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凤凰号”起航(图) | |
---|---|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8月08日 11:21 舰船知识网络版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8月8日,在中国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600年前下西洋的出发地——江苏太仓刘家港,一只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挥别亲朋,驶离港口,沿着长江主航道驶向出海口,开始了探寻当年郑和下西洋海路的壮举。 凤凰号下西洋是凤凰卫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五洲传播中心和江苏省太仓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一次不同寻常的电视行动。 此次电视行动,从江苏太仓出发,经越南、文莱、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 599年前,一位被西方人称为“海军上将”的中国政府官员郑和,率领一支有60余艘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也是从这里升帆启锚,驶向了大海,驶向了历史的深处。郑和当时并不知道,正是他的舰队,开启了一个伟大时代:第一次世界地理大发现。他的行动比哥伦布1492年到达美洲早87年;比麦哲伦1519年开始环球航行早114年。郑和舰队的实力不但远远超过了亚洲各国的水师,甚至超过了欧洲各国海军的总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郑和开创的时代没有给中国带来革命性的动力,相反,西方世界在郑和100年后开始了工业文明,并最终全面超越了中国。这个令人遗憾的结果说明,忽视海洋因素,忽视文明与文化的交流,就会全面丧失先进和进步。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的海洋意识逐步觉醒,郑和的伟业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纪念。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在凤凰号下水时说:在郑和下西洋六百年以后,在航海史上,不管是个人的,还是具有代表意义的航海活动中,非常缺乏中国人的身影。实际上,航海代表了一个民族的胸怀,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眼界,也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实力。所以,在郑和下西洋六百年以后,凤凰号重新展开的下西洋之旅,表现出六百年后的华人,已经找回当年郑和下西洋的那种胸怀。 凤凰号的吨位为10吨,船长12米,吃水深度1.5米。此船是由“华人只身环球航海第一人”翁以煊的“信天翁” 号改装而成。这次从江苏太仓出发的首发阵容为: 船长翁以煊,这位大家熟悉的航海家,毕业于美国德州大学,他是一位计算机专家,自1998年开始,只身驾驶单桅帆船开始环球航海之旅,至今已走过了三大洋、四大洲,行程三万多海哩,也是单人环球航海穿越南大洋五大角的第一位华人。 香港资深媒体人郑浩,他是凤凰卫视专题节目中心副总监,也是凤凰号下西洋的领队,曾留学德国多年,能操熟练的英文、德文,具备良好的驾驭文字的能力,并掌握高水平的摄影技术,曾多次前往阿富汗、伊拉克战地采访,并独立制作过多部国际题材的电视作品。此次是他首次参加大规模的航海采访行动。 摄影师黄睿,是一位年仅23岁的年轻记者,现任凤凰卫视上海记者站摄影师。黄睿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近一年多以来,在非典、沙尘暴、矿难及大火等事件的报导中展露才华,获得通报表扬。 “凤凰号”配有先进的卫星传输设备,具备卫星定位功能、海视通讯设备、卫星上网功能,可以在船上进行视讯影像传输。该船还在舱内不同的角度安装了四部摄像机,使船舱成为一个小型的摄影棚。从8月8号凤凰号启航开始,到2005年春天到达肯尼亚,凤凰卫视将开设《凤凰号航海日志》栏目,由实时卫星联机、口头报导、照片写真、传输片段等方式,向观众同步展示这次凤凰号下西洋的经历、见闻和花絮。 当三位勇士登上凤凰号时,现场鞭炮齐鸣,鼓声阵阵,和平鸽翱翔---祝凤凰的勇士们早日凯旋。 相关专题: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