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导弹研究院鲁宏勋从技工到数控加工专家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06:21 解放军报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数控加工领域的专家,获得我国技术工人的最高荣誉“中华技能大奖”,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空空导弹研究院数控铣工鲁宏勋说:“我只是不喜欢简单的重复劳动。” 1986年,空空导弹研究院11车间正式成立数控班,还是毛头小伙子的鲁宏勋主动申请要求调到数控班。技校毕业、钳工出身的鲁宏勋下苦功自学英语和计算机技术,在数控机 鲁宏勋笑着告诉记者,其实他这么干就是为了“偷懒”,看怎么干才能最省劲、才能最有效率。在加工万向支架外框时,他改进了外商提供的工装,一次装夹完成原来设计的11道加工工序,不但将加工效率提高了3倍,而且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在天线加工中,他设计制作了一次能安装12个零件的工装,并编写了加工程序,使天线加工效率提高了4倍。他改进的这两种零件加工工艺,每年可为国家节约11万元。 从1998年起,鲁宏勋开始专门从事数控加工的编程、调试工作。这些年来,他先后设计和制造了上百台套工装夹具,编制了2000多个数控加工程序。班里70%的工装夹具、80%的加工方案,都出自他的设计和思路,全班11台数控设备他全会操作,能熟练掌握7种 操作系统。在一串串的荣誉面前,鲁宏勋表现得很平静。他说,他只是喜欢琢磨喜欢探索,不喜欢简单的重复劳动。高技术的设备需要高素质的操作者,高精尖的产品需要高技能的人员去创造。现代技术工人的突出特点就是紧跟现代科技发展,掌握现代科学技术,靠知识和智慧通过不断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效益。(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