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国际展望》网络版 > 正文

台湾三军远程打击武器回顾与前瞻(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 06:46 《国际展望》杂志
台湾三军远程打击武器回顾与前瞻(组图)

被遗弃的M115型203毫米榴弹炮。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台湾三军远程打击武器回顾与前瞻(组图)

台湾军方已经获得美制鱼叉反舰巡航导弹。


台军装备的F-16战斗机具有对地攻击能力强和投掷核弹的潜力。


台湾自行研制的雷霆2000火箭炮,可以发射核弹。

    声明:本文为《国际展望》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台湾导弹能打多远——台三军远程打击武器回顾与前瞻

  自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海军的冥河导弹以“老鼠吃象”之势干净利落地击沉以军“埃拉特”号驱逐舰以来,作为二战末期牛刀初试的精确制导利器,导弹又一路征程地走过了30多年。其间随着世界军事科技日新月异地突飞猛进和更新换代,拥有更精准制导技
术、更先进成熟制造工艺与外形以及大功率小体积发动机的新一代导弹家族正以世人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面目接踵亮相、一拼高下——射程从一至几公里的单兵便携式导弹到上万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战斗部由最小数千克常规战药型至几千万当量吨的核弹头;使用类型也已从当年“草根初创”单一的地地形式演变为地空、空地、舰空、潜地等多种海、陆、空多维作战样式。而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尤为凸显了导弹、特别是精确制导的远程对陆攻击型巡航导弹的作战能力:在美国新闻网提供的美军战时传回的制导画面上,一枚高速飞行近2000公里后的潜射常规战斧导弹准确命中高出地面仅二、三米的伊拉克坚固地下工事,砸开了厚重的钢筋混凝土墙面口子,而后的另一枚战斧如有神差般地竟自顺着已经砸开的洞口长驱直入完结摧毁使命。在现代战争中,先进的飞机、战舰及陆基机动或固定平台,各种不同的导弹载具均于战时第一时间、以当仁不让的第一主力的身份直接打击敌方目标,起到了关乎战争胜负结局的决定性作用。

  近期已引发国际社会普遍高度关注的围绕着台湾军方计划重金研发的核弹头型远程巡航导弹的种种话题,再次使焦点投向了海峡对岸:台湾军方有多大程度的可能自主研发或购买装备核武器;其载具和平台的实战效能又如何呢?

  ◆ 陆基对地,先天不足后天补

  台军目前已装备的导弹型号计有25种(包括已订购型号在内)正在研制的有5-6型,主要现役导弹以“陆军飞弹指挥部”属辖下的防空导弹中队编配数量为主,除却各类近程战术级的轻型反坦克、防空导弹外,“国军”目前装备的防空、反导“精华”是美制霍克改型、爱国者PAC-2以及自产天弓I/II系列防空导弹,它们几乎浓缩性地代表了台军导弹装备历程和特征:(1)浓重的美制依赖痕印与渊源;(2)相对于对手而言的有限装备数量和实战效力以及更有限的衍生变型发展潜力;(3)基础防御特征明显,缺少严格意义上的远程攻击底气;(4)一定实力基础与眼高手低的“对抗需求”间的突出矛盾,正所谓“计划跟不上变化”。

  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台湾军方就曾纠集“中山科学研究院”等院所构想过用美制奈基-2型防空导弹改制地对地攻击型导弹(与现今的韩国地地导弹发展母型如出一辙),也曾秘密研试过于60年代就开始的钚元素提取项目,加之后来在引进更先进弹型基础上的消化吸收与改进,倒也一度出现过“柳暗花明”的机会,但终因自身力不从心和防空导弹先天的外形尺寸、载重等开发余地不足而开开停停,至今终未成“正果”。更加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中美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间的关系改善,国际形势更加不允许台湾当局开发进攻性武器。

