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 05:40 解放军报
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

本报记者 丁海明 欧灿 张天南

  

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

  88岁的老红军战士张文对记者说:“别看长征时那么困难,但我在精神上非常饱满、乐观!”本报记者乔天富摄

  

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

  10月16日上午,驻京某部官兵参观《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本报记者乔天富摄

  历年来规模最大的全景再现红军长征历史的大型主题展览《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今天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开幕。

  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宣部和总政治部的直接组织下,经过众多党史专家的论证修改,这一展览展现了惊天动地、气吞山河的历史画卷,揭示了穿越时空、震古烁今的长征精神,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

  走进展览,走近长征。珍贵的文物,翔实的史料,感人的故事……我们感受到一次惊心动魄的精神之旅,我们获得的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的现实力量。

  会议桌上的长征

  ——决定红军命运的思想碰撞

  红军将士的大型群雕,长征大事串起的浮雕走廊,牵引着观众对于长征的历史追寻。最能牵动人们历史沉思的,是面对那一张张决定红军命运的会议桌。长征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转移,每一步进退,每一次决策,都是思想路线的激烈碰撞。

  在按照原址旧貌复制的遵义会议会址,一张会议桌见证了长征中最为重要的思想斗争。众所周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历史时刻产生了多么重要的作用。简陋的会议室里,破旧的会议桌上,选择着前进的路线,争论着影响红军命运的决定。

  这是遵义会议前的两份重要史料,一份是蒋介石要求全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手令:“党国命运在此一役”。一份是中革军委急电:“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失败者”。这是1934年11月的两份电报,由此引发了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命运决战。血战湘江之后,中央红军虽然突破了湘江,但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经过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和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红军究竟应该往哪里去?

  “人们在胜利时认识了毛泽东,在失败时进一步认识了毛泽东。”讲解员介绍说,血的教训激起红军将士对左倾教条主义的愤恨,强烈要求改换领导,端正军事路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连续召开了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会议——

  画照《通道会议》上,毛泽东拍案而起,向左倾路线和洋顾问发出了第一声“不”。黎平会议通过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中,毛泽东转兵贵州的主张得到了肯定。一个月后,遵义会议召开。展览中那个从遵义运来的挂钟原件,记录了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历史时刻,在那张16把椅子围绕着的椭圆形会议桌上,通过了增补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最高军事指挥权的决定。此后的“鸡鸣三省”会议、苟坝会议,从照片上已经看不出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年轻政党走向独立自主的历史足迹。

  挂钟,还停留在那个历史时刻,似乎在为观众讲述着那个伟大转折中的历史细节。穿过会议旧址景观,可以感觉到冷暖色调出现了鲜明的反差,这也是对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深刻寓意?

  会议桌上的长征,还在继续。此后,中央结合当时的斗争实际,又连续召开了两河口会议、芦花会议、沙窝会议、巴西会议、俄界会议、吴起镇会议……追寻这一个个会议,记者不禁在想,如果在地图上把这些会议连接成线,就正好是一幅曲折的长征路线图,正好是一条不断延伸的实事求是路线的思想轨迹。

  作战地图里的长征

  ——军事指挥艺术的百科全书

  如果说会议桌上的长征充满思想交锋,那么作战地图里的长征,则传来枪炮声声。长征是一次长途行军,更是数不胜数的战役战斗中的艰难前行。从挫折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胜利,红军各级指挥员用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把长征写成了一部中国革命战争指挥艺术的百科全书。

  在一幅幅沉默的作战地图中间,多维动画《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演示的四渡赤水之战,吸引着众多观众。炮火纷飞的赤水河上,红军将士巧妙地迂回穿插,把斗智斗勇的战局渲染得淋漓尽致。

  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只剩下3万余人,而此时蒋介石在赤水流域布下40万重兵,双方兵力悬殊创下长征以来之最。从装备上看,红军自长征出发以来一直打的是消耗战,不仅缺乏弹药补给,而且元气大伤。

  但是,战争不仅是敌对双方军事实力的比拼,更是两军最高统帅智慧与勇气的较量。就在赤水河畔,毛泽东率领红军上演了我军战史上的辉煌一幕:一渡赤水,向扎西前进;二渡赤水,再占遵义;三渡赤水,调动国民党军西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跳出敌人重兵包围圈。

  中革军委发布的渡河命令和国民党军队追堵红军的电文,在多年以后的今天同时放在一起展出,成为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最佳说明。而照片中那条苍茫的赤水河,因为曾经四次流过毛泽东的案头,似乎也在向我们讲述着那段堪称经典的历史记忆。

