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国际展望》网络版 > 正文

冷战铁战士——M41沃克猛犬轻型坦克(组图)六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10月04日 17:54 《国际展望》杂志
冷战铁战士——M41沃克猛犬轻型坦克(组图)六

M52/44自行火炮。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冷战铁战士——M41沃克猛犬轻型坦克(组图)六

M52/44自行火炮。

  M52/44自行火炮

  M52是以M41为基础研制的两型自行火炮之一,它们都是用来替代以M24轻型坦克底盘为基础制造的M37型105毫米自行火炮的。方案设计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并被命名为T-98。在解决了二战中自行火炮旋转受限的相关技术难题后,T-98的105毫米加农炮被安装到一个有防护装甲的炮塔内。本来打算使用集尖端科技于一身的火控系统,但是由于出现大量问题而不得不采用一种更简便的,非精密的机械的火控系统。而装上155毫米榴弹炮的M41则是T-99,它在外形上与M52十分相似。T-99的155毫米榴弹炮被装在靠车体后部的炮塔中,从而克服了榴弹炮不能左右旋转的限制。由于当时还有其它类似的自行火炮也在研发中,T-99原型车的测试工作被突然终止,并且在很多问题尚未解决之前就匆忙将其投入生产。测试及生产的仓促使诸如火控系统、炮塔以及其它技术缺陷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导致T-99根本不能很好的担负赋予给它的任务,所有这些都说明当初急功近利的决策是极不明智的。在完成了首批250辆的生产任务后,工程人员决定取消在基本型上所作的全部改进,同时也撤消了炮塔设计。这个新方案被命名为T-194,其特点是把155毫米榴弹炮装在了固定的炮座上并去掉了顶部装甲。上述措施解决了T-99出现的主要问题,因此T-99才得以恢复生产,并定型为M44(注意与M44装甲人员输送车区别)。与此同时,早先生产出的T-99也被送回工厂按新的标准进行改造。到1950年末停产时,已经制造了超过600辆T-99,其中包括了经过返厂改造的和加装了自动喷射给油装置的发动机的M44A1。我们发现M44仅仅限于在美军中服役,并很快被更先进的车辆取代。大量M44通过军事援助计划提供给了北约各国及其它受援国,比如西班牙和约旦。约旦曾在“六日战争”期间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中使用了M44。约旦军队在驾驶M44A1向约旦河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以色列军队的阻击而损失惨重。然而以色列并没有将缴获的M44A1编入自己的部队,而是把它们送到国际军火市场出售或者用来当射击目标靶。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约旦仍保有一支约20辆M44的部队。

  中国台湾的M41坦克

  至今,中国台湾陆军的侦搜部队仍装备有超过900辆的轻型坦克,其中各型M41有687辆(最多时达到了780辆)。然而M41早已无法与海峡对岸日新月异的各型坦克相提并论。由于对外采购困难重重,台湾只好着手让其尽可能的现代化起来。

  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 对M41轻型坦克进行更新换代计划就时不时地出现在台湾陆军的采购议程上。他们提出了若干采用本地装备或国外装备的现代化改造方案并进行相关测试,但由于这些装备的技术落后或(和)性价比过于悬殊而最终都被放弃了。M41未得到改进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优先资金都被分配给M48H/CM11“勇虎”项目。

  1995年左右,台湾陆军又重新考虑M41轻型坦克的改进计划,他们开始认识到,一对一地替换现有的全部M41轻型坦克在财政上是不可能的;此外,为数不多的几个生产轻型坦克的国家,没有一个愿意因为向台湾出售坦克而引起中国大陆的不满。1996年2月,改造M41的项目最终被批准交给了“军械战备发展中心”(ORDC,台湾自称“兵整中心”)。

  这种名为M41D的改进型坦克的特点是有一台功率为405马力的底特律8V-71T型柴油发动机、新型转动底垫和改进的火控系统,火控系统安装了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战斗车辆热导向系统,它将激光测距仪、热成像瞄准器、弹道计算机和横风传感器融合在一起。这种坦克装备有M32K1式76毫米火炮(M32A1的改造型),从它的排烟口和仿照俄罗斯的M46式130毫米火炮的带有多孔炮口制退器的锥形炮管,很容易加以识别。M32K1式火炮能以1433米/秒的初速发射M464尾翼稳定硬心穿甲弹(APFSDS),并能穿透1200米处的A级洛氏硬度(RHA)的250毫米厚的装甲板,也能发射高速穿甲弹,高爆反坦克榴弹和白磷弹等种类弹药。现更有M41的火炮被更换为口径为90毫米新型主炮,能够使用更新的高爆曳光破甲弹、白磷曳光烟幕弹、人员杀伤霰弹等弹药以提升其战场战斗力。

  台军最初一批50辆M41型坦克正被改装成M41D型坦克,如果此项改装证明成功,将陆续对另外350辆坦克进行改装。改装后的M41D将继续使用15年,直到未来的第三代主战坦克(MBT)(尚处于计划阶段)进入大规模生产。本刊特约撰述 廖新华 王小源

    声明:本文为《国际展望》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上一页            最前页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军事频道推荐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诺曼底登陆
台湾军力专题
警用装备展
国防电子展
中英军演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