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观察:太空战场——俄罗斯不会等闲视之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 18:34 中国国防报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对于俄罗斯航天兵而言,2004年的确是个不平凡的年头:航天兵司令第一次出任俄联邦航天局局长,航天兵第一次作为受阅部队走上红场,航天兵控制总中心保密47年后第一次向西方领导人开放,航天兵第一位宇航员进入太空。这无不显示出———太空战场:俄不会等闲视之 吕志英 军事建设的最优先方向之一 近年来,俄罗斯将全力发展航天兵作为国家军事建设的最优先方向之一,以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服务。普京总统特别强调:“如果没有航天部队或者航天军事力量的话,那么根本谈不上加强全球的战略稳定。”俄航天兵司令波波夫金不久前称:“我们对此不能等闲视之。”他将保卫俄罗斯轨道集群作为航天兵的优先任务之一。 目前,俄在轨国产卫星约有百颗,其中60颗系军事用途。在保持和发展军事航天活动战略中,俄优先考虑的是加速研制侦察、通信、导航等综合系统。其中,“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轨道集群部署将于2008年前结束。届时,现有的11颗全球导航卫星将增至最少18颗,以保障稳定接收信号的需要。卫星的平均寿命也将从3年左右提高为10~12年。在2004年第4季度,俄航天兵还计划发射3颗军用卫星,以加强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建设。 预警网络逐步完善 在保障俄罗斯安全的核盾牌中,俄航天兵负责战略情报侦察的导弹攻击预警系统和宇宙空间监控系统。他们日夜监视着洲际弹道导弹和卫星的发射与飞行。 10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赴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参加俄军事基地升旗仪式。位于塔吉克斯坦山区的“天窗”战略预警雷达站属于俄罗斯战略预警系统不可缺少的一环。随着“伏尔加河”雷达站及“天窗”光电观测站先后投入战斗值班,俄航天兵控制的天基预警系统逐步填补了深空监视网的空白。新的宇宙空间监控系统能使俄罗斯监控环地球轨道上出现的一切目标。“天窗”上望远镜可以自己校正“目力”。短距望远镜跟踪200~1000公里高度的目标,普通光学望远镜可以观察到地球上空2万公里的卫星,远距望远镜能使3.6万~4万公里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上的“间谍”原形毕露。 新型火箭昂首待发 普列谢茨克航天器发射场已有47年的历史,号称国家第一试验航天器发射场。今年2月,普京总统曾亲临发射场,视察俄罗斯规模最大的战略核演习。 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实现所有军用航天器的发射升空,从而实际保证国家军用航天的独立性,是俄航天兵的奋斗目标。为了达到这一战略目标,俄航天兵决心保证新型“安加拉”运载火箭于2005年底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器发射场投入使用。“安加拉”新型火箭的性能将超过所有现役同类运载火箭。俄军对“安加拉”新型火箭十分重视,将投入巨资为其建造多用途太空火箭发射台。届时,俄将具备从本国领土上发射各类航天设备的能力。 拜科努尔航天器发射场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航天器发射场之一。组建49年来,这里已进行了2420次发射。10月14日,俄航天兵的第一位宇航员也是从此飞上太空。明年6月2日是拜科努尔航天器发射场建立50周年。俄航天兵将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让最优秀的人才到航天兵来 航天兵是一个高技术军种,需要最优秀的人才来揽月追星。为此,俄航天兵有意识地加强了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 2004年5月9日是俄航天兵一个值得骄傲的日子。就在这一天,航天兵莫斯科军事无线电电子学院的学员方队作为航天兵的代表,走上红场参加阅兵。这是俄航天兵第一次走上红场,学院也因此声名大震。学员们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和教育。 以此为契机,俄航天兵下属的各院校积极展开吸引和培养人才的计划。莫扎伊斯基军事航天学院派出专家组参加了战略核演习,随后趁热打铁,举办了第二届航天兵军事学术研讨会。该院师生自己研制的两个微型航天器也飞上天空,正在轨道上成功运行。萨维茨基普希金军事无线电电子学院则走向社会。他们向俄罗斯140个兵役局散发了广告和咨询材料,并利用寒假由学员们和地方学校的学生们组织了400多次交流活动。 季托夫试验总中心是俄航天兵最神秘的“大脑”,今年接待了法国总统希拉克,这是中心成立47年来,首次向西方领导人揭开面纱。为了在总中心里营造活跃的科研气氛,航天兵积极鼓励军官们投入科研工作。仅在今年军官们便通过了一篇博士论文和两篇副博士论文答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