  多年以后,来华访问的二战名将蒙哥马利盛赞毛泽东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毛泽东却说: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据讲解员介绍,当年参战的国民党军队曾对红军四渡赤水这样评价:“曲线运动,难以捉摸”,“神出鬼没”,“磨盘战术,出奇制胜”,“共军拐个弯,我们跑断腿”。一直尾追红军的国民党中央军将领战后失声痛哭,就连蒋介石也发出了哀叹:“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

  展览中有一份中革军委在二渡赤水途中发布的《告全体红色战士书》,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机动灵活的作战思想:“红军必须经常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有利条件求得作战的胜利。”

  四渡赤水后仅仅一个月,红军在金沙江附近再次上演了赤水河畔的一幕,“抢渡金沙江”成为长征战史上又一个传奇。

  长征中充满传奇色彩的战役战斗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长征途中平均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这几乎达到了行军作战的极限。作战地图里的长征,由此成为军事指挥艺术的一座圣殿。

  烈士名单上的长征

  ——枪林弹雨谱写的英雄史诗

  激流深涧浊浪翻滚,悬崖峭壁间13根铁索寒光闪闪,对岸桥头工事火光冲天……以声光电等技术手段模拟的仿真景观——红军飞夺泸定桥,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战斗激情。

  强渡大渡河、攻克腊子口、鏖战独树镇、激战嘉陵江、回旋乌蒙山……各路红军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无所畏惧,浴血奋战,他们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撼天动地。

  据资料记载,中央红军出发进行长征时,只有迫击炮38门,平均每百人拥有枪支数仅40余支,平均每支枪只有不到56发子弹。此外,中央红军还有梭镖6101支,马刀882把,多数红军战士就是用这样的武器同国民党军队的飞机大炮抗衡。

  用如此落后的武器,夺取如此辉煌的战果,这是一曲何等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

  湘江战役,红5团坚守的前沿阵地三面被围,政委易荡平带头和冲上来的敌人展开白刃战,身负重伤。最后,宁死不当俘虏的易荡平要求警卫员朝自己开枪。警卫员下不了手,他一把夺过枪向自己扣动了扳机。

  掩护中央纵队过湘江的红34师师长陈树湘,战斗中腹部受伤,被俘后宁死不屈,扯断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

  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在第二次攻占遵义的战斗中,冒着国民党军队的炮火在前沿阵地指挥部队作战,不幸中弹牺牲。

  ……

  展览中陈列的各省市烈士英名录,让所有参观者感到了心灵的震撼:许多英烈不满20岁,许多英烈只留下了姓名和寥寥6个字:北上后无音讯。而更多的英烈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展览还列出了长征中牺牲的12名省军职以上领导干部,其中,曾任红七军团军团长的寻淮洲牺牲时最年轻,年仅22岁。而这12名省军职以上英烈中,有5名连照片都没有留下,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吧:罗南辉、余天云、李伯选、徐宝珊、寻淮洲。长征中牺牲的省军职以上干部,在这次展览中每人都有一块单独的展板,而他们5人却只有姓名和简要的生平,展板上留下了令人深思的大片空白。

  长征,是一条烈士身躯铺就的路。红军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三四个战士献出生命。

  长征,是一条红军坟茔连成的路。有的在墓碑上留下了姓名,有的只是个衣冠冢,有的已经找不到坟茔,融入了长征路上的山山水水。

  这些英灵的魂魄,在我们心中凝成了一座英雄纪念碑。

  雪山草地里的长征

  ——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慷慨壮歌

  在展览厅的深处,有一组《过雪山草地》的大型群雕。这组雕塑采用了感应互动式地面投影设备,再配以逼真的声光电效果,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走到近前,观众们的双脚刚一踏上地板,上面就立刻出现了“深陷雪地”的脚印,凛冽刺骨的“寒风”扑面袭来,仿佛让

  人置身于当年雪花漫卷的高山之巅。但见远方一队红军指战员,相互搀扶着,互相鼓励着,顶着暴风骤雪,艰难地向山顶攀登。

  一座名为《雪山忠魂》的雕塑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它描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兵站部吴部长率部翻越党岭山时,发现有许多冻僵的战友的遗体,被埋在雪里。有一支胳膊伸出雪堆,拳头紧握。他们掰开这只手一看,原来里面是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入党。”同志们都默默地低下了头。吴部长说:“志海同志,你的党证和最后一次党费,一定替你转交给党。安息吧,同志!”

