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军事世界画刊 > 正文

二炮成立40周年回顾 外媒称具备精确打击能力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07:32 军事世界画刊
二炮成立40周年回顾外媒称具备精确打击能力

解放军二炮部队编队机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声明:本文为《军事世界画刊》杂志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任无追 撰稿

  乔天富 宋远高 李鸿林 张巨成 摄影

  这是一支和党的生日同为一天、被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定位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年轻兵种。这支年轻兵种,在普通人甚至是媒体眼中,是神秘而让人惊叹的。一直以来,人们谈论、描述这支兵种,要么是问号,要么是感叹号。

  人们好奇于这支兵种的神秘。他们总是穿行于人迹罕至的荒原密林之间,部是默默无闻地将一枚枚惊天神剑送上天空。人们也惊叹于它的每一次惊天动地的出场现“亮剑”。

  从卢沟桥的第一片营地,到巍巍群山中的第一座发射竖井;从大漠戈壁的第一朵蘑菇云,到东海演习的第一次初试锋芒;从苍茫秘密的大莽林,到国庆大阅兵的骄傲出场……40年风雨兼程,这支年轻的部队已铸造成为一支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威力和效能明显增强的军事力量体系。

  从1966年7月1日诞生那天起,这支部队便有了自己的神圣使命和壮丽征途。今天,在这壮丽征途上,中国第二炮兵一路带着掌声和喝彩走了40年,并将继续走向属于它、也属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梦想和未来。

  1966年7月1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人民解放军序列中一支年轻的兵种——第二炮兵正式组建。作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的名字本身便暗示着它最初战略性保密的需要。事实上,这支被中国军方一直视为核心军事秘密的战略导弹部队,曾一度在中国的大山密林深处秘密练剑十数载,直到1984年10月在北京长安街国庆大阅兵的分列式上的横空出世。

  “一个沉睡的东方巨龙醒了。”当年那一刻,《泰晤士报》的一名记者飞速地写下这句话。这家英国老牌的权威媒体当日所用的字句,应该是全世界彼时心情的写照:“在决定世界事务时,不得不要考虑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存在。”

  这的确是一个“不得不要考虑的存在”。又一个12年轮回之后,中国这支战略导弹部队再次刷新了世界对于它的认识:1996年3月,在东南沿海进行的一次规模空前的诸军兵种联合演习中,4枚地对地导弹准时起飞,准确落在预定海域。

  紧接着3年之后的世纪大阅兵仪式上,还是在北京长安街,中国战略导弹再一次向世界精彩“亮剑”。那一次,人们发现,和15年前的那次阅兵相比,中国的战略导弹“个头变小了”。外国军事评论家称:这由大到小的变化,标志着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现代化建设和质量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

  这样的“历史性进展”被中国第二炮兵的将军们称之为“进军现代化的历史性跨越”。无数默默无闻的官兵为这一目标,行走在这40年的壮丽征途上。他们每一个前进的步伐,都有着这支部队所先天独有的特殊使命和战略意义。正因为有这个前提,他们的征途无时不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目光关注之中。

  1978年5月,邓小平同志亲自召见第二炮兵主要领导,强调二炮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部队,政治上要搞得非常可靠。江泽民同志主持军委工作以后,多次亲临第二炮兵机关和部队视察,反复叮嘱:二炮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确保部队在政治上“特别坚定,特别过硬,特别可靠。”2006年6月28日,在第二炮兵组建4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第二炮兵机关考察,强调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加强二炮全面建设,努力做到在思想政治上非常过硬,在军事技术上非常过硬,在作风纪律上非常过硬,在遂行任务上非常过硬,不断开创二炮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很多时候,我们只有将当年这支部队诞生前后的国内外背景和环境,以及它40年壮丽征途的每一步拼接起来,才会对今天关于中国第二炮兵的一切有更为深刻的解读和理解。“你的历史中藏着你的未来”,正如这句格言所述,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只有走进这支部队的历史,才会更好地为它的未来加油喝彩——因为它的壮丽征途和精彩亮剑必将继续。

  1955-1964,诞生前夜: 原子弹与地地战略导弹的故事 毛泽东:“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在第二炮兵正式诞生前,中国相关工作至少准备了10年。时值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生的共和国和这个古老的民族还未来得及喘口气,就不断面临着国际敌对势力的核威胁和核讹诈。当时,西方大国的某些政界要人和军事首脑们曾于不同场合,多次扬言要对红色中国实施“核绝育手术”。

  1955年初,毛泽东主席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正式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毛泽东在会上用他那特有的语势说,“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我们不仅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说完这句话的第二年,即1956年,毛泽东便开始了他的第二次访苏。在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谈到核问题的日寸候,毛泽东说,“原子弹并没什么了不起,我看它也是纸老虎”。但赫鲁晓夫没有听懂毛泽东的话。

  波兰的哥穆尔卡也曾抱怨地说:“你们中国人多,可我们波兰呢?我们只有5000万人口,叫我们怎么个死法?”他也没有听懂毛泽东的话。但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听懂了,他曾叹息着对白宫办公厅的主任杰里帕森斯将军说:“原子弹的最大威力是在发射架上,而不是飞出去之后。毛泽东是一个极难对付的人物,恐吓、威吓对他没有用。”

  毛泽东一回国就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他向与会者指出“苏联这张核保护伞靠不住,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核武器这个东西。”发展核武器和战略导弹部队的决议被正式提到了日程上来。1956年初春,周恩来总理召开专门会议,决定成立以聂荣臻为主任的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具体领导弹道导弹的研发工作。同年10月,中国第一个导弹技术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57年岁末,中央军委决定创建战略导弹部队,并要求炮兵司令部尽快成立地地导弹训练大队。随后,来自全军部队及科研单位的600多名干部、战士在这里开始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艰苦的创业。就是这些功臣,从组建核研究组到试验成功,只经历了6年的时间,让中国成为当时世界核武器研制时间最短的国家之一。但当时的核大国的首脑们对中国的成就还不屑一顾,赫鲁晓夫甚至十分有把握地说:“离开了苏联的帮助,中国的原子弹响不了。”毛泽东则针锋相对地表示:“中国的原子弹要响了,我要送给赫鲁晓夫一个一吨重的奖章!”

  这一年,中央军委决定建设战略导弹发射阵地,时任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将军带领一班人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深入北国原始山林实地考察。

  1964年,中国第一枚自行研制的中程地地战略导弹在甘肃酒泉基地发射成功。同年,中央军委正式下达组建第一个战略导弹阵地的命令。来自全军88个单位的数万名官兵,陆续向北国某地大山密林深处秘密汇集。就在这支部队进山不久,一支支担负同样使命的部队开进了中原古岭、南疆密林、西部高原……

  同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从此,中国成为世界核俱乐部的第五个成员。西方政治家喝着咖啡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致电世界各国政府首脑,阐明中国对于核武器问题的立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相关专题:军事世界画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