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回眸:草地雪夜战骑兵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16日 13:29 解放军报 | |
1935年夏,自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川西北以来,就经常受到敌骑兵的袭扰。特别是8月初的一次,红二师第6团作为先遣队到草地探路,遭遇两千多敌骑兵的袭击,部队损失较大。如何发挥我军步兵之长击退敌骑兵,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部队进入川西北以来不断遭敌骑兵袭扰的情况,中革军委于8月上旬发出《关于对敌人骑兵战斗的指示》,对骑兵的特点、同骑兵作战的原则、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与骑兵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训练,各部队逐步掌握了打骑兵的战术要领,打赢的信心也越来越足。时任红二师第4团书记员的廖步云和战友们都等着敌人再次送上门来,好检验一下训练效果,同时出上一口恶气。 很快,机会来了。 一天傍晚,草地气温突然骤降,接连下了几个小时的雨竟变成了鹅毛大雪。看到路更难走了,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命令部队就地休息。冰天雪地里,大家根本无法入眠,草草吃过一把青稞面后,都围在篝火旁,互相依靠着打盹。 这时,突然从西北方向传来一阵嘈杂的马蹄声,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上百盏闪着杂乱光亮的马灯也被看得清清楚楚。一见有情况,正在休息的红军将士立刻警觉地站了起来。 “是鲁班昌的骑兵团搞偷袭!”根据来敌的方向和嚣张气势,聂荣臻大胆断定,“大家不要慌乱,不要乱跑,这大草地到处是泥潭,陷进去更危险。”随即,他命令红二师的第4团和第5团,迅速进入阵地,做好打骑兵的战斗准备。 骑兵动作迅速,平时只要听到马蹄声,转瞬间他们就会出现在眼前。然而,这里毕竟是草地,四处沼泽,水草丛生,稍不留神马腿就会陷进淤泥里,很难拔出来的。因此,尽管敌人很早就鸣枪乱吼,但区区几百米的路程,他们竟跑了好一阵子。等他们靠上来时,几百名红军战士早就恭候多时了。 敌骑兵越来越近,躲在土围子后面训练有素的第4团战士却镇定自若。五十米……四十米……直到听到政委杨成武大喊一声“打”时,廖步云和战友们才扣动了扳机。随着一阵猛烈的枪响,敌坐骑纷纷倒下,马背上的敌人被掀翻在地。侥幸带马冲过土围子的敌骑兵,见墙后有人,挥刀就砍。 说时迟,那时快,英勇的红军战士并不惧怕敌人凌空劈来的马刀,他们富有经验地朝敌人的马肚子底下钻,并顺势将其马腿砍断。只听“咕咚”、“咕咚”声传来,一匹又一匹马轰然倒下,不等敌骑兵挣扎着从地上爬起,就一个个被歼灭。 与此同时,迂回到敌另一侧的第5团在团长张振山的率领下,向敌骑兵群发起了猛烈进攻。敌人万没料到侧翼会受到打击,一时阵脚大乱。慌乱中,马匹相互冲撞,不少敌骑兵摔下马来遭踩踏而死。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倒在红军阵地前的马匹越来越多,这不仅成为敌骑兵继续进攻的巨大障碍,更引起他们内心的极大恐慌。因为鲁班昌的骑兵团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自恃马快枪疾,当惯了所谓“步兵屠夫”,却不曾想在他们认为的疲弱之师红军面前,受此重创。鲁班昌损兵折将,却毫无斩获,再战下去恐怕要丢光老本,他赶忙带着残兵败将落荒而逃。 红军连夜清扫战场,仅缴获的马匹就有四十多匹,还有一批制作精细的鞍鞯。至于,此战所得的马肉足够军团吃上两天。清查我方人员,除几名战士受轻伤外,没有一例重大伤亡。 正当廖步云和战友们兴奋地对战利品进行登记时,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罗瑞卿带着宣传队赶过来了。他笑着对第4团的同志们说:“你们这来之不易的胜利震动着全军!同志们,宣传队赶排了节目,慰问你们来了!” 伴随篝火的熊熊烈焰和随风飘舞的雪花,一曲《草地打骑兵》的雄壮歌声在草地上空响起—— 敌人的骑兵不需怕, 沉着勇敢来打它, 目标又大又好打, 排子枪齐放易射杀…… (本版稿件采写:成政编、纪莹、刘聚波、张仕文、王犁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