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新浪军事

中国空军“英雄试飞大队”完成新型战机试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 14:39 解放军报

  蓝天开路先锋——记空军“英雄试飞大队”完成新型战机试飞的事迹

  曹瑞德、本报特约记者卫转业、本报记者张金玉

  承担国产歼击机试飞任务的空军某试飞大队,勇于向极限挑战,出色地完成了我国一代代新型战机的科研试飞任务,先后3次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6月12日被空军授予“英

  雄试飞大队”荣誉称号。

  再难也要把“争气机”飞出来

  2000年,某新型歼击机转入该试飞大队进行定型试飞。此型歼击机应用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某型涡喷发动机,如果试飞成功,对振兴我国航空工业有着重大意义。

  然而,试飞之初,该型

发动机暴露了设计上的缺陷,面临半途夭折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强烈的使命感促使该大队主动向科研单位请缨:风险再大我们也要把它飞出来!

  试飞中他们先后遇到了28次空中停车,但风险没有把勇士们吓倒,他们一直坚持把这台“争气机”飞了出来。当最后一个架次着陆后,全大队官兵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成功的喜悦伴随着激动的泪水尽情地流淌。

  为了这次定型试飞,他们连续64天没有休息,参加试飞的5名飞行员人均体重减了4.5公斤。负责该型号发动机设计的总工程师亲眼目睹这一切后,含着热泪来到试飞员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队有一批能飞多个机种的双学士飞行员,拥有国际试飞员证。这些优势引来了地方多家航空公司到大队招聘人才,除许以房子、车子外,年薪多的给出20万元。在这样诱人的待遇面前,大队没有一人动摇过献身试飞事业的坚定信念。他们把试飞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击机看成是最大的幸福,把为祖国航空事业发展尽力看作最大的荣誉。

  去年5月,某重点型号飞机弹射系统试飞进入了关键时刻。弹射试飞是一类风险课目,它要求试飞员在俯冲、带坡度、倒飞等最容易发生风险的6种不同状态下进行。张旭是这项课目的主要试飞员,接到任务的当天,远在海南的妻子打电话说,已到了孩子的预产期,让他无论如何要回家。母子是否平安?战鹰能否顺利试飞?一头是沉甸甸的家事,一头是沉甸甸的国事,两者确实都让张旭难以割舍。然而,如果回家照顾妻子,就会影响试飞周期,这是无法弥补的。最后,张旭只好把对妻子的思念和祝福,深深地藏在心底,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试飞任务中。

  用新知识开拓试飞新领域

  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飞机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应用的高科技也越来越多,对试飞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现实,该大队每年都要因人而异制定培训计划,采取请专家讲课、结合任务开办培训班等办法,打牢科研试飞的理论功底。

  新机座舱显示系统使用的是英语提示,而且都是缩写,攻克英语关是他们掌握新装备的第一道难题。大家迎难而上,飞行装具、生活用品上全部贴上英语标签,利用点滴时间强记硬背,利用一切机会学习英语对话。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每个同志除掌握了使用新装备所必需的英语知识外,都能借助工具书阅读英语资料。

  航空武器从试飞到定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大队领导认为,试飞不是被动的试验,而是要积极主动地为新型战机的完善作贡献。为此,他们坚持引导大家把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主动运用于试飞任务中,在不断改进试飞方法和手段的同时,为弥补设计缺陷、提高航空装备性能献计献策。

  近年来,大队每完成一个重要项目的试飞,都及时组织试飞员撰写飞行体会和试飞论文,定期组织试飞技术交流,坚持运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试飞实践,先后有10余人次参加了国家级航空学术交流会,在《航空力学》、《国际航空》、《飞行动力》等国家级权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去年元月,国家试飞研究院根据该大队试飞员在试飞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专门邀请国内航空工业界知名人士、设计专家以及试飞技术专家,对他们撰写的论文进行专题评审。

  这个试飞大队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和试飞实践,首次研究提出的人机界面设计“安全、高效、舒适”三原则,受到航空理论界的高度重视,被科研部门运用到新型战斗机座舱设计中。他们研究编写的有关空域实施手册,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已经在部队歼击机飞行员中推广使用。此外,他们还大胆指出飞机、发动机等设计上的缺陷,给科研单位提出有重要价值的修改意见30多条,不断用新知识开拓试飞的新领域。

  在风险中创造试飞奇迹

  科研试飞是一种探险试验,只有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试飞奇迹。大队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勇于向极限挑战,出色完成了国家一类风险课目20余项,二类风险课目40余项,三类风险课目70余项,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10余项空白。

  最大限度地把装备性能飞出来,把装备的危险极限数据拿出来,为部队正确使用装备、保证安全提供依据,这是试飞员的首要任务。因此,他们在试飞中宁可多担一次风险,也要让部队和战友减少一分隐患,为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尽一分力量。

  一次,试飞员徐勇凌驾某新型歼击机遇到空中起火的重大险情,火烧断了操纵系统。按规定,他完全可以在确认飞机失控、无法操纵的最初两秒钟内跳伞。但他没有这么做,只有一个信念,这是最后一架研样机,即使飞机保不住了,也要把科研数据带回去。此时,飞机像一个火药桶随时都可能爆炸。徐勇凌全然不顾,竭尽全力背记每一个状态下的各种数据,以超常的毅力和胆魄与死神搏斗了42秒,直到高度降到了200多米时才被迫跳伞。他用生命换来的宝贵数据,对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价值,航空工业总公司给他记了一等功,兰空给他记了二等功。

  颤振、失速尾旋等课目被国际试飞界划定为死亡禁区,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作为试飞课目。1999年以前,我国新机试飞不要求飞这些课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试飞技术水平的提高,影响部队飞行安全和战斗力提高。1999年4月在该大队试飞员的力争下,他们向失速尾旋、颤振等禁区展开了挑战。在三角翼型歼击机失速尾旋试飞中,试飞员李存宝和李中华驾机试飞了80多架次,经历了13次重大的空中停车和意外险情,验证并探索了三角翼型战机平飞、侧飞、倒飞尾旋的进入和改出技术。更重要的是,三角翼战机失速尾旋禁区的攻克,不仅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的一项空白,也拓展了三角翼战机机动性能,为提高我军此类战机作战性能奠定了基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