  圣洁的雪山,铭刻着烈士的英名;英雄的身躯,铸成了巍峨的雪峰。

  翻过雪山,就来到了泥泞的草地,草原气候变化无常,红军经过时又正值雨季,恶劣的天气状况和遍布的沼泽地给红军造成了很大困难。然而,饥饿却成为红军草地行军中最大的威胁。饥肠辘辘的红军官兵,不得不以野菜、草根、煮皮带充饥,甚至从人马留下的粪便中寻找没有消化的青稞、麦粒。

  《我是共产党员——草地临时指挥部》这座雕塑表现的是,党培育的红军战士的高度党性和革命自觉性。在茫茫草地上,不同部队、互不相识的掉队伤病员走到一起。他们中的共产党员李玉胜等人,自动组成临时党支部,带领大家携手前行,奇迹般地走出草地,赶上大部队。

  据讲解员介绍,当时掉队的人太多,每天能收容掉队者上百人。还有不少生命垂危的官兵,为了不给收容队增加负担,将草盖在脸上“装死”。收容队发现这种情况后,提出“想尽一切办法救阶级兄弟走出草地”的口号。展览中的一组连环画,就讲述了4名担架队员为抬重伤员走出草地,其中3人先后牺牲的故事。

  鸟兽绝踪的大雪山,人迹罕至的水草地,究竟吞噬了多少革命先烈?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在一册长征回忆录里有这样的描述:“不用路标,顺着战友的遗体就能找到前进的路线。”

  爬雪山过草地,是对红军艰苦状况、奋斗精神最简洁最生动的描述和概括。触摸屏上可以查到,红军长征,是一次挑战生命极限的行军。仅红一方面军,日均行军37公里,跨越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穿越方圆15200平方公里的草地。就是在这样一种无比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们凭着对革命信仰的无限忠贞,相互鼓励,相互搀扶,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坚强地走了过来。

  艰苦卓绝,理想胜天。当那些无言的生命和无畏的精神再次被人们提起时,就拥有了崭新的时代高度和内涵。

  历史文物上的长征

  ——红军与各族人民的鱼水深情

  这次展览,展出了447件长征文物,有58件是首次与观众见面。许多文物是群众捐献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反映出当年红军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封纸张泛黄的介绍信映入观众的眼帘。这是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贵州遵义县凉乡时,红军干部陈树容向农民赵金和买猪时,写下字据,并留下革命根据地的钞票。新中国成立后,遵义市人民政府给赵金和开具介绍信,到银行兑换人民币。

  展厅中像这样的文物还有许多——有贺龙赠给归化寺的锦旗,当年红二、六军团经过云南中甸时,对群众秋毫无犯,得到了归化寺八大老僧和当地藏民的信任支持,他们主动筹集几十万斤粮食,帮助红军渡过难关;有当年红军过甘肃回民地区时,为尊重回民生活习俗而自备的骨筷;就连蒋介石在给四川军阀刘湘的一份电文中,也说红军“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

  一支真正热爱人民的军队,也必然会得到人民的拥护。长征途中,尽管条件异常艰难困苦,但红军官兵都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群众纪律,不进民宅,不违禁令,公平买卖,救死扶伤,并且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得到了各民族同胞的衷心爱戴和支持。红军能成功突破敌军围追堵截,能战胜恶劣自然环境,都与沿途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无私帮助密不可分。

  在“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的队旗前,参观者总会停下来,听讲解员讲述那动人的故事——

  1935年5月22日,先遣部队刘伯承司令与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相约彝海边,以水当酒,歃血为盟,结拜为生死兄弟。小叶丹护送红军大部队顺利通过后,将彝民组织于“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旗帜下,坚持斗争数年。为躲避国民党反动军阀的迫害,小叶丹的妻子把沽鸡支队的队旗缝在百褶裙里,历尽千辛万苦才保全了这面珍贵的旗帜,成为党的民族政策的历史见证。

  红军坚持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不仅顺利借道通过了少数民族聚居区,而且还将许多少数民族的优秀子弟聚集到了镰刀斧头旗帜下。四川阿坝至今流传着土司安登榜当红军的故事。

  红军爱护群众,群众拥护红军。整个长征过程中,红军各部队共筹集了上万吨粮食,补充了约2万人的兵员。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里,这是民心向背的历史见证。

  标语石刻上的长征

  ——把红色火种播撒在万里江山

  展厅一隅,有一座实景雕塑,两名红军战士正在刷写标语。他们先在门框上写完了“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的对联后,正在书写横批:“平分土地”。一男一女两个年轻的红军战士,一人执笔,一人拎着墨桶,把观众“领”进了石刻标语的专题展区。

