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花边 > 正文

战斗精神的呼唤——报告文学《百战奇路》读后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8月06日 12:52 解放军报

  凌行正

  在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工作任务的需要,我几乎每年都要乘车在川藏线上走一个来回。这条从四川通往西部高原的咽喉要道,它的险,它的奇,常常令我扼腕惊叹。因此,凡属描绘川藏线的文章、书籍,我总喜欢找来一阅。不过,以往的相关文章和书籍,往往只涉猎川藏线某一方面或某一时期的情况;近日,我读了康纲联写的长篇报告文学《百战奇路
》,满足了我全面、纵深了解川藏线的历史和现状的渴望。

  这部36万字的长篇巨著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它封底上的几行醒目大字:“川藏公路五十年大纪实——十万筑路大军惊天动地筑路史!四十万汽车兵惊心动魄历险记!十万武警官兵出生入死护路歌!”字字如重锤敲击在我的心弦上,顿时发出阵阵共鸣。翻开书的扉页,嗬,80多幅川藏线的图片,一下子把我带回到蓝天白云之下的高原。再读文字,开头竟是:“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给大家讲述《百战奇路》,希望大家喜欢……”这样出人意料的、亲切而又风趣幽默的开场白,更使我情不自禁地要把这本书一口气读下去……

  这部为川藏线树碑立传的书,从各个历史阶段和各个单位层面精选出了100多个有代表性的动人故事,组成四大板块,全方位、多视角、大纵深地把川藏线的全貌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第一部,大军西进,写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英勇的18军率领10万筑路大军进藏修路的故事。横在他们面前的,是巴颜喀拉山脉、横断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四大山系,岷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五大水系。指战员们发扬了“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大无畏精神,五易寒暑,终于创造了人间奇迹,托起了地上长虹。第二部,铁骑雄风,写的是这条2250多公里的川藏线修通之后,汽车兵们在高原风雪路上执行运输任务的故事。50多年来,他们一年四季穿行在高山峡谷之间,与冰雪、严寒、山洪、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展开英勇搏斗,把一车车物资运送到高原边疆。第三部,保卫奇路,写的是武警交通部队战胜种种险阻、突破重重难关,养护川藏线、保证公路畅通的故事。为了整治和养护川藏之间这条生命线、大动脉,武警交通部队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打隧道、架桥梁、凿涵洞、筑河堤、砌挡墙,把不堪重负的川藏线,一步一步地推向现代化公路的轨道。第四部,运筹在线,写的是各级领导机关及决策人物在考察、指挥川藏线的建设和交通运输时发生的故事。多年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国家交通部、总后勤部、成都军区等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为川藏线的建设和运输部队、养护部队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中间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故事,构成了这部书的画龙点睛之笔。

  由于川藏线50年的历史,时间跨度大,事件和人物众多,要想把以上四大板块浑然一体地组成一幅川藏线的“江山万里图”,作者康纲联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在写作上,他做到了三个结合。首先,在题材处理上,全面把握和深层开掘相结合。比如在筑路方面,作品不仅纵向描绘了整治二郎山、强渡大渡河、打通雀儿山等场景,横向讲述了18军的3个主力师、西南军区8个工兵团、西南交通部所属各个工程队、西藏地方的民工队、牦牛运输队等单位,而且,通过作者深入采访挖掘,在“老虎队”与“人力团”等章节里还为我们披露了鲜为人知的故事。其次,在艺术的追求上,新闻性和文学性相结合。报告文学作品属于文学范畴,但同时又要求事件和人物的真实。为了使报告和文学两者有机结合,作者做了大胆尝试和创新。他把一部36万字的报告文学文本,剪裁成一个个既相关又有别的故事,用一个虚拟的说书人的讲述把它们串连起来,既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又使那些众多的人物和事件通过说书人的口绘声绘色地传递给读者,营造出情感交流和互动的氛围,在打动读者心灵的同时也使读者获得文学美感的享受。第三,在语言叙述上,把宏观的恣意奔放和微观的精雕细刻结合起来。要反映川藏线50年光辉历程,在语言叙述上,当然要雄浑大气,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甚至要用大写意的笔触,非如此不足以勾画出川藏线的亘古神韵和磅礴气势;但是,同时,对某些部位也必须辅以绵绵细语和透彻描述。这样,才能使整部作品疏密有致,浓淡相宜。《百战奇路》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得很好,因此,读1000余字的《众志成城》不觉得短;读1万多字的《奇路名将》不觉得长。

  记得当年我穿行在川藏线上的时候,心中曾经有过许多不解之谜:这一条举世闻名的天下奇路,当初究竟是怎样修筑起来的呢?筑路和养路过程中究竟经历了哪些艰险、攻克了哪些难关?常年奔波在川藏线上的汽车兵们遭遇过多少罕见的自然灾害以及怎样战胜这些自然灾害的呢?……现在,我读了《百战奇路》,当年心中的这些谜团一个个被化解了。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告诉了我所有这些问题的一个总答案,那就是,50年来,川藏线上的10万筑路大军、40万汽车兵和10万武警交通部队官兵所创造的不只是一条有形的通天奇路,还是一座巨大无形的历史丰碑:战斗精神!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