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新浪首页 > 新浪军事 > 综合新闻 > 正文

耕耘在南楼的医疗之星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 06:14 解放军报
耕耘在南楼的医疗之星


耕耘在南楼的医疗之星

  

耕耘在南楼的医疗之星
耕耘在南楼的医疗之星
11月底,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模范医疗保健集体”荣誉称号。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组建于1962年,40多年来,该部医务工作者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热忱的服务态度,忠实履行职责,受到中央领导、军委首长和广大患者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这些殊荣的获得,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医务人员的心血、汗水和智慧。这里,我们特
意编发一组在医疗科研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的先进事迹,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孜孜不倦的创新激情,对于鼓舞全军官兵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无疑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编者

  王孟薇:

  追求临床效果的消化专家

  专家小传:原南楼消化科主任,现为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成员,博士生导师。建立了异常凝血酶原及多种同功酶等检测方法,并从事临床应用研究,多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视党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在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工作20多年的王孟薇,深深感到这是一份多么沉甸甸的责任和无私的付出。

  总医院消化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筹建实验室,王孟薇是最早开展人工肝辅助装置及肝病用氨基酸研究的,她制定的肝病用三种氨基酸的配方,只做了相应调整被一直沿用到现在,其

知识产权价值不可小视。1983年,在她进入总医院南楼工作不久,南楼就开始了专业科室改革,王孟薇凭着扎实的功底和过硬的医术担当了消化科科室主任。1986年,在南加州大学消化科肝病中心学习期间,她亲眼目睹了国外实验条件的优越。而当被问及愿不愿意继续留下来时,这位“踩在中国人土地上心里塌实”的中国博士后选择了回总院。

  王孟薇常说“做一个医生首先是责任心,也就是医生的良心,其次就是要有精湛的业务技术。否则,早晚会出事。因为面对的都是生命。”她先后获得军队“八五”、“九五”、“十五”的重点课题基金,系统结合临床病例,致力于胃癌的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大大提高了前期胃癌的检除率。她在消化科从事胃癌及胃癌癌前病变已十余年,仅完整的胃癌病理和实验室资料就积累了三百多例。她从分子水平(DNA)、蛋白水平、组织水平结合临床做了多层次的研究。虽然她在分子水平上已经达到很前沿的研究水准,却一直没有报奖。在她看来,真正的研究,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

  顾倬云:

  军中外科“一把刀”

  专家小传: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主任医师、教授、专业技术一级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在其实施的数千例手术中,创下100%无切口感染、短期无并发症、长期无不良反应等多项奇迹,获中央保健委员会突出贡献奖、全军保健突出贡献奖。

  手术台和战场,在常人眼里均是一个“让女人走开”的领域,而顾倬云在外科领域辛勤耕耘50年所写下的传奇与辉煌却彻底颠覆了这一偏见……

  1956年,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的顾倬云被分配到刚刚建立不久的解放军总医院。面临选科时,顾倬云毫不犹豫地在志愿表上填写了“外科”。“当时我心想,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也一定能做,关键是看怎么做。我是一名军人,打仗的时候,有战友负伤,首先需要的是外科医生,就这样我选择了做一名外科医生。”1986年,解放军总医院成立了“南楼临床部”,顾倬云成为了第一任外科主任。

  南楼临床部的患者往往年届高龄、病情复杂,手术风险极大,医疗工作和医务人员经常面临巨大挑战。对此,顾倬云态度坚决:“该承担的风险一定要承担!”

  曾经有一位76岁的老首长患了脾脏进行性增大,已占据整个腹腔,由于巨脾压迫,行动困难,肚子挺得比孕妇还大,体重不到35公斤。当时,有人劝顾倬云:“这个手术风险太大,万一失败,岂不毁了您的英名?”顾倬云一听就急了:“什么英名?在我这儿患者的健康最重要!”就这样顾倬云毅然地走上了手术台。手术进行了整整3个小时,在人们焦急的等待中,顾倬云走出了手术室,对大家笑吟吟地说:“非常顺利,大家回家吃饭,安心休息吧!”