  这里展示的,是长征途中红军留下的无数石刻、木刻、手写标语。这是红军宣传群众、鼓舞斗志、瓦解敌军的重要武器,是党的宣传工作的伟大创举。从群山崖壁、关隘渡口到街道两旁、民宅院落,从石崖、石墙、石碑到院墙、照壁、门廊,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石刻标语,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丰富内容,生动直观地把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土地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等公诸于世。这种强大的思想武器和政治攻势,对于教育唤醒民众,如同春夜喜雨;对于瓦解震慑敌人,则似投枪匕首。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些刻写标语,就是一声声不绝的回响,一粒粒红色的火种。

  “平分土地”和“赤化全川”,是镌刻在四川通江县佛耳岩和红云崖上的两幅巨型石刻,共同享有“红军石刻之王”的美誉。这八个字每个都有20多平方米大小,十余里外即清晰可见,以非凡气势屹立于天地之间。站在这两幅石刻的照片前,仿佛重回血与火的战斗年代,被这“刻在石头上的革命”深深震撼。的确,面对这样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民心振奋,吓破敌胆。

  漫漫征途,万水千山,红军走到哪里,就把党的宣传工作带到哪里。展墙上,仿佛浓缩着一部石刻标语里的长征:在湖南龙山县鸡公寨,红军留下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纲”的清晰墨迹;在湖北郧西关,红军写下了“没饭吃的穷人快来赶上红军”的动员标语;1935年3月,朱德在贵州遵义附近亲笔书写了“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标语……据说,川陕根据地留下来的石刻标语最多,目前尚存4000余件。现场解说员王海燕说:“可能还不止这么多。筹备展览时我们去四川寻访,许多老乡家的墙上都有红军留下的标语,至今依稀可辨。许多专家认为,红军能够一次次成功开创革命根据地,以巨大的感召力凝聚人心壮大队伍,石刻标语功不可没。”

  站在石刻标语前阅读长征,石头上的文字沉默不语,又仿佛在深情追忆。海可枯,石可烂,石头寄寓着不朽,比石头还要永恒的是精神。

  书籍里的长征

  ——长征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世界上没有哪一次行军,能像长征这样被无数次阅读和解读,被一代代人追寻和书写。

  在这次展览的最后一个展区,陈列着关于长征的180多册书籍。

  这里有当年董必武、陆定一、舒同等合著《红军长征记》的再版,封面上的一段文字说明了这本书的历史:此书初版6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发现该书孤本,由朱德亲笔签名,受赠人是埃德加·斯诺。这里有解放军出版社推出的红军长征系列丛书,分别以文献、回忆史料、历史照片等不同方式解读长征。这里有长征出版社出版的《长征,你知道多少》。这里有“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红军长征青少年图文版》。

  这里有不胜枚举的重走长征路、寻访健在老红军的书,有关于长征的《知识题库》,还有《多视角下的长征》、《谁最早口述长征》、《红军长征的民间记忆》等多重视野里的长征著述。

  这里有《长征组歌》、《长征组画》、《长征画传》,有各种少数民族文字的长征图书版本,还有盲文版的《红军不怕远征难》……

  对于长征书籍,这仅是沧海一粟。多年来,有关长征的书籍恐怕无法统计,仅今年以来,新闻出版总署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就推出了200余种长征题材图书,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从这些书里找到自己心中的长征。全国各地的书店里,长征题材图书专架成了热点、焦点。

  《多视角下的长征》作者姜廷玉对记者说,长征留给后人的,是讲述不尽的故事和传奇,是对战争与和平、自由与光明的无尽思索。红军长征的伟大和长征精神的不朽,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长征后人的永恒课题,就是让长征精神永远薪火相传。

  让我们的视线穿越这些书籍去追寻70年来有关长征的人和事,思想和灵魂,我们就会发现,长期以来,长征精神一直是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传承长征精神,全国各地建立了一大批和长征有关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开辟了红色旅游线路,举办了长征主题展和专题展,编写和出版了众多有关长征的教材、图书、音像制品,创作大量宣传弘扬长征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长征,成为活着的历史;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

  《长征行》的作者石仲泉在解读长征精神时这样写道:红军长征胜利已成为历史。但是,红军长征精神是永存的。它是我们党取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资源,也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要发扬光大。

  面对长征书海,记者发现,长征图书的封面大都是红色的,那是血与火的颜色,是东方旭日的颜色,是五星红旗的颜色,是中国人最热爱的颜色。

  走出展馆,天色将暮。当夜深人静时,书籍睡了,而书里的长征醒着;天空睡了,大地睡了,人民共和国的山川河岳、城镇乡村都睡了,而长征精神永远醒着。(本报北京10月16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