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英雄史诗照千秋——一谈发扬红军长征精神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 06:24 解放军报
齐三平

  编者按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万里长征,不仅以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而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重要力量,而且培养了一种震撼人心的长征精神,教育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踏着红军的光辉足迹奋勇向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最重要的就是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再创伟业、再铸丰碑。为此,我们从今天起推出一组十篇“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系列思想评论文章,与广大读者共勉。

  70年前,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用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智慧和力量、生命和意志,在中国革命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70年后,缅怀这一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我们深深感受到一种伟大精神的光芒,激励着我们在新的征程上奋勇向前。

  长征是一部震撼寰宇的英雄史诗。长征记载着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艰难与险阻,镌刻着这支钢铁雄师的辉煌与奇迹。20世纪30年代,当中华民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时,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然而,

国民党蒋介石竟置民族危亡于不顾,调集重兵一次次“围剿”红军。当时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撤离根据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略大转移。长征途中,面对国民党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英勇的红军将士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突破敌军重重包围,四渡赤水,奇袭金沙,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一次次击退追兵阻敌,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长征是在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进行的,物质之匮乏、环境之恶劣、困难之艰巨,时刻挑战着红军将士的生命极限。但所有这些都不能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风雨斜,昼夜行军脚未歇,何惧敌人围追堵截;露宿风餐月为灯,北上抗日壮志烈,壮志烈,前仆后继,甘洒热血!”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英勇的红军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趟过了无数险峻的峡谷激流,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一省,长驱两万里,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美国著名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说:长征“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

  长征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毛泽东同志说:“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了。”长征的胜利,实现了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的战略任务,为红军成为抗战中坚力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党和红军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长征的胜利,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企图,而且保存了党和红军的精华,锻炼了革命队伍,绝大部分经过长征考验的共产党员和红军将士,都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骨干。长征的胜利,不仅宣传了我们党的正确主张,播撒了革命的火种,而且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迅速走向成熟。长征中,我们党先后战胜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错误,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指挥部,开始转危为安,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历史充分证明,正是伟大的长征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70年弹指一挥间。长征虽已成为过去,但它孕育的长征精神却穿越

历史的天空,散发着永恒的光芒。这种精神是红军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我党我军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保证我军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就是坚持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精神;就是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一切行动听从党指挥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这种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不朽精神,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成长进步的精神食粮,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历史属于先辈,未来属于我们。今天,我们纪念长征胜利,既是缅怀红军的光辉业绩,也是学习先辈的宝贵经验,更是弘扬长征的伟大精神。作为红军传人,我们应当自觉地把发扬长征精神与弘扬时代新风紧密结合起来,用长征精神锤炼我们的理想、信念、意志与品格,在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的辉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