  这只是顾倬云上千例手术中的普通一例。见过顾倬云做手术的医务人员都说,别看顾主任是名纤巧的女同志,可一站上手术台,简直就是一位指挥若定的大将军,所有的人都观望着她的一举一动,你完全能够体会到她的坚毅果敢和睿智沉着,一场手术犹如制作一件匠心独具的工艺品。

  从医56年来,顾倬云做过的手术不计其数,完成了胆结石成因、胰腺炎发病机制以及外科代谢、外科营养等课题的研究;撰写了百科全书结肠疾病条目;在国内最先报道柏恰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编写论著近20部,发表论文120余篇;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培养研究生10余名。

  李小鹰:

  攻克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尖兵”

  专家小传: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老年心血管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龄老年的心血管病危重症方面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及全军基层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2001年受聘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

  快人快语,笑容可掬的眼神中透着睿智,案台上覆盖着一沓厚厚的病历,触手可及的是密密麻麻的会诊记录、研究生论文立项审批报告表……与李小鹰主任的谈话几次被来访者和电话所打断,很难想像一个近60岁的老人每天的工作竟是这样的超负荷。

  一位急性心梗合并重症心衰、室颤、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上厕所时突然倒地,呼吸心跳骤停,来不及开呼吸机,及时赶到的李小鹰主任,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病人刺鼻的分泌物一下子喷了她一脸,她顾不得擦一下,直到病人恢复呼吸,脱离生命危险。

  “做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治病救人,更要瞄准科技前沿,不断拓宽研究领域。”这是李小鹰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

  李小鹰在国内第一个从理论上提出了“机械通气在急性心衰救治中的应用”,使医务人员在实际救治中有了理论依据;确立了运用“凯时”治疗原理,治疗外周血管病;在国内第一个提出了《慢性型功能衰竭靶向性治疗基础方面研究》并取得国家专利;在国内她率先提出了男性老年疾病与雄激素密切相关的观点,进行了《雄激素与男性老年性疾病临床性基础研究》,对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等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开展的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的方法,在世界上开创了为96岁高龄病人放支架的成功先例。

  李小鹰主任还担任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家评委,3个杂志副主编,12个杂志编委,先后出版了六本专著,被医学界同行誉为驰骋在老年病领域的“尖兵”。

  张子其:

  执著探寻“镜中”奥秘的人

  专家小传: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内镜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1994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被中央保健委员会聘为保健会诊专家,多次被评为“保健工作先进个人”,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手握一支操作柄,淡定的神态、专注的目光,这是张子其每天站立在内镜操作机旁,为无数患者做诊断的一个定格镜头。

  一个人能看到的“世界”有多大?在人们享受着大千世界的美好恩赐时,张子其却每天都在用一只细长的消化内镜,缜密细致地探查注视着患者生命的消化道器官。在这个镜头中,他探寻出了常人无法感知的精彩。

  他是一位深受患者喜爱的专家。内镜检查本是一项比较痛苦的检查,而张子其却用几十年的心血独创了与众不同的检查手法,病人感受不到多少不适。

  张子其常说:“我喜欢在‘镜中’工作,更喜欢患者治愈后会心的笑容,因为那是人类最美丽的表情!”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张子其就以60岁以上和体弱多病的老年人为对象,开展消化道内镜检诊工作。由于多数老年人同时患有其它脏器疾病,来检查时经常是坐轮椅推来或是用平车送来,这大大增加了内镜检查的危险性。面对困难,张子其翻资料、查数据,刻苦研究,大胆探求,通过改进检查方法及技术,使早期胃癌及大肠癌的检出率、手术切除率、五年生存率达到并且超过国际水平。一位71岁,上腹隐痛40余年,从胃底至胃体长满了绿豆大小的几百粒粘模再生性息肉的老人,经过张子其近3年,数次不间断的息肉高频电凝灼除治疗后,老人所有的息肉都消失了,而且胃粘膜也恢复光滑平整。

  1999年,张子其的“5244例老年人直接胃镜结肠镜临床普查及随访的临床价值”获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2002年,他在国内首先开展胶囊内镜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填补了小肠缺乏可视性检查的空白,多次在全国或全军学术会议上介绍经验,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经内镜下治疗的33例早期胃癌和18例大肠癌,获得与手术切除相同的疗效,最长已存活16年,免除了开刀的痛苦;内镜下切除大肠息肉一万余颗,极大地减少了结肠癌的发病;为院内外培养了消化内镜医师数十名,使他们掌握了胃肠镜或逆行胰胆管造影等检查治疗技术,主编或参编8部专著;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此外,张子其还担任了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消化学组组员、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常务编委、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微创医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俞森洋:

