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专家揭秘苏俄海军航母生产线(组图)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 07:13 《舰船知识》杂志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最近。我在上海采访了原第六机械工业部第九设计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级高工王存琳先生。王存琳20多年前在江南造船厂长期从事设计技术工作,80年代初起还担任过该厂副厂长兼党委书记、上海船舶工业公司总经理,90年代与外方开展船舶制造技术工艺合作,曾多次访问考察过俄罗斯.乌克兰的大型造船厂和科研设计单位。是造船界阅历丰富的前辈。我们交谈的话题,是前苏联的航空母舰和建造航母的黑海造船厂。 姜:王总,听说您早年是留学苏联学造船的? 王:我1956年去前苏联敖德萨海运工程学院学习船舶制造,1962年回国,到江南造船厂工作,一辈子和造船打交道,直到退休。 姜:请您介绍一下前苏联造船工业和航空母舰建造的情况。 王:前苏联有三大造船基地:乌克兰黑海沿岸的尼古拉耶夫地区,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及北冰洋沿岸的北德文斯克。苏联时期在黑海地区有14家造船厂,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接收了8家。其中位于尼古拉耶夫市的黑海造船厂是黑海地区最大的造船厂,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黑海造船厂是苏联时代唯一的航母建造总装厂,苏联时代的9艘航母——“莫斯科”号、“列宁格勒”号、“基辅”号、“明斯克”号、“新罗西斯克”号、“戈尔什科夫”号、“库兹涅佐夫”号、“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全部在此建造。 姜:您对黑海造船厂印象如何? 王:我多次去过黑海造船厂这个工厂创建于沙俄时代的1897年,是个历史悠久的老厂。规模宏大,建造过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从60年代建造第一代航母“莫斯科”号起,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生产装备及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均衡建造的节奏。即每三年有一舰上船台,每三年有一舰下水;一舰下水,后续舰于当日上船台。正常情况下,有能力三年交付一舰。从80年代起,就装备了可以建造大型航母的0号船台。“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满载排水量为58500吨,其舰体的下水重量达到30000吨,下水重量如此之大的军舰在纵向斜船台上下水,存在诸多问题。当年,与该舰下水重量相近的大型邮轮“玛丽皇后”号和“伊丽莎白皇后”号在英国建造时,从斜船台上下水都不顺利,底部板架变形受损。从此以后,没人再敢冒用斜船台造巨轮的风险,而将建造施工移至船坞中进行。黑海造船厂却在0号船台上建造,并通过采用4根下水滑道、3对止骨器,可承受万吨压力的尾支架等技术手段,使其顺利下水。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经济不景气,黑海造船厂被分成总装厂、造机、鱼船、铸锻等四个独立部分。工厂的境遇非常不好,工程技术人员的待遇很差。最近,听说俄罗斯已将总装厂买回去了。 姜:苏联时代,承建军舰和民船的船厂是否有明确的分工? 王:和中国军民兼用的体制有所不同,从前苏联船厂分工比较细。黑海造船厂主要以建造军用船只为主,乌克兰黑海地区著名的民用船厂赫尔松造船厂,它也有承建军辅船的职能。当年我国建造的“跃进”号、“红旗”号远洋轮的图纸就是从赫尔松船厂买来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以及大连造船厂完工的那条从乌克兰买来的在建的海上补给船也是赫尔松船厂建造的。 姜:请您谈谈苏联建造航母的情况。 王:任何国家,建造航空母舰都是重大的国家行为。苏联酝酿建造航母时间很早,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过将战列舰改为航母的打算,30年初就开始了7l型航母的设计。1938年8月,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向斯大林提交的舰艇发展计划中,列入了建造两艘航母的研制任务,这个计划后来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被耽搁。二战之后,苏联最高领导层对于是否发展航母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赫鲁晓夫就认为航空母舰是海上的“浮动棺材”,主张发展导弹。此外,对于优先发展航母还是核潜艇也一直存在争议,且一段时间内“潜艇派”占了上风。