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解放军建军79周年 > 正文

二炮部队开展三爱教育活动回顾与思考(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 09:03 解放军报
二炮部队开展三爱教育活动回顾与思考(组图)

    第二炮兵某修配厂把“三爱”教育和我军历史使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强化官兵的自主创新意识。图为该厂培养的尖子人才开展科技革新的情景。  史玉申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二炮部队开展三爱教育活动回顾与思考(组图)

第二炮兵某部三营一连结合军事训练实际开展我军历史使命教育,有效地调动了官兵的练兵热情,连队被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图为该连党支部“一班人”组织训练时的情景。  王 秦摄

  准确把握官兵的思想脉动——第二炮兵部队开展“三爱”教育活动回顾与思考

  本报特约记者 王永孝 曹建兵

  编者按:四十年峥嵘岁月,九万里风鹏正举。

  从卢沟桥畔冲破重重阴霾横空出世,到荒原密林中筚路蓝缕崴然成军;从当年秘密开进深山大漠奠定基业,到天安门前首次撩开神秘面纱;从神州大地初试锋芒,到世纪阅兵再展雄姿,共和国最年轻的骄子——第二炮兵部队迈着铿锵的步伐,披着历史的风尘高歌走来。

  40年来,英雄的战略导弹部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谱写了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征战南北,驰骋东西;东风浩荡,雷霆万钧;巨龙昂首,睥睨霸权;神剑巡天,威震寰宇。“中华神剑”挺起了民族脊梁,托举的伟力源自坚实的精神基座。在喜迎第二炮兵部队40华诞之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火箭兵将士“爱二炮做主人、爱阵地做奉献、爱本职创佳绩”的伟大情怀。

  在第二炮兵部队,有一朵常开不败的“精神之花”——爱二炮做主人、爱阵地做奉献、爱本职创佳绩的“三爱”教育。具有丰富内涵的“三爱”精神,是创业者的路,是奉献者的歌,是砺剑人的魂,是第二炮兵部队穿越历史、承接传统、连接未来的精神纽带。

  25年来,“三爱”精神的圣火在广大官兵胸中熊熊燃烧,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如长剑腾空的烈焰,推动着战略导弹部队建设发展的快速提升。经过岁月的淘洗与积淀,“三爱”精神不断丰富拓展,其深邃厚重的思想内涵,已熔铸成战略导弹部队官兵激越豪迈的“精气神”。

  精神火炬代代相传

  在第二炮兵,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老山沟”王庆友以大山为家,为守护“国宝”,扎根导弹阵地,默默奉献了30多个春秋。父亲对导弹事业的执著追求,坚定了儿子王军沿着父辈足迹书写壮美人生的坚强决心。王军入伍后从山沟考进军校,毕业被分配到驻大城市的基地机关,他却按照父亲的意愿,主动要求调回山沟。父子俩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多次双双立功受奖。这一对“深山父子兵”,正是无数火箭兵举家报国的一个缩影。

  战略导弹部队孕育了“三爱”精神,“三爱”精神的种子也钟情于战略导弹部队这块热土,一经播下就萌芽生根,快速生长,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40载风雨春秋,光荣的火箭兵坚决遵循党指挥枪的原则,把对党的赤胆忠心化作一切听从党指挥的自觉行动。无论是荒芜空旷的大漠戈壁,还是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无论是神秘莫测的地下“龙宫”,还是苍凉肃杀的点兵沙场,哪里有火箭兵,哪里就有“三爱”精神猎猎招展的旗帜。

  在战略导弹部队初创的艰难岁月里,第一代火箭兵以勇士的姿态,披荆斩棘钻深山老林,迎风傲雪上大漠荒原。他们睡麦秸稻草,吃盐水煮豆,在小马扎和大腿上完成了第一批导弹部队建设的蓝图。像老一代导弹人一样,导弹事业的后继者们勇往直前,从前辈手中接过“三爱”精神的火炬,将火箭兵将士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熔铸成一个共同的信念:为维护世界和平砺剑铸盾!

