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中国大迎角试飞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9:55 中国航空报
中国大迎角试飞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图)

地勤人员在为战机放飞做准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王启,中国一航飞行试验研究院试飞专业副总师,从事飞机性能、操纵性稳定性专业的飞行试验工作,先后参加和主管了歼教七飞机大迎角/失速/尾旋试飞、运七飞机失速试飞、某型飞机大迎角特性试飞等30多个项目的型号和预研任务,取得的成果填补了我国航空试飞在大迎角领域的多项空白,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无论从方法上还是从安全手段上基本达到了与国际先进接轨。

  1984年7月,王启同志在歼教七、歼七Ⅲ、歼八Ⅱ“三机定型”中,应用参数辨识技术主持并完成了歼八Ⅱ型飞机迎角校准课题,解决了迎角动态校准问题,获一航试飞院科技成果三等奖。1990年5月,他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运七-72#飞机的失速试飞,完成了从风洞实验到飞行试验的全部理论和预测工作,在试飞中成功地解决了迎角和速度测量问题,其成果在运7-500H、运7-200B试飞中得到了应用,获总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并荣立二等功。该课题开创了一航试飞院民机风险科目适航试飞的先例,填补了一航试飞院民机失速试飞的空白。1994年5月,他作为试飞工程师及领队,三次率团赴俄罗斯试飞院完成了某型飞机大迎角/失速/尾旋试飞员培训工作,分别在米格-21和苏-27飞机上完成了不同机型的大迎角/失速/尾旋试飞近200架次并完成了数据分析和技术总结,获俄罗斯试飞院颁发的主任工程师证书。1997年5月,他作为主管之一,负责和主持了“战斗机大迎角特性试飞技术”课题,在一航试飞院成功地进行了典型三角翼布局战斗机的大迎角/失速/尾旋试飞。在试飞中他完成了开飞前的大量预先研究工作,通过分析提出了操纵面“三中立”的失速/尾旋改出方法,并得到了验证。该课题的成功完成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大迎角/失速/尾旋领域的研究工作,突破了三角翼战斗机大迎角/失速/尾旋试飞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一航试飞院已具备了常规布局飞机大迎角/失速/尾旋试飞鉴定和试验研究能力,使我国的战斗机大迎角特性试飞技术达到了国际20世纪9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该项目获得集团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2001年9月,他作为一航试飞院技术负责人,组织了集团公司航空支撑项目“十五”预研立项工作。2001年10月,他申请获准并主持了航空基金项目“大迎角、过失速状态下气动特性分析方法”研究工作,研究中提出了大迎角飞行中迎角、侧滑角、空速测量失真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大迎角参数辨识的原理上提出了基于局部线化代替整个范围线性思想的迎角分割和时间分割算法,获得了较好效果,编著了国防科技报告《大迎角、过失速状态下气动特性分析方法》。2003年3月,他在某型飞机设计定型试飞中,主持了某型飞机大迎角特性第一阶段,即可控区飞机大迎角特性检查及迎角限制器检查试飞工作。充分的预先研究工作,包括模型自由飞试验和大量的地面模拟试验,确保了试飞工作的顺利进行。该课题以其高技术含量获得了一航试飞院技术创新奖,他本人荣立了集团公司个人二等功。2003年5月,他作为型号试飞总师,负责组织并顺利完成了教八飞机配装某型发动机失速/尾旋特性检查试飞任务,有力地支持了教八飞机的设计定型工作,得到中航二集团、兄弟厂所等部门的一致好评和表扬,获国防科工委个人三等功。

  目前他正在负责“某型号飞机反尾旋伞系统研制”、“某型号飞机失速/尾旋特性试飞”等课题的研制,这些课题将在年内完成,届时将填补我国反尾旋装置研制领域的空白,从而使我国的大迎角试飞技术从方法和手段上实现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真正做到人有我有。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