苏联领导层中,还一直有种观点,认为航母是代表侵略者的工具,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造航母。所以后来决定建造航母了,也不使用航空母舰的名称,而是叫什么“重型载机巡洋舰”。 1958年12月,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做出决策,建造代号为1123型的“反潜航空巡洋舰”,就是苏联第一代航母,其基本特征是直升机母舰,主要任务是反潜。1123型舰共建造两艘,首舰“莫斯科”号的研制周期为9年,1962年12月15日在黑海造船厂0号船台安放定位分段,1967年12月25日签署验收交付海军使用。而其姊妹舰“列宁格勒”号的制造周期仅为4年4个半月。 1969年,苏联第二代航母,代号1143的“基辅”号(代号1143型)开始研制。其特征是搭载垂直/短距起降固定翼攻击机雅克一38。80年代,苏联开始研制配备固定翼水平起降舰机(苏一27K)的第三代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代号1143.5型)和瓦舰(代号1143.6型),同时开始酝酿建造第四代大型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为此,苏联政府拨款对黑海造船厂进行第二次大规模技术改造,包括建成了装配和焊接车间,允许将船体分段重量增大到200吨;装备了2台载重各为350吨的自行平板车,和建成了从新车间到船台的运输车道;0号船台的长度加长了30米;建成了装配重达1700吨总段的水平船台旁平台安装了船台和船台旁平台用的2台起重量各为900吨的龙门吊车,并加装了其它新型吊车,使得整个船台上使用的吊车达到10台;同时,改造大渠舾装码头。为了保障航母出厂驶往黑海,还将大渠和布格一德涅伯一利曼河道竣深到10-5米。这次技术改造,大大增强了黑海造船厂的生产能力。 到1991年底,船厂共加工“乌里扬诺夫斯克”舰钢材29000吨,原子蒸汽发生器已在车间组装。整个技术进度完成量为18%。苏联解体后,拨款中断,施工停止,而此时船台大合拢已近尾声。 1992年初,俄罗斯和乌克兰政府联合决定,为给建造出口船腾出0号船台,将“乌里扬诺夫斯克”舰拆解为废钢。从此,苏联发展了30多年的航母制造工业划上了句号。 姜:建造航空母舰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需要许多部门的配套和漫长的探索和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换个角度说,能否建造航母,也体现了国力的兴衰。 王:完全是这样。我给你讲一个故事。1993年,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海军司令格鲁莫夫在乌克兰总理库奇马的陪同下来到黑海造船厂,研究把“瓦”号航空母舰造完的可能性问题。“瓦”号已建造了67.3%,还剩下32.7%。他们讨论了向俄罗斯移交航母的条件。这条航母,本来是苏联政府拨款建造的,乌克兰方面要求俄方付出全部造价,即以一条完整的军舰出售,而不是俄方认为的未付的30%,才能把舰拿走。厂长马卡罗夫则说不可能再完工了。大家问道:“为了将舰完成,工厂究竟需要什么?”马卡罗夫回答:“苏联、党中央、围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9个国防工业的部。”马卡罗夫说,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但这个强国已不复存在了。所有在场的人终于明白了,在国家解体的情况下,再要将“瓦”号建成是不可能的。1995年,乌克兰总统决定将“瓦”号的命运交给黑海造船厂处置。 姜:从苏联发展航母的过程来看,这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非常之多。 王:航母是现代科技的结晶。苏联建造航母,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技术环节,涉及到冶金、造船、航空、电子、化工、原子能等许多工业部门,涉及到几十个设计局、上千家企业单位,也涉及到极为复杂的进度统筹安排。比如舰载机的研制,它的起飞和降落方式。又如电子武备的研制决定着航母的战术技术性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航母的研制进度。“库兹涅佐夫”号1985年12月4日下水后,按照黑海厂的总装能力,确保1989年底交船不成问题。但海军在1984年底提出,要将舰上的无线电对抗系统“坎塔塔一M”换成“星座一B P”,而此时“星座”系统的设计尚没有完成,原先的电缆安装则已经提交。最后,由于12个系统订货脱期及方案修改,使得2100多台套、110车皮的电子设备不能及时到厂,修改报废电缆400千米,新增电缆1200千米,至少延误工期一年半。苏联人后来r解到,美国航母使用的比较重要的电子配套系统,在一般动力系统建造前的7~8年便已开始拨款研制和生产,从而避免在总装时舰等设备的局面。苏联的经验表明,舰体建造不是主要问题,而电子设备和武器装备系统的研制脱期和不能及时供货,往往是造成工程拖延的主要原因。