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回眸:北伐战争与苏联“加伦”将军(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 00:48 中国国防报 | ||||||||
孙维韬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有一位苏联将军随总司令部开赴前线,并与时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同在一辆卡车上指挥作战。 这位苏联将军就是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
布柳赫尔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成长起来的一颗将星。他创造了用一个步兵师打垮了装备有大量坦克、装甲车的机械化白卫军的奇迹。1924年,他应孙中山的邀请来华担任广东革命政府苏联军事总顾问。出于保密的需要,布柳赫尔使用化名“加伦”。从此,他在中国以“加伦”将军著称。1925年,布柳赫尔因过度劳累病倒了,不得不返回苏联治疗休养。 1926年5月,北伐前夕,布柳赫尔应国民政府的邀请再次来华担任国民政府军事总顾问。他到广东后,立即着手制订北伐的详细计划。 布柳赫尔仔细研究了蒋介石等人制订的北伐计划后,发现它在战略上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即同时进攻吴佩孚和孙传芳两大军阀,几乎是平均分配兵力:以4个军进攻湖南的吴佩孚,以3个军进攻江西的孙传芳。 布柳赫尔认为,以目前的实力,国民革命军还不足以同时对付两大军阀,主张“江西、湖南两省要择其一攻打之,攻克一个省,再迅速廓清另一个省”。他建议先进攻湖南,消灭威胁最大的吴佩孚集团,并将攻占武汉作为首要目标。军事委员会最终同意了布柳赫尔提出的北伐方案。 北伐战争开始后,布柳赫尔一直在前线,紧跟进攻部队前进。在攻打汀泗桥时,布柳赫尔通过审讯战俘查明,在汀泗桥附近吴佩孚部已集中12个全员团的兵力,而国民革命军在这个方向上作战的只有6个团。布柳赫尔冷静地分析了各种条件后依然决定进攻汀泗桥,并将自己的作战计划报告总司令蒋介石。 蒋介石开始一声未吭,最后说:“兵力相差悬殊,我们无力攻占汀泗桥。”布柳赫尔坚决表示:“我深信,一定能攻下!”蒋介石气愤地说:“打败了你能负责!?”布柳赫尔冷冷一笑,说:“总司令,我一向不怕承担责任。我们的部队是忠于孙逸仙旗帜的,一定能够胜利!”听他这样说,蒋介石只好同意了。 汀泗桥这场恶战持续了23个多小时,最后展开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汀泗桥终于被突破。5000名守敌官兵均缴械投降。 吴佩孚不甘心失败,急忙将嫡系部队调往两湖之间刚刚加固的筑垒地域。布柳赫尔认真研究了地形,找投诚人员和当地居民了解情况,查明两湖之间到处是堑壕和铁丝网。布柳赫尔想如果强攻,肯定会损失惨重。于是他向蒋介石建议实施夜间进攻,因为夜战可以减少伤亡,甚至不费一枪一弹就可以出奇制胜。这一建议得到了蒋介石的同意。 8月30日凌晨,国民革命军向敌人阵地发起进攻。这个突然性使他们得以突破敌人3道防线,打退敌人4次反冲击。拂晓时,国民革命军的部队开进了汉阳和汉口。 吴佩孚不肯轻易投降,利用“固若金汤”的武昌要塞进行顽抗。国民革命军包围了武昌。顽敌死守。国民革命军久攻不克,伤亡惨重。这些失利使蒋介石心灰意冷。在指挥车厢里,他沮丧地对布柳赫尔说:“如此失利,损兵折将……看来只好回师广东……” 布柳赫尔一面设法稳定蒋介石的情绪,不然,他也许真会撤回部队,放弃用巨大代价占领的地区,另一面紧急召集苏联其他各兵种顾问商量具体对策。其中,航空兵顾问谢尔盖耶夫向布柳赫尔建议:“我可以去执行轰炸武昌城墙的任务,利用超低空投弹,保证炸准。”布柳赫尔同意了他的建议。结果谢尔盖耶夫胜利地完成了任务,给攻城部队打开了进军的道路。 10月10日,号称“固若金汤”的武昌城终于被国民革命军占领。军阀吴佩孚彻底被打败了。于是,国民革命军便挥师东进,集中全部兵力对付孙传芳。布柳赫尔当时高兴地预言:“一周后,我可以进南昌了。” 孙传芳的军队装备精良,并以艰苦善战著称。开始,国民革命军在与孙传芳部两次较量中均遭惨败。布柳赫尔反复研究了失败的教训,认为各兵团应重视相互间的协同作战,必须防止以大部队从正面进攻筑垒地域,而要寻求包抄和侧翼突击的战法。10月末,国民革命军开始执行布柳赫尔提出的作战计划,打开了局面,获得了胜利。11月15日,布柳赫尔报告:“……11月5日,孙传芳部遭到惨败,从铁路线向湖内逃窜,被南北合围,残部于11月9日投降。据11月9日统计,我军共缴获4万支枪、数十门大炮和大量机枪……九江和南昌地区战俘遍地,人数多达4万。” 11月末,国民革命军解放安徽省重镇安庆,1927年3月22日,开进上海,3月24日解放南京。这是国民政府的最后一次胜利。同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布柳赫尔将军和其他苏联军事顾问毅然离开中国——那个他们为其自由和独立奋战了近3年半的国家。 回国后,布柳赫尔因在华军事成绩卓著而获得红旗勋章。1935年,苏联恢复军衔之后,他被授予元帅军衔。后来他在席卷苏联的大清洗中被迫害致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