糊。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史文认为,《报告》对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其成功和缺点的描述“似乎是准确的”,但在表述解放军的现代化对美国和亚洲可能造成的“威胁”时,现在时态和未来时态分辨不清。纽约政界人士认为,这也许与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增加有密切关系,大量的事实表明,中国军力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侵略的祸源或制造麻烦的因素。

  《报告》有多大影响力

  中国军方从事战略研究的彭光谦少将说,和以前的《报告》相比,今年的《报告》基本上只是对局部的资料做了一些更新,总体的结构、格局和对中国的战略判断都没什么大的变化。

  《中国军力报告》是美国目前唯一的关于某个特定国家军事力量发展的年度报告。五角大楼曾有一份关于苏联(及俄罗斯)军力的年度分析报告。但后来苏联(及俄罗斯)不断削减远程战略武器、中程战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于1995年取消了这类报告。《中国军力报告》明显是冷战思维的产物,这一点今年也没变。美国就是特别关注中国这个它认为的最大潜在对手,对中国的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军事能力和军事机制的变化和调整进行监控。

  此外,《报告》的发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产物。美国国会常和总统争夺对外政策的主导权。在对华政策上,一些国会议员往往从狭隘的选区利益或极端意识形态出发,提出过诸多过激的、对华不友好的政策主张,而以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则从美国的战略利益出发,忽视或不断地纠正国会的对华政策主张。国会利用手中掌握的拨款权力,在拨款法案、授权法案中塞入自己的“私货”,行政部门要想得到钱就必须接受这些额外的东西。

  《报告》之所以能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主要原因还在于它的影响力。从理论或法律角度看,这个报告对美国政府内的任何部门都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如果就此判断这个报告没有效用就大错特错了。这个报告将成为美国各界人士及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判断中国军事实力及意图的主要依据,这也是美国国会推动这个报告出台的初衷。以往的经验表明,当年的报告出台后,美国学术界、国会议员及政府官员在谈到对华政策时,经常引用其中的内容支持自己的观点。可见,这个报告虽不直接影响对华政策,却可通过提供材料来影响美国各界人士的对华判断。

  彭光谦认为,《报告》是从中国军队的能力不断提高来渲染“中国军事威胁”的,但实际上能力并不代表意图。中国一直在强调自己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从这次的《报告》来看,冷战思维比较严重的美国国防部对此仍然疑虑重重,防范中国的态度也没有变。这样的报告对于美国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影响相当大,它又往“中国军事力量扩张、中国有军事野心、中国对美国有威胁”这个方向上渲染,对扩散“中国军事威胁论”的作用不可小视。(特约记者 陆蓉 李东风 驻联合国特派记者 邹德浩 台北特约撰稿人 萧师言 记者 程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