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新浪首页 > 新浪军事 > 我军新闻 > 正文

外军赞叹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士兵素质优秀(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 10:12 中国青年报
外军赞叹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士兵素质优秀(图)

与瑞士快速反应营的士兵合影(中为李福明)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外军赞叹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士兵素质优秀(图)

在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营区合影

  本报讯(记者 潘婷) 坐在记者面前的李福明一看就是一位典型的军人,声音洪亮,哪怕是起身握手这样的小动作都显得很干练。李福明现任总后勤部某部参谋长。两年前,作为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的分队长,他带领一支240人的队伍走出国门,顺利完成了为期8个月的联合国维和运输保障任务。回忆起那段被压力和挑战包围的岁月,他的语气里仍然流露出抑制不住的兴奋。

   队员们碰到更多的情况是当地老百姓把他们的车围起来,找他们要吃的东西。

  2004年11月,李福明和他的战友登上了远赴利比里亚的航班。作为一队之长,李福明清楚,自己踏上的并不是一次轻松的旅程。非洲陌生的社会自然环境,疟疾和

艾滋病的威胁,随时可能出现的武装分子袭击,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经过将近30个小时的空中生活,李福明和他的战友们到达了位于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的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分队驻地。驻地的前身是一个废弃的发电厂。与营区一墙之隔就是联合国驻利比里亚代表团(以下简称联利团)的大本营。而向外走不到100米,就是浩瀚的大西洋。

  初到这个遥远的非洲国度,它的状况是年轻的维和队员们没有经历过的。经过了十几年的战乱,利比里亚的社会秩序被严重破坏,很多老百姓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战乱带来了贫穷,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在那段时间里,李福明和他的部队碰到过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一次他们从孟加拉的维和部队前经过,看到当地老百姓从孟加拉的战士手里把枪抢走。但是,队员们碰到更多的情况是当地老百姓把他们的车围起来,找他们要吃的东西。

  在利比里亚,全国只有不到500公里的柏油马路。而且,这些柏油马路全部是坑洼不平的“弹坑路”。

   对维和运输分队的队员来讲,最让他们头痛的是当地极其恶劣的路况。

  在利比里亚,全国只有不到500公里的柏油马路。而且,这些柏油马路全都是坑洼不平的“弹坑路”。剩下的,就只有人们用脚踩出来的土路。

  李福明执行任务的那段时间正赶上利比里亚一年一度的雨季,连续半年的时间暴雨不断。雨水一冲,土路就变成了泥堆,车子开不了多远就会陷下去。“我们带出去全新的北方奔驰,在当地跑上几天就不行了。因为颠簸得太厉害,车上的零件很容易出毛病,几乎时时刻刻要检修。而且遇到那种大坑,车经常会被颠出裂缝,耗损特别大。”说起利比里亚的路况,李福明到现在还是直摇头。

  运输分队的所有任务都是直接由联利团下达的。“因为离得很近,联络员会把联利团的一些任务表和文件直接给我们送过来。很多时候,我们也会通过互联网联系。”

  每天,分队都有近50辆车要出去执行任务,而且是分散在七八个不同的方向。和工兵、医疗分队相比,他们遇到危险的可能性增大了很多。而且,如果队员们当天晚上不能返回营区,就只能自己在外面搭帐篷露宿。这样,他们被蚊虫叮咬而患上疟疾和其他传染病的几率就增加了很多。

  在利比里亚的那段日子里,李福明的精神一直都高度紧张。“一天放出去几十辆车,一百多号人,他们在路上遇到了什么情况,随时随地都要向我报告。出现了各种突发情况,我都要负责去协调和处理。”作为一队之长的他,每天清晨6点第一趟车出去的时候肯定会送到门口,而夜里两点最后一班车回来后他才能安心睡下。240多个日日夜夜,天天如此。

  “外军的军官住在和我们一样的房子里,但是战士全部住在帐篷里。”

  对于维和运输分队的队员们来说,在这次维和任务中不仅可以锻炼自身的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被放在了一个国际军事大舞台上。这样的舞台给了队员们展示自身形象、了解他国军队的难得的机会。

  作为运输部队,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几乎要和所有的部队打交道。

  开始和外军接触的时候,队里从上到下都很紧张。李福明记得,“联利团的司令第一次到营区来的时候,我不知道现场应该说什么,准备了整整两页纸的发言稿。”而与我们相比,外军就显得比较随便,“他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根本不会提前准备什么材料。”