  老年呼吸衰竭的克星

  专家小传: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呼吸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获第七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二等奖。

  23年来,他始终战斗在医疗保健事业的第一线,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老年保健事业。

  和俞森洋同期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的同学,现今有的名气比他大、有的收入比他高,但他始终甘于清贫、安心奉献。1990年组织上派他去意大利罗马杰迈里大学医院研修,俞森洋刻苦钻研,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面对丰厚的待遇和导师的深情挽留,他毫不犹豫地带着一大堆资料按期回国。

  回国后的俞森洋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医疗保健工作中,他根据服务对象年龄大、病情复杂、卧床多等特点,潜心研究老年保健工作,倡导提出了以“防差错、防摔跤、防猝死、防误吸、防纠纷”为主要内容的“五防”措施,使医疗服务工作更加周到,受到患者的高度评价,先后3次受到中央保健委员会的表彰。

  俞森洋对技术精益求精,敢于面对复杂疑难问题,尤其是在老年呼吸衰竭的抢救、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等方面注意不断总结经验,勇于创新。“九五”期间他组织完成了“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相关基础课题研究”,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衰老机理与老年疾病的基础研究”分课题的研究任务和多项研究课题。

  在俞森洋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努力,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呼吸科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老年肺炎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抢救成功率达国际先进水平,长期机械通气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在机械通气技术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使老年呼吸衰竭合并多脏器衰竭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形成了专科特色和技术优势,得到了国内和全军医学界的赞誉。

  董宝玮:

  为肝癌患者开拓希望之路

  专家小传:解放军总医院原超声科主任,在我国首先开展了“介入性超声临床应用研究”,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临床介入性超声学》,“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肝癌”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开展的超声引导下肝癌的介入性治疗,为大量不能手术的肝癌病人开拓了治疗的新途径,临床疗效突出,居国际领先水平。

  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居世界之最。长期以来,肝癌就是死亡的代号,人们谈之色变。如今,出现了一种微波治疗肝癌的新方法,使全世界的肝癌患者从绝望中看到了一条光明之路。

  肝癌的传统治疗,临床早期一般采取手术切除,晚期只能采取保守的放疗和化疗的方法。临床经验表明,肝癌患者往往存在心理打击很重的现象,患者从得知病情开始,精神防线就彻底崩溃,从发现肿瘤到死亡也就3至6个月的时间。

  我国85%的肝癌病人都合并有肝硬化,使得患者肝功能严重受到影响,对人体的损害很大。这就要求治疗肝癌不仅要把肝肿瘤消灭掉,而且对机体不能损伤太大。

  “能不能有一种办法,不用开刀,就把肝癌治好?”为此,董宝玮经历了13年漫长的探索。起初,他尝试打酒精、打醋酸、打沸腾蒸馏水,甚至用过比较好的内辐射核素等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对比较小、包裹得好的肿瘤,确实有一定作用,但存在灭活的范围不够大、可调控性不够强等弱点,通过反复摸索,董宝玮大胆开创了用微波技术来治疗肝癌的先河。

  当今在生物组织加热方面效果比较突出的是微波,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它能引起组织里面极性分子和离子的震荡,震荡摩擦使组织升温。如果把微波场覆盖到肿瘤上,能控制好温度,这时肿瘤细胞就好像从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那样活不过来了,而对外围其它组织损伤很小、没有毒性。经过不断完善,董宝玮在国际上第一个得到了肝癌微波治疗的模拟温度场。这个模型可以指导临床治疗病人,能准确地将5厘米的肿块凝固掉,打破了不开刀也能实现肿瘤完全坏死的

神话。目前已治疗原发肝癌500多例、转移肝癌200多例,通过随访,5年生存率达到55%,实现了不开刀也能治肝癌的梦想。

  “肿瘤不是绝症,只要抓住时机,及时调整生理和免疫,把肿瘤灭除掉,肝癌将会和常见病一样完全可以治好。”董宝玮教授和缓的话语中遵循着极强的逻辑性,温和善良的眼神透露出一种责任、自信和坚定。

  (本文由解放军总医院丁殿春、王继荣、苏文慧、刘泉、王红月、张向东、黄余红采写供稿;本文图片由孔令占摄影、石巍电脑合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