  在国际政局“一边倒”的形势作用下,尽管台军已装备了约10个中队、760枚霍克改型(MIM-23A/B MOD)以及1993年9月定购、1999年初列装完毕的美制爱国者PAC-2型导弹(3个中队、200枚,耗资财5.65亿美元),同时自主研发成功并批量入役了天弓I、II导弹和配以长白相控阵雷达的天弓III型垂直发射防空导弹,并掌握了诸如先进的复合技术导引头、GPS定位导航、新型发动机等技术,台湾军方至今仍举棋不定、左顾右盼,即使抛开台湾当局最为惊恐的国际政局甚至核导弹研试过程中的周期、技术风险和资金不谈,其“以核制核”的“空改地”模式的地对地弹道导弹开发之路也仍将步履维艰、关山重重。而近几年被海内外媒体热炒不缀、耗资不斐的引进最新爱国者PAC-3型导弹系统、超地平线相控阵预警雷达系统更是与台湾高官叫嚣的“你打北高、我打上海”的直接联系不大,相反还挤占了相当数目的军费比重。值得关注的是,台湾当局领导人的“以武拒统”之心未死,据报道,1997年开始台军已在天弓II型导弹的基础上正在加紧研制天戟近程地地战术导弹,表明其防务政策正由纯防御转为有限遏阻型,祖国大陆的福建、广东省部分沿海地区已被纳入台军的“反击迷梦”。

  ◆ 陆军炮兵:碉堡的“核瘟神”

  自从1949年国民党逃台后,台军便在金门部署重兵,由于金门自古就有“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称,西距厦门5.18海里,距大陆角屿1.25海里,横置于厦门海外,扼厦门咽喉,屏障闽粤,面对福建。1958年“8.23”炮战后,台湾军方将金门做为“防卫台湾”的前沿,在金门除陆军设有军团司令部外,台海空军、联勤部队也均设置基地指挥部,并直接受台湾参谋总部指挥,并不断强化制空制海能力。由于金门诸岛距离祖国大陆实在太近,台军认为不宜配备昂贵的导弹,因此“金防部”炮兵群就成了金门防卫的火力骨干。目前,该炮群下辖5个加强炮兵营和工蜂-6型多管火箭炮部队(即将换装雷霆-2000火箭炮),火炮型号众多,其中真正具有威胁的是M1型240毫米榴弹炮、M115型203毫米榴弹炮、M59型155毫米榴弹炮、M114型155毫米榴弹炮等,其总数约200门以上,这些年头有些久远的美制火炮原本就具有发射核炮弹的能力,可能对福建沿海目标构成威胁。

  拥有预设阵地的M1型240毫米榴弹炮是台军现役最大口径的火炮,为美军二次大战时的装备,曾在意大利战场使用,用于突破意大利北部山区坚固的哥特防线。台军于1960年通过美国军援获得此炮,一直都只部署在外岛。M1型240毫米榴弹炮全重27吨,射程最远为21公里,炮班人数16人。刚进驻金门时,只能固定一个方向射击,现经改造,加装了辅助发动机,并在炮堡和炮位间铺设轨道,实现了360度环射。尽管如此,要让这个近30吨的大家伙转起来,其速度仍是慢的惊人。所幸它还有一条退路——缩进炮堡内躲起来,金门的炮堡至少可承受500磅炸弹的直接攻击。

  M115型203毫米榴弹炮是台军于“8.23”炮战期间从美国获得该炮,台军内部习惯称为“八英寸榴炮”,并与我解放军炮兵部队交手。该炮身管全长11米,战斗全重约13.5吨,最大射程16.8公里,最大射速1发/分,持续射速1发/2分。1961年,台军“联三作战参谋次长室”(简称“联三”)和“金门防卫部”进行“金门八英寸榴炮发射战术性核弹之研究”,研究报告还列为绝对机密文件。“联三”在“金门区八英寸榴炮发射核弹对我军安全考量评估”中指出:M115型榴弹炮可发射1000和2000吨TNT当量的小型核炮弹,2000吨TNT当量的核炮弹实施低空爆炸的损害半径约为1000米,辐射半径约为2000米。M115型榴弹炮在最大射程的命中误差为83米,而大陆与金门之间的最近距离(大担岛与厦门间)为 4250米(角屿距金门北端最近,但非核攻击目标),就距离而言,对金门国民党军的安全无影响。该报告指出,选择战术性核打击目标的原则为:对金门守军最具威胁或最为脆弱的目标,即为优先选择的对象。但M115型榴弹炮为中射程火炮(射程为16.9公里),且仅可使用2000吨当量以下的战术核武器,就其能力内的目标分析,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为解放军集结点,包括集结部队、船舶与港湾设施;第二类为解放军运动中的船队(以上两类目标在集结运动时最为脆弱,为核武器攻击的最佳目标);第三类为解放军炮兵,这类目标分布于广大区域内,为数达732门,且有坚固工事防护,对金门构成直接压力。除上述三类目标外,凡支援这些目标的后勤设施及重要指挥所等也是极具价值的战术核攻击目标。核炮弹储存方面,“联三”建议,因金门接近大陆,战时海空补给困难,基于安全考虑,核炮弹宜在战前储存于金门,至于储存地点,就大金门而言,以置于太武山东坑道或北坑道内为宜。

