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新浪首页 > 新浪军事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认识差距缩小 日本喜忧参半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2月31日 21:17 环球时报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认识差距缩小日本喜忧参半

    12月26日,中日共同研究历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将讨论共同研究的宗旨、工作程序,确定今后将要共同研究的专题。 中新社发 李静 摄

  “历史”是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两个字眼。双边关系围绕这个问题而起起落落,刚刚才结束建交来最低谷的“冰冻5年”。作为安倍“破冰之旅”与中方领导人达成共识中最早付诸实施的一项,“中日两国共同历史研究”成为两国媒体高度聚焦的热点。

  为期两天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第一次会议27日在北京落幕。会议未就普遍关心的“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等核心问题展开讨论。日本媒体的报道,或积极或消极,
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对共同研究的前景并不乐观。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8日指出,两国学者在学术研究问题上可能存在一些不同认识,但不论学者还是政府,研究历史必须依据客观事实,要对历史、对未来和对人民负责。他也希望双方学者承诺的“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能贯穿在两国学者的共同研究之中。

  28日的《朝日新闻》撰文称,此次会议没有涉及实质内容,但双方在缩小历史认识差距的目标上达成一致,围绕“日中战争”的解释将是今后研究的焦点。报道称,日中双方一致认为,历史问题不应成为政治的重担而妨碍两国的合作。文章坦承,围绕南京大屠杀和从军慰安妇等问题,中日两国的历史认识存在“巨大差距”。不过,“确实致力于日中关系改善的中国”已防范共同历史研究中意见激烈对立给两国关系造成的恶劣影响。为证明这一点,《朝日新闻》还引述了《中国青年报》26日一篇要求媒体和民众保持冷静的文章:《怒骂日本史学界不是理性态度》。

  《读卖新闻》则认为,初次会议“整体气氛非常认真、直率和友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每日新闻》从积极角度评价此次会议说,“终于踏出促进相互理解的一步”。但文章同时也表示出担心,“将研究重点置于战后60年的日本与将二战的侵略历史作为中心的中国之间存在差异,(共同历史研究)能否成为改善关系、面向未来的开端,还很难说”。

  《产经新闻》则完全从消极立场出发,28日以《达成妥协太困难》为题,拿出惯用攻击手法指出,“只要中方代表坚持共产党‘事实归事实,解释是解释’的历史观,日中就难以达成妥协”。文章称,“中方在近现代史中设置重点,可以预想,围绕‘靖国神社’、‘战争责任’等问题双方将产生对立”,“最大的对立点就是南京大屠杀”。

  28日,当记者问安倍是否可能“偷偷地参拜靖国神社”时,安倍面露不快,认为“偷偷地”说法“很失礼”,并不愿正面回答明年1月是否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共同社称,在是否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上,安倍将继续采取不明确表态的“暧昧战略”。

  (来源:《环球时报》 2006-12-29 第2版 ,记者:龚常)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