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数十年不断准备和积累的过程,要造航母,就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要提前许多年做准备。如果整个工程的研制工作没有强有力的技术抓总和统筹协调,就会出现各自为政、多走弯路的情况,浪费大量人力财力,也浪费了时间。 姜:建造航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生产工艺的组织管理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王:确实是这样。工厂在施工中发现,建造人员15%的时间是花在从一个工位移动到另一个工位的路途上。为了减少非生产性的浪费,在上甲板上设置了移动式机修车间、工具和工艺工夹具的贮存仓库,并实施了在舰上事先规定的地点发放材料的办法。为了便于进入内部舱室,在船体侧壁处设置了专用工艺通道,为解决人员上下和运送小型货物,还在船台和舾装码头设置了自动电梯。生产“库兹涅佐夫”号的时候,担任整舰设计的涅瓦设计局也改变了设计工艺,图纸按总段和按专业设绘,图纸明细表都在计算机上分发,这样,可以相当快速准确地按照分类表将机械加工制件投入生产。一条航母由24个总段组成,工厂则把每一个总段都看作完整的制件。总段生产工艺在建造“瓦”号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船台旁平台上总段内进行尾轴架、舵和轴毂的安装,在大范围内实施了封舱前向总段内吊装机械设备、管道和其它工艺单元的工艺路线,大大缩短船台周期,生产管理达到的水平相当高、相当严密有效。 苏联后期,建造航母的技术趋于成熟,但国家的动荡却使航母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最后,苏联的崩溃使得航母建造完全停顿。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插曲:1143.5型舰刚上船台时,舰名命作“里加”号,但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去世后,舰名就改为“勃列日涅夫”号了。而航母是使用“里加”这个舰名下水的。过了一年,苏共中央国防处负责人来厂,要求连夜清除掉舰名。厂长马卡罗夫说,这些字母,高2.5米。焊在舰体上,总长度达到31米。铲除这些字母,需要几个星期,甚至个把月。由于此时拉托维亚已经独立,舰名就不能再以拉托维亚首都来命名,所以改成“第比利斯”号,航母以“第比利斯”号的舰名进行海试。但很快,格鲁吉亚也从苏联分离出去,这艘航母最终又换名为“库兹涅佐夫”号。这种折腾,虽然表现在舰名上,但却是苏联国内政治变化的缩影。 姜:王总你看,苏联发展航母的教训是什么? 王:我觉得还是国家决策层在战略上的判断。建造航空母舰是重大的国家决策,在决策判断中的任何变化,都会给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技术上,要有民主科学的论证与决断,领导的好恶和武断拍板会直接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如由于当年苏联主管国防军工的乌斯金诺夫偏爱垂直起降的“雅克”飞机,阻挠常规固定翼飞机上舰,从而使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原地踏步,打转了十几年。发展航母,本质上是为了保证国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需要。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在看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被拆成废钢后曾这样伤感地说:“这不仅是一艘航母的终结,它更是俄罗斯航母时代的终结,是工厂及全国为之奋斗了近35年伟大事业的终结,能成为伟大强国骄傲与威严的终结。” 姜:王总,你搞了一辈子造船,也目睹了俄罗斯航母制造业的兴衰,你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对建造中国的航母有什么想法? 王:振兴中国的造船事业,创建一支与一个大国地位相适应的海军舰队是我们大家的梦想。前几天,《环球时报》上刊载了一篇文章,1945年,国民政府的海军部长陈绍宽,提出用30年的时间,建造12条航母的计划。在那个时代,这种计划没有实现的可能,却反映出中国人很早就有建造航空母舰的雄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保障海上运输和能源安全,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必然会唤起人们对航母发展的进一步关注。中国几代人的航母情结化为现实,将不会让我们等待很久吧! 本刊特约记者/姜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