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滕云之蛟龙三栖作战飞行器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 17:48 新浪军事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 西北工业大学 滕云 蛟龙三栖作战飞行器 一 设计背景 科技的迅猛发展促使战争形态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空战方面,视距空战正被超视距空战所取代,单任务军用作战飞机正被多任务作战飞机做取代。目前,世界各国也正在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研发符合未来作战需求的军用飞机。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新生科技必将催生众多足以颠覆现代空战模式的军用飞行器。为此,我设计了一种作战范围可以覆盖海、陆、空的三栖作战飞行器。 二 性能概述 “蛟龙” 三栖作战飞行器是集空空格斗、对地\对海攻击、空中预警为一身的三栖载人军用飞行器 。在陆地、水上均可以起降,且可以潜水。该机采用独特的气动外形设计:前掠翼布局与飞翼布局相结合的气动设计。 前掠翼在给飞机带来诸多优点的同时(比如升力系数大,超音速航程远等),飞翼技术又弥补了前掠翼在结构强度上的不足。 当然,飞翼布局还有增加升力、增加机内容积等优点。 进气口和发动机喷口均位于机身上方,且进气口采用不规则多边形设计。发动机为两台大推重比涡轮风扇发动机,进气道、发动机喷嘴处均设计有伸缩式密封舱门,并采用全新的可膨胀封条技术使“蛟龙”在潜水时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先进的航空材料和制造技术使得“蛟龙”无论是在空中还是水中,都有优良的结构强度。 “蛟龙”拥有众多的智能操纵面,使其不仅具有非凡的机动性,而且使驾驶员操纵起来简单有效,轻松自如。 机身两侧的翼身连接根部分别配备一个防水武器舱,每个武器舱最多可容纳3枚空空导弹或者反辐射导弹,也可以是两枚炸弹,这主要得益于飞翼(翼身融合)技术使翼身根部空间增大的好处 。在执行混合任务时,每个武器舱标准武器搭配为:空空导弹 ,小型炸弹 和鱼类各一枚。 “蛟龙”三栖作战飞行器通过两气囊辅助方式实现在水面上的起降(后附具体实现过程) ,这主要是出于提高机身在水面起降时的稳定性的考虑,两气囊在不使用时分别位于两个密闭的舱门里面,使用时由进气道空气通过压力设备向其充气。同时,机上安装“智能择降系统”,飞机在水面降落时,该系统实时探测水面风向和水浪高度等数据,以为飞机降落选择最佳时机和最佳地点。 “蛟龙”的潜水功能可使其最深潜到水下100米,从而使其具有很好的隐蔽作用。这样,“蛟龙”就象一个小型的载人潜水器。在水面和水下航行时,推进系统采用“超导磁流体推进系统”,(后附相关资料)并设想该技术已经成熟且成功小型化。系统总重量380千克,工作时“蛟龙”的最大水下时速可达40节。系统包括两根主喷水管,通过改变其中一喷管的喷水速度实现水下转向。 该系统位于机腹的一个密闭舱中,使用时打开舱门,伸出进水管和喷水管。由于“蛟龙”本身目标小,再加上“超导磁流体推进系统”具有无噪声的优点,使敌方海军舰艇也很难发现“蛟龙”。同时,“蛟龙”机头安装微型声纳,战时一旦发现敌方水上舰艇,便可立即浮出水面,发射鱼雷对其进行攻击。 在水面和水下航行时, “蛟龙”的倾斜垂尾旋转到水平位置,以增加其稳定性。 涡扇发动机在工作的同时为该系统发电并储蓄在蓄电池中,潜水时系统直接取用电能工作。 “蛟龙”两栖作战飞机的战略意义在于它催生了两种新的作战模式: 一、“蛟龙”可以部署在远离祖国本土且无机场的海岛,改变中国在南海的局促。 二、登陆舰、潜艇、导弹驱逐舰等大型海军舰艇可搭载“蛟龙”飞机进行海空协同作战,开创了不依赖航空母舰的“海军舰艇—喷气机”远洋协同作战模式。 (后附两种作战模式的具体设想) 三 基本数据 机长:16.3米 机高:5.2米 翼展:10.2米 空重:5.8吨 正常起飞重量:9.5吨 最大起飞重量:12.3吨 最大载弹量:3.2吨 最大升限:18000米 发动机:两台涡扇发动机 发动机最大推力:120千牛(单台) 最大平飞速度:1.8马赫 巡航速度:0.82马赫 作战半径:860公里 最大航程:2000公里 最大过载:9g 排水舱体积:15.2立方米 最大潜深:100米 水下最大航速: 40节/小时 陆上起飞滑跑距离:500米 陆上着陆滑跑距离:550米 水上起飞滑水距离:600米 水上降落滑水距离:800米 相关专题:中国创新杯第二届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