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军情媒体推测中国无人战斗机(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 08:53 《国际展望》杂志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声明:本文为《国际展望》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未来的天空属于无人机 无人机的研制其实和有人机几乎同步,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 从历史的角度看,每种武器的出现都会对其它武器的发展产生影响,但每种武器也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无人作战飞机也不例外。无人作战飞机今后可以充分利用它机动能力强、成本低、隐身性能好的优势,在恶劣条件下实施作战攻击任务,消除有人作战飞机飞行员执行任务带来的丧命风险。无人作战飞机的使用肯定会对未来战场的作战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作战样式、指挥、组织、训练样式等都会不同,特别是执行空战任务的无人战斗机开始制式化使用后更是如此。美国国防部认为,在未来战争中,有人驾驶飞机和无人作战飞机及其它无人支援飞机联合编队作战将成为一种新的作战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多种无人机和有人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可以将各自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在这种作战模式中,侦察型、作战型、干扰型无人机通过通信和电子设施保持与有人驾驶飞机的信息共享,无人机和有人机可以说形成了局域网,而这个局域网又包括在整个空天地一体化的大网络之中,接受来自各级指挥机构的指挥,并按照战场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出现在最佳位置执行各自的任务。美国空军认为,无人作战飞机的出现会引起空战理论的变革,对地攻击和空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今后很可能是一架有人飞机带领多架无人机作战,无人支援飞机相当于把探测的距离延伸了,无人作战飞机则相当于把攻击距离延长了,同时有人飞机的安全性也提高了。 美空军专家预测,无人作战飞机今后将采用群机作战方式,预计无人作战飞机将在有人驾驶攻击机群外圈十余公里处飞行,相互间通过视距内数据链通信,并由卫星通信进行控制指令的传送,为了减少攻击机群驾驶员的负荷,无人作战飞机将由地面人员或防区外飞机上的成员控制。当一架无人作战飞机发现了一部敌方的雷达,它将呼叫另一架无人作战飞机并调用其数据利用三角原理确定发射源的位置,然后拍摄出敌方防空系统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以防敌方雷达关机,接着无人作战飞机飞至目标上空投下精确制导武器,退出攻击后由另一条航路再次飞越目标,以确认该防空系统是否被摧毁。 美军专家设想的一种作战情况是无人作战飞机和有人飞机进行混合编队实施空战任务,如有一架F-22控制3架无人作战飞机混合编队飞行,这些无人作战飞机将飞行在F-22前面约150-200公里处打头阵,F-22保持电子静默,只接收由无人作战飞机、高空侦察机,甚至卫星传送的数据。而F-22只需2个短脉冲即可打开无人战斗机的武器并发射;另一种作战方法是使用像KC-10这类加油机带着一群无人作战飞机进行远程突防。由于无人作战飞机尺寸小而相对速度慢,由KC-10给它们在中途加油是很容易的,所以可一直飞抵很远的指定区域。当到达目的地后,加油机就可把这一群无人作战飞机放出去执行指定战术作战任务。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人作战飞机和有人作战飞机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不是取而代之的关系,有人作战飞机执行的任务有些可以由无人作战飞机替代,有些则不行。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作战飞机的作战使用范围肯定会在某段时间迅速发展,并会成为主要的航空武器装备。 中国军用无人机发展历程 中国无人机的研究始于50年代后期,1959年已基本摸索出安-2和伊尔-28两种飞机的自驾起降规律。60年代中后期投入无人机研制,形成了长空1号靶机、无侦5高空照相侦察机和D4小型遥控飞机等系列,并以高等学校为依托建立了无人机设计研究机构,具有自行设计与小批生产能力。其中无侦5的研制在中国无人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需要,1969年国家下达研制高空无人驾驶照相侦察机的任务,研制工作由北京航空学院承担。主要用于军事侦察、高空摄影、靶机或地质勘测、大气采样等科学研究。无侦5是一种在高空、高亚音速条件下飞行,执行昼间高空摄影侦察任务的无人机。它使用的可见光照相机能绕其纵轴左右摇摆,从5个窗口进行拍摄。飞机上装有一台小型、短寿命的涡喷-11发动机;一整套自动控制系统和无线电遥控遥测系统。飞机本身无起落架等起飞着陆装置,需由大型飞机带飞到4000-5000米的高度投放。空中投放后自动爬升到工作高度。在飞行中,按预编程序控制高度、航速、飞行时间和航程。完成任务后,自动返航,飞到回收区上空,可在程控或遥控状态下进行伞降回收。 北京航空学院承担了研制飞机机体、发动机和地面无线电控制站的任务,并负责飞机的总装、总调和飞行试验。