  不过,在当地,中国军人的作风绝对是有口皆碑的。李福明用了“羡慕”这个词来形容外军士兵对我们的感觉。

  “在我们的军队里,官兵是平等的。”李福明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外军的军官住在和我们一样的房子里,但是战士全部住在帐篷里。你可以想象,在非洲那种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下,住帐篷是非常难过的。而我们,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住在那种活动木板房里,相对来说是很舒适的。”

  另外,中国军人整齐划一的作风也给外军的官兵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的宿舍都是开放的。外军来我们这里参观的时候,看到我们的被子叠得四四方方,水壶也挂得很整齐,营院布置得非常正规。”李福明觉得,这些绝不是简单的细节,“从这些小事里能看出我们的军人是训练有素的,我们的军队管理是非常正规的。”

  除了工作上的交往,队员们和其他国家的士兵在生活上也有很多交流。“我们在营区里组织卡拉OK比赛,会邀请他们来参加。赶上某个国家的国庆日,他们也会邀请我们过去参加联欢晚会。”

  通过交流和相互了解,大家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我们出去执行任务要在外面过夜,有时可以不带帐篷,外国的维和部队都很友好,他们会帮我们准备生活用品。”

  李福明告诉记者,他的队员们现在英语讲得都很不错。“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3个专业翻译特别抢手,大家都争着找他们帮忙。3个月以后,他们就闲下来了。队员们已经能和其他国家的战士做基本的交流了。”

  带枪进军营无疑是一种示威和不信任,这样的行为让在场的中方队员心里都有点不舒服。

  和如此多的外军官兵打交道,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遇到矛盾,仅仅靠友善是不够的,更需要斗争的智慧。李福明和联利团中的一位外国少校就是“不打不相识”。

  有一次,这位外国少校到营区来和李福明谈工作。李福明走进会议室的时候看到他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腿上还别了一把手枪。带枪进军营无疑是一种示威和不信任,这样的行为让在场的中方队员心里都有点不舒服。面对这个趾高气扬的外国军官,李福明也没客气,“少校先生”,李福明的口气柔中带刚,“您现在是在中国的军营,您的安全应该由我们来负责保障。我想,以我们的能力,您对自己的安全不需要有任何的担心。下次到我们这里来的时候,请您不要随身带枪。”果然,下次这位外国少校来的时候就没再带枪。

  后来,随着联系和交往的增多,这位外国少校和李福明成了很好的朋友。

  在利比里亚,我们第一次在刚刚打完仗的那种环境中开车,而在国内搞演习和训练都只能假设那样的环境。

  在利比里亚维和的那段日子,李福明没少吃苦头。仅仅8个月的时间,他整整轻了12公斤。2005年7月21日,从降落在首都机场的飞机舷梯上走下来的他,变得又黑又瘦。8个月的操劳,让这个硬汉子身心疲惫,但不得不承认,正是这段经历,给了他全新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

  回国后,李福明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一些惯性思维和做法。“我们国家这些年一直处于和平时期,几十年都没有打过仗。”这一点他深有感触,“从我们运输部队来讲,真打起仗来不可能让你在平平整整的马路上开车。在利比里亚,我们第一次在刚刚打完仗的那种环境中开车,而在国内搞演习和训练都只能假设那样的环境。”在利比里亚,后勤保障、应急方案都是按照实战的要求来部署的。这种锻炼让队员们受益匪浅。战士们开阔了眼界,锻炼了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用李福明的话说,“小伙子们现在有那么点‘处变不惊’了。”

  从武器装备的角度来讲,李福明觉得我们没有理由盲目乐观。“我接触过英格兰的快速反应部队,他们的装备非常先进,虽然我们带去的装备也是国内最先进的,但我感觉在这方面和他们还是有差距的。”

  除了技能和装备,对李福明影响最大的是他接触到了一些全新的部队管理理念。比如,在我国,管理士兵的工作是由军官来承担的。而在很多外国军队,是军士长负责带兵和管理部队的,而军官只管作战和指挥。“这样,军官就可以把精力集中起来研究指挥和作战。”

  “总的来说,我们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刚刚起步。相比之下,很多国家参加联合国维和任务的时间要比我们早,派出的人数也比我们多。比如,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在利比里亚就有将近三千人。”在李福明这位走出国门的中国军人看来,“我们应该尽量多参加联合国的维和任务,让更多的战士能走出去,这对我们了解外军、开阔眼界和锻炼部队非常有意义。”(本专题摄影温向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