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第六届中国(珠海)航展 > 正文

红色天盾:从航展看中国防空体系发展新趋势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 11:02 东方网
红色天盾:从航展看中国防空体系发展新趋势

FLV-2防空系统模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东方网特派记者马俊11月3日珠海报道:继上次航展公开FLV-1、猎手-1车载轻型防空导弹系统后,本届珠海航展再次推出了新型的FB-6A和FLV-2车载轻型防空系统。其中FB-6A防空系统现场展示了配套的导弹发射车和雷达指挥车。FB-6A系统采用FN-6便携式防空导弹作为主要武器,每辆发射车可搭载8枚导弹,配制方式与猎手-1系统类似。该系统所有车辆都选用猎鹰高机动越野车底盘,使其能为行进间机械化部队和摩托化部队提供伴随防空保护。

  中国在短短几年内接连公开了多个型号的车载轻型防空导弹系统,这些防空系统的底盘包括高机动轮式越野车、4×4轮式装甲车、东风卡车,甚至可根据需要移植在履带式底盘上。使用的防空导弹也是五花八门:FB-6A选用的是FN-6导弹,FLV-1和FLV-2装备的是前卫系列导弹,猎手-1则选择了天燕-90为主要打击武器。如此数量众多、功能相近的车载轻型防空系统让人不免有些觉得眼花缭乱。笔者认为,这股车载防空导弹热潮可能中国和世界范围内防空体系的发展新趋势有关。

  现代战场上,利用雷达盲区进行超低空突防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军队采用。这些超低空飞行的战机和导弹正好是处于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最佳射程范围内。能灵活部署、隐蔽性强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更可在对方意想不到的时刻和位置发动袭击,同时由于其成本较低可以大量装备,它成为了敌方超低空突防的重要威胁。

  然而便携式防空导弹的主要弱点是射程和观察范围都相当有限。一般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射程不超过5000米,而射手受肉眼观察距离和战场上障碍物的限制,能搜索的范围则更加狭窄,稍不留神开火的时机就转瞬而逝。在这样的情况下,扩大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的监视搜索范围就成了当务之急。

  针对这一问题,解放军也作出了很多努力。例如为前卫-1便携式防空导弹研制配备了可装在越野车上的小型战场搜索雷达,开发前卫-1A防空系统。后者实际是为前卫-1导弹配置了一部单兵便携雷达,可同时为多个导弹射手提供预警信息,大幅度提高单独作战时导弹的全天候作战能力和命中率。

  然而现代战场毕竟已经是系统对抗的时代,仅仅提高单兵作战能力意义并不大。因此各国纷纷将便携式防空导弹集成到更强大的武器系统中,例如美国的"复仇者"、英国的"星光"、法国的"西北风"和瑞典的RBS-70等等。这类系统往往安装在轮式或者履带式车辆上,它装备有更复杂的电子光学设备来进行搜索和指示、火力控制,并可运载更多的待发导弹。但更重要的是这类系统能够融入整个防空体系中,每个导弹兵都是防空网的一个节点,在强大的C3I体系下发挥出最大的潜力。防空体系可以向射手提供情报和指挥,包括对超视距目标的发现、跟踪、识别,甚至是目标的飞行图象。这将使便携式防空导弹射手能在肉眼看到目标前就知道其方位和速度,及时瞄准,那种看到飞机再手忙脚乱的拿起导弹瞄准射击的场面将一去不复返。同时车载平台也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机动能力,可根据需要及时调整部署,将射手运送到目标可能经过的区域待命,避免了单兵作战时机动力不佳,只能在防守区域大量分散布置导弹射手的缺陷。

  以中国最新的FB-6A防空系统为例,在战场上它将根据具体情况,以1辆指挥车控制2-6辆导弹发射车配合作战。FB-6A导弹发射车可伴随机械化和摩托化部队前进,具备行进间发射的能力。根据来袭空中威胁的方向和规模,多辆导弹发射车组成不同阵型,防空保护网可覆盖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对于进入打击范围内的目标,可以实施单发或者双发齐射攻击,甚至可在指挥车的控制下实行多车多发导弹同时攻击,具备有极高的的火力密度。同时它还可以和更高级的搜索跟踪系统相连接,更好的利用整个防空体系的信息资源,与其他防空导弹系统配合作战。此外导弹发射车上也装备有激光、电视和红外探测系统,可为导弹提供目标飞行参数,具备有一定的单车作战能力。

  在解放军开展的的"新三打三防"运动中中,打武装直升机和巡航导弹已经成了其中的重要内容。中国新一代车载轻型防空系统正是解放军努力强化各军种的伴随防空能力,改善我军的野战防空水平的背景下推出的。FB-6A、猎手-1等都将主要作战对象瞄准了武装直升机和巡航导弹,这些机动灵活的防空系统可以与其他陆基防空系统一起组成火力互补、协调一致的对空拦截网。特别是这次展出的QW-11导弹还具备拦截巡航导弹的能力,让不起眼的便携式防空导弹也能承担起战略防御的重任。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专题:第六届中国(珠海)航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