  为了这个崇高的信念,从运筹帷幄的将军到一线操作的年轻号手,他们都无怨无悔地将全部身心和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共和国的导弹事业。驻守在高原的某部官兵以战斗者的豪情,叫响了“海拔高,工作标准更要高;氧气少,奋斗精神不能少”的口号,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艰苦创业,创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高原火箭兵精神。这种精神与“三爱”精神一脉相承。

  在雄浑壮阔的导弹方阵里,有身先士卒、功勋卓著的将军,有成千上万默默奉献的普通官兵,还有许许多多甘守清贫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这支阵容严整的火箭兵队伍,历来精英荟萃,英雄辈出。几十年来,吕廷珩、贺先觉、曾蛟、黄炳华、肖龙旭、刘光斌……一个个闪光的名字,都是“三爱”精神的模范实践者,他们也都镌刻在了导弹部队的光辉史册上。

  “导弹司令”杨业功,这位被中央军委授予“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荣誉称号的将军,以其对导弹事业的忠诚挚爱和卓著功勋,感动了整个中国。在杨业功的身上,“三爱”精神的光芒熠熠生辉。

  第二炮兵首届“砺剑尖兵”何玉彬,从跨进火箭兵方阵的那天起,就被“三爱”精神的磁场深深吸引。这位年轻的博士参谋,放弃数十万年薪和海外发展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战略导弹部队的怀抱,被誉为导弹武器装备建设的开路先锋。

  有“神剑骄子”美称的“硕士连长”沈方泉,从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毕业后,从连长到营长,又从营长到旅总工程师,他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了基层的沃土。在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每年都有大批像沈方泉这样的毕业学员,自愿申请到最艰苦的基层部队工作。今年,就有57名硕士、博士毕业后奔赴高原一线任职。

  在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科研试验中心,有一支鲜为人知的“娘子军”——她们是试验队的8名女军官。这些优秀的女军人把对导弹事业的炽爱之情转化为工作的不竭动力,顾不上照顾老人和孩子,上高原、穿戈壁、战严寒、抗缺氧,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出色完成了第二炮兵信息化装备的试验、论证和导弹发射综合信息保障任务,被人们誉为盛开在戈壁高原的8朵“长缨花”。

  火箭兵魂生生不息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上级一纸命令,第二炮兵一支新型导弹部队奉命组建。在一片废墟上,某部三连官兵背着简单的行囊安营扎寨,开始了艰难的创业。没有桌椅板凳就自己制作,没有床就打地铺,没有教材就抄写专家的手稿……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官兵凭着对导弹事业的无比热爱,快速成长成才,不断向外输送,成为我军新型部队发展的“金种子”。当我军向信息化迈进的号角吹响之后,这个连又掀起了“钻信息化知识、做信息化尖兵”的学习热潮。历经一次次重大任务的锤炼,在短短数年时间里,这个连队已砥砺成为第二炮兵导弹方阵中一柄随时出鞘的打赢利剑,圆满完成国庆50周年大阅兵、战役演习和实弹发射等多项重大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连”荣誉称号。

  第二炮兵部队官兵深刻地认识到,“三爱”精神必须与时代同行,与现实接轨,才能更好地传承未来。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为“三爱”精神赋予了深刻的时代内涵。第二炮兵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改革创新,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契合点,为“三爱”教育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他们以时代的视角来审视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三爱”教育的眼界越来越开阔,道路越走越宽阔。

  为培养官兵过硬的战斗精神,他们组织官兵讲“三爱”、忆传统,编写战斗口号、高唱战斗歌曲、参观荣誉室,营造出浓厚的练兵氛围,时刻绷紧战备之弦。“三爱”精神与战斗精神互动,官兵遂行应急作战任务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某导弹旅将使命教育与“三爱”教育有效对接,引导官兵从“三爱”精神中汲取履行历史使命的动力。他们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有效履行使命的突破口,激发官兵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决心和斗志,一项“争当合格指挥员、争当合格战斗员、争当全能型军事人才”的活动在这个部队蓬勃开展,官兵学科技、用科技、钻研新技能蔚然成风。

