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建设存八大矛盾 武器设计创新能力不强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 11:22 中国新闻网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中新网11月29日电 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本周刊发姜鲁鸣署名文章指出,现阶段中国国防建设面临着八个方面相互联系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其中,武器装备建设中的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尤为突出和迫切。 发展模式问题
主要表现为依托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与国防建设相对封闭的矛盾。 文章指出,在当今世界,国防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传统的“分离”模式,两大块各自封闭、互不相通,前苏联和中国在改革开放前都属于这种模式。二是现代的“融合”模式,军用和民用两大领域的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商品等,形成互相交流和融合的态势,这种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趋势。在这方面,近年来中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军民融合的发展还远远不够,基本上还处两大建设体系相互分割、自成体系的状态。 文章指出,目前,在国家经济建设中不能充分兼顾国防建设需求;军工产业基本上也是封闭的,规模产业较小,对国民经济带动能力比较弱;军队建设也未能充分依托经济社会发展。在这方面的差距意味着中国还没有建立起与信息化战争相对应的资源保障体系。 文章说,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对抗,集中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这种对抗,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以国家整体实力支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只有以整个经济社会为依托进行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才能保证以本国能够以最先进、成本最低的物质技术力量保障国防建设。这方面中国长期落后于世界,潜伏着巨大的隐患。 投入规模问题 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建设任务艰巨与财力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 文章指出,国防信息化建设通常需要巨额投入。近些年来,世界主要国家推进新军事变革,发展信息化军事力量,国防投入增长较快。中国这些年来一直很重视国防投入,投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现有投入水平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2005年中国的军人人均军费为1.3万美元,美国为35万美元,英国、日本、法国和德国都是10多万。这样大的差距说明中国在军事变革中处于绝对劣势。今后,虽然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会不断加大对国防建设的投入,但由于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财力也很有限,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因此,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与经费供应相对不足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 建设效益问题 主要表现为现有的国防建设效益与国防现代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文章指出,近年来,中国国防建设效益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整体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忽视算经济帐,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问题依然存在。现有费用投入的结构效益还不能有效支撑军队信息化建设,技术军兵种建设的投入比重一直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军事力量结构的不合理,使板块式结构特征更为突出。此外,国防费保障摊子过大,重复建设依然存在,存量资产利用率也比较低。所有这些,都降低了国防开支的使用效益。 要素建设问题 主要表现为武器装备发展与其他要素发展不协调的矛盾。 国防建设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武器装备、军事人员、体制编制、军事理论。这四者之间必须全面协调发展,一旦不平衡就会引起军事系统的失调,严重的不平衡还会造成严重后果。文章指出,当前,中国武器装备建设尽管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毕竟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相比之下,军队官兵科技素质偏低,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不足,组织体制改革与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和矛盾比较突出,领导管理体制和治军方式仍需进一步发展创新。 创新能力问题 主要表现为军事创新的迫切要求与国防建设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关键在于创新。当前,中国国防建设中的管理、体制、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创新能力都有待提高。文章指出,其中,武器装备建设中的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尤为突出和迫切。应当说,近年来,中国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仍然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尤其在动力系统、关键性原材料和集成技术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先进的设计技术、实验验证技术还不能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军工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基础研发和生产能力不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政策制度问题 主要表现为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与社会深刻变革不相适应的矛盾。 中国国防和军队的建设与改革是在国家社会总体变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军队建设与改革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有关军队的某些政策制度与市场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军人的主体地位、价值观念、军队的荣誉感也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 文章指出,从问题的根源上看,固然有一个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但更多地还是属于政策、制度、机制方面的问题。当前,武器装备采购制度和机制、军工管理体制、医疗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干部福利待遇制度、社会化服务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滞后于社会变革的大趋势。 平战转换问题 主要表现为国防动员能力还难以适应战略机遇期内应战应急能力建设发展的矛盾。 近年来,中国国防动员体制和能力建设成效显著,但是,有关动员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应战动员与应急动员在体制机制上仍未能有机结合起来,迫切需要在突出动员建设的整体性、增强动员建设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提高动员建设的规范性、推动动员建设手段的信息化等方面寻求突破。 人才建设问题 主要表现为现有人才建设状况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文章指出,一方面,解放军官兵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战斗意志,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比如,官兵的文化科技素质有待提高,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比较短缺,人才培养的效益也需要提高,等等。这些差距反映出军队人力资源建设距离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和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另一方面,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建设的问题也非常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防科技工业产出高新武器装备能力的提高,也影响了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主导产业牵引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