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海军将改进升级海象级潜艇声呐系统(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1月26日 12:14 中国国防报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据欧洲《航宇防务》网站近日报道,荷兰国防部正在努力为荷海军“海象”级潜艇的声呐系统进行改进升级做准备工作。声呐系统是潜艇“顺风耳”。“海象”主要改进内容是换上新的“顺风耳”,即更换中距离声呐,每艘潜艇为此需要改配一套新式频谱系统、一套截击声呐和一套水雷回避声呐。预计开始换“顺风耳”的时间为2008年4月1日,全部换完“海象”级“顺风耳”的时间要用3年。
“海象”级潜艇在20世纪90年代才陆续服役,但90年代末就开始第一轮改进,换装了新的电池组,改进了作战指挥系统和部分声呐系统,整合了美制“鱼叉”反舰导弹系统,换用了非穿透性光电潜望镜等,继续保持了先进性。即将开始的新一轮改进说明荷兰国防部对它仍寄予很大期望,也说明荷兰人“再现荷兰潜艇辉煌时代”的努力没有放弃。 荷兰制造潜艇历史悠久。1620年,世界上第一艘羊皮潜水船潜到3米深的水下。它是现代潜艇的雏形。它的研制者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布雷因此被后人尊称为“潜艇之父”。20世纪初世界最有名的战斗潜艇都是由荷兰设计建造的。但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世界上出现了新的潜艇建造强国,荷兰潜艇的发展不断遭到严竣挑战,国际市场情势由晴转阴。 二战后,荷兰先后研发出了“海豚”级、“抹香鲸”级和“旗鱼”级常规潜艇。1979年12月开工建造的“海象”级潜艇却开始了荷兰潜艇发展的下坡路。“海象”出世非常不顺,建造壳体专用的新型高强度钢材未能按期交货延误了工程,多次更改设计使建造周期更为延长,承建商威尔顿船坞公司因经营不善倒闭而干扰了工程进展,刚下水的“海象”又在1986年8月遭遇火灾不得不重上船台。1992年,当第二艘同级艇服役两年后,“海象”号才正式服役。“海象”级共造4艘,另3艘分别被命名为“海狮”、“海豚”和“海猪”号。 “海象”级改自“旗鱼”级,其主要任务是利用鱼雷和导弹攻击敌方潜艇和水面舰艇,也能执行其他特种作战任务。它采用水滴形艇体设计,自动化程度高,降噪措施先进。它水下排水量1600吨,水下航速20节,潜深400米,艇员50人。其设计最大亮点是艉控制翼改成了X形,这不仅有别于“旗鱼”,也与欧美其他国家潜艇用的十字形艉翼不同。这种设计不但提高了操纵性能,而且使得潜艇在坐底、靠泊时不易被撞坏。 “海象”装置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也可发射“鱼叉”反舰导弹,携鱼雷共20枚。艇上配备先进的作战数据自动处理系统、综合火控系统、搜索雷达与雷达告警系统和多种声呐系统。艇上计算机中心实现了全面集中自控。“海象”级潜艇主要是针对本国海军的使用要求设计的,致使外贸成效为零,后采用模块化推出出口型“海鳝”,也未见希望。一位西班牙专家评价荷兰潜艇说:荷兰潜艇性能不错,但它复杂的结构及制造工艺方面的难度使人望而却步。这话儿可能有些道理,因为它意味着增加了操控和维护保养的难度,也就增加了使用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