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丛林战士都是贫农:茅草为床戴红领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8日 11:13 世界新闻报
尼泊尔丛林战士都是贫农:茅草为床戴红领章
一名尼共(毛主义)战士正在用刚收集来的茅草搭帐篷

  本报特约撰稿人 毅 仁

  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去年与政府签署了和平协议,宣告长达10年的内战结束,尼共(毛主义)指挥的武装部队再不用打游击战。而今,这些原本就是农民的战士,大部分要回家务农了。

  在尼泊尔的时候,我兜里总揣着一张人民币,一张印有毛泽东头像的人民币。每当见到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的党员和战士,我都要拿出来让他们看。他们毫无例外都能认出,并连声说:“毛,中国的毛。”去年11月,尼泊尔和平协议刚刚签订,我来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参观了尼共(毛主义)武装力量在奇特旺的一个营地。

  奇特旺有尼泊尔著名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驾车在密林间的公路上前行,沿途可以看到大量的标志牌,提醒人们爱护丛林,保护动物。这些丛林是当年尼共(毛主义)游击队与政府军交战的战场。如今尽管已是和平时期,尼泊尔政府仍在此部署重兵,丛林中可以看到政府军的营地,荷枪实弹的哨兵警惕地注视着过往的车辆。

  军营拒绝记者采访

  偶遇女兵寻找机遇

  到达奇特旺城后,尼泊尔朋友告诉我,他们已进入军营,正在观看士兵操练。我急忙催促司机加速前进。在路上又颠簸了很久,终于抵达一个离军营最近的小村庄。下车后,可见几个身穿迷彩服的战士。“尼共(毛主义)武装人员!”他们红色的领章更确定了我的判断。

  这些传说中的“草莽英雄”与我想象中相距甚远。他们与其说是士兵,不如说是农民,穿着军装的农民。村里的孩子们在他们身边跑来跑去。这时,那位尼泊尔朋友很遗憾地说:“对不起,我刚才和军营的指挥官联系过,他们不再允许记者进入军营采访了。”

  我听了心里一凉,真不甘心!既然来了,总要看看他们的营房是什么样子啊!我决定还是往前闯闯。进山是一条土路,我边走边想应付被盘查的方法。几个山村的小孩好奇地跟着我一起往山里走,有时,还有返营的女兵从我身边走过。尼共(毛主义)主张男女平等,给妇女受教育的权利,因而颇受广大尼泊尔农村妇女的支持,参加解放军的女性大有人在。

  初见到这些女兵,心里还有些打鼓,怕被她们当作“敌特分子”当场拿下。但是,看到她们纯真的笑脸,我突发奇想:跟着她们走,或许能够进入军营呢。于是,我紧走几步上去攀谈。女兵中有一个叫西玛的姑娘,戴着眼镜,今年22岁,已经上山3年了。当兵前,她上过12年学,也算是小知识分子了。不过,在游击队里,像她这样的人并不多。

  帐篷内只铺一层茅草 小战士把我当成“同志”

  路上碰到的战士越来越多。有人在路边的压水机旁洗澡,刚洗过的迷彩服挂在灌木枝上,鲜红的领章格外显眼。也有人身着便装向外走。西玛说,和平协议签署后,山区的游击队和城里的政府军休战,身穿便装的尼共(毛主义)战士也可以比较自由地去城里看看。战士们除了军装外,都另外准备了一套便装。

  穿过一条河道,来到一个陡峭的斜坡前,几个小孩熟悉地形,一溜小跑就上去了。我有些吃力地跟着西玛和她的同伴爬上陡坡。眼前,就是他们的营地了。军营修筑在丛林之中,搭建临时营房的工程还没有完,营地里一片繁忙。几乎所有的材料都是在丛林中就地取材:砍树搭建帐篷的骨架,新鲜油绿的茅草扎在帐篷骨架上,只有绿色的防雨塑料布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

  帐篷里面光线很暗,地面上只铺着一层茅草。这就是尼共(毛主义)战士们栖身的地方。战士们绝大多数都是穷苦农民出身,由于长期从事游击战,几乎没有什么个人财产,就连尼共(毛主义)中央领导人,也只有随身几件衣服和必要的一点生活用品,生活非常朴素。

  营地里的战士们都十分淳朴,对我没有一点敌意,经常有人友善地和我打招呼。在一个帐篷前,我热情地和一个满脸稚气的小战士打招呼:“你好,同志。”他立刻站直身体,右手握拳,作宣誓状。这是他们同志间敬礼的方式。显然,他把我也当成了自己的同志。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