  台军在“8.23”炮战期间还获得美制M59型加农炮,该炮堪称M115的孪生兄弟。二次大战期间,英美炮兵使用它在法国和意大利战场上表现突出,因其炮管较长,美军给它的绰号是“长脚汤姆”。M59加农炮战斗全重12.6吨,最大射程23.5公里,炮班人数14人,最大射速1发/分。

  而M-114榴弹炮的前身是法制施耐德155毫米榴弹炮,该炮于一战期间提供给美军使用,编号为M-1917,1934年,经过大改的M-1917炮改称为M-1型155毫米榴弹炮,总产量6000门。二战后,改编号为M-114型155毫米榴弹炮,目前约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炮兵仍在使用M-114。该炮全重5.76吨,最大射程仅14.6公里,连解放军的PLZ-45自行榴弹炮射程的一半都不到。最大射速也只有3发/分。台湾于1953年从美国获得此炮,并于1976年仿制推出T-65榴弹炮,目前仍是步兵师的主要支援火力。

  ◆ 海上“反制”,远水近渴好梦难成

  作为作战空间与样式最繁杂的各类海上导弹攻击平台,台湾海军的主要作战舰艇包括6艘法制康定/拉斐特级、8艘美制二手济阳/诺克斯级及8艘自产成功/佩里级护卫舰、2艘荷兰旗鱼级柴电攻击潜艇等。2005年开始,台湾海军又将接收4艘8000吨级的美制基德级大型导弹驱逐舰,以替代老旧高龄的建阳级驱逐舰。

  在历经开发有限射程的雄风I型反舰导弹、引进射程与攻击力足够的美制鱼叉导弹和同步开发自制雄风II型反舰导弹后,又得陇望蜀地抓紧研发雄风III型增程巡航导弹,企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射程80-130公里向300及500公里以上大关的实质性突破,其战斗部载荷也将从现在的190-227公斤向500-1000公斤迈进。而传言中的雄风IIE型反舰巡航导弹实际上并非雄风II型反舰导弹的发展型,从目前媒体披露的图象资料显示它更酷似战斧巡航导弹,据外界披露称,该导弹长6.25米,弹径0.5米,射程873-1249公里,可携载500公斤级核弹头或常规弹头,属于2004-2008台湾“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计划”的关键项目。据其报告书所称:“试验中,绕岛(周长20公里)飞行50圈,测距超过1000公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危险倾向。技术方面讲,该型导弹应该是“表里如一”的“战斧化”,其自主程度与美方明里暗里的帮衬息息相关且呈正比关系,至于说有多少可圈可点之处以及“过人之处”均对其总体性能影响不大。倒是有三个直接相关的重要问题值得关注:(1)战斧导弹现状及使用情况及特点;(2)台湾海军可能使用的核载具发射平台;(3)核弹头数量、类别及来源或出处。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生产的海军对陆攻击型战斧巡航导弹(TLAM-N)配备了地形匹配加惯性导航系统,射程2500公里,巡航飞行速度0.7马赫,巡航飞行高度15-100米,核弹头当量为20万吨,精度(圆周概率偏差)80米。1993年列装的战斧III型射程增加到1204公里,一般也不装备核弹头。目前,从已掌握的情况推测台军开发的雄风IIE型反舰巡航导弹最接近SLAM-III型,除一部分可能计划装备平时藏于洞库内的岸舰(岸)导弹部队外,最可能装备的海上移动发射平台为基德级导弹驱逐舰,布置方式与美军已开始退役的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相同,为2座四联装发射箱(共8枚巡航导弹)。