  某导弹旅将党员先进性教育与“三爱”教育有机融合,广泛开展“三问”教育活动:你有什么?你会什么?你凭什么?轻轻三句问话,就问出了差距,问出了紧迫感。教育针对性和说服力增强,党员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三爱”精神的召唤下,第二炮兵广大官兵以紧跟时代、勇当先锋的锐气,将理想与信念书写在阵地上,把青春与激情融汇在导弹事业里。第二炮兵各级党委围绕形势任务,追踪社会发展前沿,在他们精心浇灌下,“三爱”精神之树更加枝繁叶茂,不断焕发新的青春。

  创新工程长盛不衰

  素有“铁岩雄狮”之称的某导弹工程部队,常年南征北战,鏖兵于大山腹地,为共和国构筑起一座座“地下

长城”。在“三爱”精神支撑下,官兵笑对苦累伤残亡的考验,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急难险重任务。部队党委清醒地认识到,“三爱”教育是官兵战胜困难的法宝,却不是让艰苦伴随官兵的理由。近年来,他们着力营造有利于官兵传承“三爱”精神的良好环境,加快部队建设的步伐,为施工官兵打造舒适的“流动家园”。每个临时工地上,绿树、草坪、花坛、清泉环抱着一排排轻质、保温隔板组装的移动营房,营院整洁漂亮。宿舍配有空调、电脑、饮水机,安装了电话,开通了局域网。室外,官兵随时可到灯光球场、网球场上龙腾虎跃。施工间隙,工地上不时响起轻音乐,为官兵解除疲乏。很多新战士分到连队,看到这么好的环境和条件,惊诧之余对部队更加热爱,更加安心服役了。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开辟新的境界。“三爱”教育既是一项宏伟的思想政治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创新工程,第二炮兵部队历届党委继往开来,一茬一茬地交好“三爱”精神的接力棒,紧紧跟随时代的律动,准确把握官兵的思想脉动,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增添新的活力。

  营造“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激励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第二炮兵党委将此纳入“三爱”教育的视野,广泛开展“砺剑尖兵”评选活动,每两年在青年官兵中评选一次“十大砺剑尖兵”。一届届“砺剑尖兵”,在各自的岗位上实践“三爱”精神,展现出战略导弹部队青年英才的风采,成为广大官兵学习的榜样。

  广泛运用局域网、多媒体、大众传媒、短信文化等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形式,增强“三爱”教育的效果。某工程技术总队在官兵中开展“优秀军旅短信和

幽默故事征文活动”,引导官兵在紧张的施工之余,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编写成健康向上的军旅短信和幽默故事。这些短信和故事来自现实生活,发自内心思考,蕴含了以苦为乐、奉献为荣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官兵在轻松愉悦中受到了“三爱”精神的洗礼。

  发挥文化的熏陶功能,拓展“三爱”教育的天地。第二炮兵广大官兵在山风剑韵中奏响腾飞的乐章,创造了具有导弹部队浓郁特色的砺剑文化、阵地文化、山沟文化等火箭兵系列文化。走进第二炮兵部队,无论是坐落于深山狭谷的导弹阵地,还是地处繁华都市的机关大院,导弹军营特有的文化气息都会扑面而来。砺志园、艺术馆、求知路、文化墙、名言柱、诗词散文集……将火箭兵的精神风采和文化品位一一展现。正是在这种浓厚的军旅文化氛围中,“三爱”教育潜移默化地融进了广大官兵的内心世界。

  令人鼓舞的是,在第二炮兵部队,“三爱”教育不仅仅局限在政治读本上,而且渗透到了发射场上、八小时以外,延伸到了官兵家庭和社会的大课堂。某旅坚持开展“两地书”活动,为全旅数千名士兵建立了家庭联系卡,对他们的家庭背景和主要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为准确掌握官兵思想动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他们坚持与士兵家乡政府和家庭建立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平均每年要发此类信件2000多封,起到了沟通信息、相互配合的作用。

  相关专题:解放军建军79周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