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我某集团军找出数百个不符合打仗要求的问题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 06:20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马三成

  去年以来,兰州军区某集团军整建制对部队进行作战能力评估,摸清了部队作战能力建设的底数,查找出了影响和制约部队作战能力生成、提升的主要症结,探索出不同类型部队立足现有装备、立足现有条件,进行作战能力建设的方法路子,实现了从“考场应试”到“战场应战”的重要转变。

  打赢的把握究竟有多大

  采访中,该集团军徐军长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情况。现在,各级领导组织部队完成各种任务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可部队战斗力究竟有多强,却往往说不清楚。这是什么原因呢?一言以蔽之,对部队战斗力的底数搞得不是很清楚。如果从训练考评机制上找原因,“考场应试”的导向偏差是主要问题。

  “考场应试”考的是部队的训练水平,考的是部队在营区训练场、简单条件下的专业技术指标;而“战场应战”评的是部队的作战能力,是部队在未来战场、复杂条件下打仗的综合指标。

  为摸清战斗力底数,近年来该集团军根据所肩负的任务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们把某师拉上高原山地组织实兵适应性训练,其余部队异地同步参加演习,不设原案、不搞排练、不图形式,全面评估部队实侦、实通、实抗、实打、实供等11种能力。去年8月,在海拔4700米的昆仑山上,记者跟踪了他们开展作战能力动态评估的全过程。所属某师前指带一个建制团机动千余公里,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高寒山地实兵实弹检验性演习,创造了多项训练之“最”。

  评估虽然是模拟作战,但他们却是真评、真打。那天,风雨交加,气温骤降,山洪暴发,参训部队全副武装,在2小时内蹚过了3条河流,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作战地域,连续夺占6个高地,研练了一系列新战法。

  可就是这样严酷的实战检验,他们也没有因为创造了高原训练一系列之“最”而赢得喝彩。讲评时,集团军从作战准备、远程机动、作战部署、综合反击等战斗过程,找出了数百个不符合打仗要求的问题。

  评估结束,集团军没有就此撒手,而是结合年底战备训练考核,对他们采取“逐个单位过、逐项内容查”的办法,组织以作战能力评估“回头看”为主要内容的检查验收。新任师长马成效对记者坦言,集团军通过“静态、动态、回头看”的科学评估,把部队战斗力的底数确实搞清楚了,也让各级领导心里有了打赢的“明白账”。

  “应试”和“应战”差距在哪里

  战备训练考评机制的改革对作战能力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战场应战”较之“考场应试”,突出了查找问题、讲评问题。传统的“应试”考核,就是训练课目的单纯考核,一考了之,重在看训练结果;而现在的“应战”评估,不管是静态、动态,看的是作战全程,重在查找问题。今年4月中旬,该集团军对所属装甲师进行作战能力静态评估。这个师是全军装备管理的先进单位,装备完好率达100%。可就是这样一个先进单位,集团军评估时仍然查找出一批制约装备管理质量提升的问题。在该师炮团弹药库,集团军王副军长指着库房告诉记者,猛一看弹药库建的确实不错,可部队一拉动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譬如,库房前的水泥沟限制了车辆到达装弹平台,耽误装弹时间。类似这样的不符合战备要求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果不是进行作战能力评估,仅靠一般的训练考核,是发现不了的。所以,集团军评估组从党委、人才、教育、装备、训练、战备等6个方面,把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了梳理,接受评估的部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战场应战”较之“考场应试”,突出了现场帮建。集团军评估组讲评某装甲师装备建设存在的问题时,该师一度感到无能为力。原因是“保障装备缺编较多、装备编配不够合理、装备配套率不够高、保障人员编配不够科学”等问题的根子不在部队。集团军评估组没有像以往那样,把问题一提出来就拍屁股走人,而是现场帮助解决这些棘手问题。集团军正式给军区打报告。军区装备部非常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到该师现场办公,把职权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在一个月内全部解决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又打报告给总部,指派专人进京协调解决。该装甲师喊了多年的问题,在作战能力评估中终于解决了。

  “战场应战”较之“考场应试”,重在检验部队的作战能力。与以往的考核方法不同,这个集团军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自主开发了以指控、机动、打击、防护、保障和心战“6种能力”为指标的作战能力静态评估系统软件,结合总部研发的作战能力动态评估系统软件,比较全面地建立了作战能力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标准数据库,通过数据采集实现了计算机的自动统计和计算,减少了评估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提高了评估的科学性。

  作战能力建设“硬指标”硬在哪里

  作战能力建设以前是“软指标”,能不能打仗心中无数;现在经过评估以后,作战能力建设变成了“硬指标”,能不能打胜仗一清二楚。那么,这个“硬指标”究竟硬在哪里呢?

