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现代”级会后继无“舰”吗?(2)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 15:57 国际在线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我们先来看看“现代”级是在什么背景下引进的。凡事出皆有其因。众所周知,上个世纪80年代,拨乱反正后的中国走上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之路,中国与西方关系大为改善,迎来了一段短暂的“蜜月期”。但矫枉过正,由于对当时国际形势的错判,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却严重忽视了国防建设,海、空军受到的影响最大。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并没有给中国的安全环境带来根本性的改善,世界并不太平。进入20世纪90年代,“台独”势力甚嚣尘上,小日本也把“中日亲善”的和平伪装撕得精光,中国海军面临着
某些军友认为,我们现在不但有051C、052B、054等新型驱护舰,而且还拥有更先进的、有“中华神盾”美誉的052C型导弹驱逐舰,既然中国海军已经实现了水面舰艇战力“代”的跨越,那么再引进“现代”级还有什么必要呢? 第一,俄罗斯北方设计局在充分考量了中国海军现实和未来需求的基础上,已经推出了956EM的两种改进方案,一改过去苏/俄战舰舰载设备纷繁杂乱的状况,特别注意了舰面布局,隐身性能得到改善,满载排水量达到9000吨。这两种改进方案武器系统的相同之处是都安装了KLINOK防空导弹垂发系统,采用8×8配置,前后各4个发射单元,每个发射单元备弹8枚,全舰共有64枚防空导弹;主要区别在于反舰导弹的型号、数量以及发射方式上,其一安装8枚3M80E或3M80BME型倾斜发射的反舰导弹,其二安装16枚CLUB—N垂直发射的舰对舰导弹。这两种改进方案对中国海军来说是比较合适的,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使用和维护都不困难,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第二,虽然中国海军目前已经实现了水面舰艇战力“代”的跨越,但在技术上还要有一个成熟的过程,新一代驱护舰的建造数量短时间内还不会有大幅度的增加。随着2008奥运之年日益临近,我国国家安全环境的变数也将愈来愈大,这要求中国海军必须迅速提升水面舰艇的战力。如何才能迅速提升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战力呢?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壮大中国驱逐舰队:三条腿走路》的文章提出了迅速提升中国海军水面舰艇战力的“三条腿走路”的策略。所谓“三条腿走路”就是“一造、二改、三买”。“一造”:即自行设计、建造先进的驱护舰。截止到目前中国海军已拥有二十几艘二、三代驱护舰,但还远远不够。“二改”:即应用业以取得的先进技术和武器装备(特别是信息化技术)来改进、整合老舰,这可以说是能够在短时期内迅速提升中国海军水面舰艇战力的明智之举和重要途径。目前中国海军已经改进了数艘旅大级老驱(109、110、165、166等),反舰能力成倍增强,安装了近程防空导弹系统,普遍加装了数据链系统,使得中国海军第一次实现了舰队多维信息共享。加强舰队的防空能力仍然是中国海军现阶段建设的重点,随着国产新型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如HHQ—9A/16等)的研发成功和日臻成熟,老舰的改造肯定要排上日程,但老舰的改造(尤其是主力战舰的大改)也不是随意而为的,必须对一段时期内国家所面临的安全环境做出充分评估,以不影响舰队整体的作战实力为前提。据此,贝贝判断,最先纳入改造计划的将是江卫—Ⅰ级四舰(539—542),因为这四艘护卫舰的舰龄都在十年以上,都到了大改的年限,并且其改造不会明显削弱中国海军水面舰艇战力。江卫—Ⅱ级十舰以及旅沪级二舰、旅海级一舰等均属于二代战舰,仍然有相当强的战力,在我国所面临的安全形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不宜急于进行大改,应视情况循序渐进地实施。“三买”:即向国外购买先进的驱护舰,以弥补国内造舰能力的不足,尽快扩充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战力。中国已经向俄罗斯购买了“现代四剑客”和相关的一揽子军事技术,使用和维护颇有心得,并且中国研发的第三代驱护舰大都应用了俄罗斯技术。俄罗斯已根据中国海军的需要对“现代”级进行了针对性地升级换代,购买“现代”新舰,与国造战舰实现战力整合不存在什么困难,无疑是最佳选择。 贝贝以为,139号舰的归建不会是中国引进“现代”级战舰的终结,继956EM“现代”级购舰计划之后,一定会有新的购舰计划实施,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将把“现代”级的引进继续下去。 来源:中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