为此,他们迅速组成工作班子,集中全院的技术力量投入研制工作。1972年制造出两架原型机并首飞成功;1973年的第二次试飞;1975年进行的大高度中航程科研试飞,达到了预定目的;1976年又制造的两架全部使用了国产材料的样机。同年,北京航空学院正式成立无人机设计研究所,下设总体、结构、发动机、自动控制、无线电等研究室和部装、总装车间及环境模拟试验室。无侦5于1978年完成定型试飞。1980年国家批准无侦5设计定型。1981年起开始装备部队,在部队训练和战术侦察中发挥了作用,是中国在无人机技术领域里的一次飞跃。 20世纪末,中国无人机发展提速,除了北京航空学院外,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西安无人机研究发展中心)成为国内另一家主要的无人机研制生产厂商。它是航空工业总公司设在西北工业大学集科、工、贸一体化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主要研制和生产系列化小型无人机系统,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确认并入选“中华之最(1949-1995)”,是我国最大的无人飞机科研生产基地。40年来,公司研制出B-l、B-2、D-4、ASN-104、ASN-105、ASN-206、ASN-7、ASN-9、ASN-12、ASN-15、鸭式布局验证机等十多种型号的军用和民用无人机,已累计生产4000余架。其中,ASN-206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ASN—105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D-4多用途无人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宣等奖。ASN系列无人机大量装备全国各大军区,并已批量出口国外。中国生产的各种型别的无人机,基本上满足了国内军需民用,并且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中国新一代军用无人机 2000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首次展示了其远程多功能隐形无人侦察机无侦-9(也称作WZ-9或WZ-2000)的模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据外媒估计,这种以涡轮风扇发动机为动力的无人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研制,而且可能已有一架原型机试飞。2002年的珠海航展上,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展出了一架更为精确的WZ-9/-2000型无人机模型,它揭示了更多的细节。虽然保留了原来的编号,但是飞机的外形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于对隐身性能的考虑,新的WZ-2000采用了翼身融合技术,双垂尾略微外倾,加上隆起的机鼻,咋一看去与美国的“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外形极其相似。关于飞机外形产生巨大变化这个问题,贵航负责WZ-9项目的黄设计师称,2000年航展时展出的WZ-2000只是一个概念模型,而现在的模型是已经经过风洞试验而最终选定的气动外形,因此才会出现现在的外形与概念阶段外形产生巨大差别的现象。至于为什么会酷似全球鹰,黄设计师表示相似并不意味着抄袭美国的技术,这完全是根据风洞试验的结果选出的最佳方案。 从总体设计上看,它有许多与美国产品相似的隐形特征。大型头部突起可以容纳卫星通信天线,可在全天时全天候条件下通过卫星向指挥部实时提供战区图像、电子情报,完成侦察和监视任务。WZ-2000无人侦察机还可以搭载各种型号的光学和热成像摄像机或侦察、监视雷达,这与美国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所执行的任务大体相同,只是WZ-2000航程较短,尺寸较小。也可作为空中平台广泛用于电子对抗、空中预警等。它还可能搭载武器用于对地攻击,就像美国空军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所做的那样。 英国人威廉·普勒在《世界安全》杂志上撰文评价:虽然WZ-9/-2000无人机还无法与美军的全球鹰相比,至少不具备战略意义,但如果在战争中大量使用则仍可发挥相当的侦察作用,并可执行电子战/电子对抗任务。以此为基础,中国可发展自己的未来型无人战斗机。虽然还难以推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是否正在研制类似于波音最近公开的X-45型无人驾驶战斗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1998年珠海航展上就曾展出了一种虚拟现实控制系统,而这种技术往往与未来先进无人驾驶战斗机密切相关。 威廉·普勒还推测:除了传统的固定翼无人机外,中国还在积极开发垂直起降/着陆无人机。一系列可能用于军事用途的原型机已经开发出来,并进行了相关科目的试验。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海鸥无人机采用与卡莫夫直升机类似的共轴反向双旋翼。它的垂直起降功能对潜艇和小型水面战舰而言极为重要,这些舰艇缺乏足够的空间和能力用于发射和回收固定翼无人机。有关这种无人机的公开资料来源很少,现在尚无法了解其更多的情况。......(选自《国际展望》第509期封面故事)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