  另外,台军计划引进的12架P-3C奥利安远程反潜巡逻机也可携载巡航导弹,但最有可能装备的是雄风II型空舰核导弹,只是因其飞行速度较慢、对制空保护要求较高、而自身突防能力有限,所以可能性较小且难以实现用航程增补导弹射程,进行“防区外发射”的实战意图。

  外界还有一种估计,台湾海军可能仿效印度海军,印度人在苏坎亚级近海巡逻舰的舰艉飞行甲板处设置普里特维弹道导弹发射架,机库作为技术保障库,成为专用导弹发射舰,而台军则对较老旧、以反潜为主的济阳级进行大改动,该级舰比苏坎亚级要有更多的作战能力和自卫存活力。但这些,目前恐怕仍出于设想阶段。

  ◆ 空中打击,一个新的神话

  台湾当局的另一种“核反制”选择将来自其空军战斗机中队的空载发射能力,第一类主力首选美制F-16A/B战斗机,现存数量约138架(减去已折损及计划改作战术侦察机型的架数),该机虽属早期生产批次,但经过一番雷达火控系统的改动升级加之配备了电子战吊舱使得总体达到了类似荷兰、比利时等空军中期升级型(MTU),从而接近F-16C/D(Block50)型的作战水平。台湾空军两个作战联队,共计约7个战斗机中队的装备规模以及较为可观的作战半径、载弹能力、优良的空中机动特性都可能成为战时必须关注的对象,联想到近期台湾空军在美国卢克空军基地所进行的包括空中加油演练、电子战反辐射导弹发射训练在内的一系列有预谋的举动,客观上倒也可能制造出一些麻烦来。可至于说到其所叫嚣的“点穴战法”、“重点打击三峡大坝”或“远程奔袭北京”等等说词,那就要看解放军的S-300MU防空导弹群和世界公认的苏-27战斗机群答不答应了。真到了战时,恐怕就连现在装备的小牛、雄风导弹也难有多少施展的机会。至于说到制空权,现役57架法制幻影2000-5战斗机比起占台湾空军半数以上的130架IDF经国号和90架F-5E/F战斗机来,倒也能勉为其难地抵挡一阵,这三种机型更多程度地只具备防空能力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制空能力,其对海或对岸的攻击力又恰恰受到全面制空权的制约。在台湾空军新近购备了美制AIM-120远程超视距空空导弹后,解放军空军针锋相对地引进了俄罗斯先进的R-77空空导弹,最大射程90-100公里,其某些方面所具备的优异性能彻底终结了台湾当局吹嘘的“2005年之前保持台海制空权”的大话。届时,台湾空军特训的专职奔袭中队(以四个四机F-16编队、8架空地核导弹携载机计算),则极可能成为解放军多层次、多方位密集火力截击的众矢之的,从而“杀身成仁”地成为真正的“奔丧中队“。

  ◆ 覆巢危局下的“拒统妄想”

  综合上述,有关10月12日台湾亲民党“立委”、前台湾“海军司令”顾崇廉向媒体公开的“五人领导班子”指导机密核计划和逐渐浮出水面的雄风IIE反舰巡航导弹,以及华盛顿方面所表现出的将参与由联合国牵头的核查小组的姿态说词,再加上岛内觉醒民众的反“台独”浪潮,这些都让台湾当局愈呈骑虎之势,惶惶不可终日。

  而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导弹部队就更加让“台独”分子们惊恐万状,同时也让任何企图干涉别国内部事务、妄想混水摸鱼从中渔利的第三方力量不敢小觑:在已装备了数百枚中近程战术导弹的基础上,又有消息称已研发出新型战术巡航导弹,射程接近1500公里,带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其精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小于5米,而更新的改进型射程则达到了3000公里以上。在此必须指出的是,中国政府所拥有的战略核武库与其说是备有所向,不如说其潜在威慑成份更多,中国始终恪守着“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一贯而公开的立场。这一切使得台湾当局自行研发核导弹之路前景黯淡,“以核拒统”不过是“台独”分子又一个离奇的幻想。□ 本刊记者 张 棋 吴 健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