  硬在作战能力建设的硬任务上。随着评估的进行,集团军给所属部队下达了“立足现有装备打仗”的硬任务,逼着各级领导对棘手问题敢动刀子,锻炼了一批能带兵打仗的优秀指挥员。在昆仑山上,记者看到,某师常委人人精通战术作业,人人能在沙盘前排兵布阵,指挥打仗。师政委赵生让说,不会带兵打仗的干部是进不了各级领导班子的。

  硬在作战能力建设的硬标准上。从平原到高原,从山岳到丛林,从大漠到戈壁,到处都有这个集团军部队实战化训练的身影。评估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作战能力建设的基本规律,更加坚定了进行实战化训练的决心。记者欣喜地看到,各部队把实战化训练不仅仅贯穿于野营驻训、战术训练、部队演习等训练阶段和部分课目,而且从入伍训练之后的单兵专业训练开始,就带着敌情练兵,着眼实战练兵,真正做到像打仗一样训练。去年8月,某团数千名官兵在昆仑山实施风险课目训练时出现险情。该团没有因此而降低训练难度,坚持完成了实兵、实装、实弹高原作战适应性训练。如果在以往,训练出了事故不丢官也得挨批,可集团军不仅没有批评他们,反而把他们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硬在作战能力建设的硬要求上。作战能力建设要取得高效益,就必须运用

科学发展观指导部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记者了解到,作战能力评估之后,这个集团军部队在处理基层建设与作战能力建设的关系时,已经走出“完成任务守摊子、管好人员过日子”的低层次徘徊状态;在处理党委能力建设与作战能力建设的关系时,把组织指挥打仗的能力作为党委的第一能力;在处理军事训练与安全管理的关系时,把“打赢”作为第一标准。

  寻求作战能力建设新的增长点

  作战能力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随着时代发展、作战思想作战样式的转变及作战任务的调整,作战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标准也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作战能力建设的新特点新规律,力求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寻求作战能力建设新的增长点。

  在创新建设理论中寻求新的增长点。这个集团军通过理论创新,追求作战能力建设理论的前沿性、内容的针对性、体制的合理性、方法的先进性、保障的效益性和环境的适应性,使作战能力建设保持永久不衰的活力。他们结合未来战争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多维一体的战场对抗、作战指挥高度自动化等特点,运用创新理论研究探索了制约作战能力提高的野战指挥、动中通联、远程机动、侦察报知、对空防护、高原供救等难点问题。

  在综合集成建设中寻求新的增长点。一体化联合作战强调各参战力量之间“无缝链接”,最大限度地发挥诸军兵种的整体作战威力。从该集团军近两年的评估情况看,武器装备、指挥系统和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互操作性差,仍然是制约作战能力提高的“瓶颈”。因此,他们按照综合集成的统一规划和标准,以作战指挥中心建设为重点、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平台,加强兵种分系统建设,实现内部互联互通。通过升级改造、拓展功能、综合组网,搞好系统集成,建设软硬配套、野固结合、指挥训练共用的组织指挥平台。

  在一体化训练中寻求新的增长点。一体化作战能力的快速形成,必须以信息系统为依托,采取一体化训练方式,对诸军兵种各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进行集成训练。为此,该集团军坚持作战能力建设与一体化训练建训相促的原则,把一体化训练建立在坚实的作战能力建设基础上,以作战能力建设实践的突破带动一体化训练的发展。两年来,他们承担了上级赋予的一体化训练试点任务,通过摸索实践,在作战单元内部集成训练,一体化指挥、一体化编组、一体化行动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促进了部队作战能力建设的快速发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