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创新的意识、思维、机制(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 10:25 千龙新闻网
创新的意识、思维、机制(图)

胡锦涛视察606所可变弯度进口导流叶片(转自沈阳航发热计量技术有限公司网站)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机制。“太行”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必胜的信念始终不渝,坚持到底,锲而不舍,一代名机就诞生了。

  自1987年起,张恩和任“太行”发动机行政副总指挥,他与当时的总设计师李志广密切配合,在“太行”发动机设计研制中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由于航空工业在设计研制、制造工艺等领域都缺乏工程经验,加上国家经济实力有限,在基础薄弱、设备简陋、经费
紧缺的困难条件下,他和李志广带领科研人员,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控制继承与创新的比例,降解技术风险,采用了数十项有预研基础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如:首次采用带进气可变弯度导向叶片,超塑成型扩散连接的进气机匣,是国内该项设计技术的全新突破;两级低压涡轮首次采用复合倾斜弯扭的三维气动设计,其效率达到国际水平;复合材料外涵道机匣是国外第四代发动机技术,填补了国内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空白;首次采用整体铸造钛合金中介机匣;尾喷口为全程无级可调收敛扩散喷口设计。发动机从设计上注重维修性品质,采用单元体结构设计技术,设置齐全的状态监控手段,为发动机从定期维修向视情维护转变创造了条件。

  “太行”

发动机作为第三代主战机种的动力,张恩和十分重视发动机元器件立足于国内,材料实现国产化。在生产管理上,他积极支持发动机试制生产破除一厂一机的模式,进行专业化生产、大协作,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一些重要部件或附件由两个承制厂同时试制生产,重要的关键技术几个单位协同攻关,使106种新材料、新工艺得到成功应用。不仅保证了发动机试制任务的顺利完成,也使国内发动机行业制造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试验是发动机研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恩和组织、参与了高空台试验、风扇性能试验、压气机性能试验、燃烧室部件性能试验、涡轮部件性能试验、主燃油泵调节器等试验。“太行”发动机的零部件试验范围之广、项目之全、时数之多,创国内发动机研制史之最,其中高空台试验、高压压气机性能试验等是高风险、高难度的大型试验。高空模拟试验是检验航空发动机在飞行包线内可靠工作能力的重要试验。“太行”发动机先后进行了四次试验,对发动机的功能、性能、空中起动、推力瞬变、通断加力、进气畸变、高原、高温起动等特性进行了检查。这也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大推力级带收扩喷口加力燃烧室的涡轮风扇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张恩和对此类试验十分重视,认真向专家请教,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多次主持召开了研讨会,他严肃地指出:“这个试验对发动机影响很大,这是国内首次进行这类试验,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为确保万无一失,我们要学习航天人的精神,做好各项预防措施。”在试验前的评审会上,张恩和针对试验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预案,为参加设计和试验的人员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从而保证了高空台试验顺利成功。高空台试验都是在后半夜,张恩和经常与大家在现场,分析研究试验数据,通宵达旦。张恩和经常鼓励年轻的科研人员:新方案或新设计更改要在充分讨论的情况下再定;新方案或设计更改要验证后再落实,制定预案,预则立,不预则废,注重细节设计,技术问题贯彻“严、细、慎、实”的原则。

  “太行”发动机研制工作始终把可靠性增长放在第一位,始终十分注重发动机的整机试车。为了提前暴露“太行”发动机装机技术状态的问题,张恩和决策:发动机提前一个批次进行投入试车,进一步验证发动机结构可靠性。从1997年开始,“太行”整机试车时数每年成倍增长,创国内发动机型号研制史上的最高记录,并为“太行”发动机提前一个批次进行科研试飞打下坚实基础。

  “太行”发动机通过一、二批机、定型批发动机的大量试验考核,经历了故障暴露、攻关解决,验证,再暴露,再解决,再验证的认识过程。已从故障高发期进入稳定期,结构渐趋成熟,可靠性不断提高。一航动力所的一大批青年科技工作者在总设计师张恩和指导和影响下,也随着型号研制而成熟、工程经验逐渐丰富,实现了人才和知识的更新换代,为我国的航空动力事业后续发展做出重要保证。

  “太行”发动机是生命工程。“太行”发动机研制成功的意义是划时代的,战而胜者尤值得推崇,爱惜弥足珍贵的机遇,不负前人,笑对来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