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阳登上赴利比里亚的班机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 08:56 中国青年报 | |
2004年11月,梁阳登上了赴利比里亚的班机。此时,他的心情有点复杂。“作为中国的军人,能走出去肯定觉得自豪。但是,当时对非洲的情况很不了解,对未来的任务也觉得很迷茫。” “白天赤道附近阳光那么强,在森林里开车还要把远光灯打开,否则就什么也看不见。” 梁阳担任的职务是纽约总部驻利比里亚特派团(简称联利团)核查办公室副处长、核查官和联络官。核查办公室由24名文职和1名军职人员组成,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北约部队标准,对所属49个国家组成的维和部队的人员、装备、训练、战备勤务等进行核查。联合国将根据核查办公室提交的核查报告为各国支付费用,核查合格的出兵国,按月给予报销补偿,对核查未达标的将相应削减报销金额。 作为核查办公室中唯一的军职人员,梁阳在利比里亚的各个维和部队享受到了贵宾般的待遇。虽然有核查办副处长的身份,但是,“你必须是内行,对武器和装备要非常了解,这样对方才会从心里服你。” 有一次,梁阳去巴基斯坦军队检查,正好赶上他们的一辆坦克出了小毛病。巴基斯坦的队员鼓捣了半天也没修好。而学舰船工程出身的梁阳钻进坦克,几下就把问题解决了,在场的巴方官兵无不啧啧称赞。“后来他们看到我,总是一脸的佩服。有其他国家的军人在场,他们也会指着我说,‘他可是专家’!”听到这样的称赞,梁阳觉得很舒服。在外军看来,他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中国军人。 对于军事观察员来说,表面的风光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艰苦的工作和随时可能袭来的危险。 一次,梁阳坐直升机去塞内加尔维和部队。塞内加尔部队驻扎在茂盛的原始森林里,直升机只能降落在森林外面的一个叫哈伯的小城。梁阳必须只身开车进入森林深处。“我当时真体会到什么叫原始森林了,叶子一层叠一层的把光全遮住了。白天赤道附近阳光那么强,在森林里开车还要把远光灯打开,否则就什么也看不见。” 而梁阳更没想到的是,营区里没有饮用水。幸好,他在车上放了一瓶矿泉水。靠着这瓶水,他活了整整7天。后来的一周里,他开车跑了10个连队,身上的衣服结满了出汗后结晶的盐,“硬邦邦的,像盔甲一样。”这次经历,给梁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也让他见识了外军超强的野外生存能力。 作为联合国军事观察员,梁阳免不了要和当地的叛军谈判。和那些手持先进武器的叛军谈判,手无寸铁的军事观察员无异于深入虎穴。“你既不代表一个国家更不代表某国政府。你必须在生命都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去和对方谈判。所以,你一定要掌握对方的心态。而且,在用语上要特别谨慎,一个单词都可能冒犯到对方。” 有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空降部队和空中机动运输能力,但他们的大部分军官都经过了空降训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联合国军事观察员,梁阳在执行维和任务的一年多时间里走访了欧洲、非洲、北美洲及拉丁美洲的20多个国家。和外军的大量交往,让梁阳接触到了很多新鲜的理念和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