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中国航天事业50年成就骄人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 19:34 新华网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航天事业50年成就骄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航天事业50年成就骄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重建发射塔为登月作准备

  新华网北京10月9日电(记者 张毅)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诞生。从那一天起,中国航天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仿制近程导弹到拥有完整的地地、地空、海防导弹武器系统,从研制探空火箭到具备研制发射各种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能力。

  中国的航天技术从一片空白到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已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繁荣富强的象征,兴旺发达的缩影。

  1964年6月29日,我国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的成功发射,揭开了我国导弹、

火箭、卫星发展的序幕。从这一天起,火箭腾空,卫星飞驰。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往太空,动听的《东方红》乐曲在太空回响。1980年5月18日,我国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1982年10月12日,从水下潜艇成功发射运载火箭;1984年4月8日,“东方红二号”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发射并定点成功。

  我国研制的12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基本上满足了发射不同用途卫星的要求。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91次腾空,将我国自行研制的75颗空间飞行器送入预定轨道,成功发射了28颗外国制造的卫星。独立研制成功了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即将形成,构建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

星座计划正在加紧实施。在发展系列卫星的同时,国家支持发展卫星公用平台,已形成了“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东方红四号”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平台、CAST968和CAST2000等卫星公用平台。地球静止轨道大型卫星公用平台的首发星即将发射,标志着当前我国卫星平台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并已签署整星出口合同,跻身于国际竞争市场。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工人的顽强拼搏,2003年10月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取得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的国家。2005年1月开始实施的绕月探测工程,将开启中国航天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空间科学实验与研究业取得重要成果。中国与欧洲空间局合作实施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首次实现了世界上对地球空间的六点同步联合探测,获得了重要的探测数据。开展了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和航天育种等领域的多项实验研究,取得了重要的实验和观测成果。在空间碎片的观测、减缓和预报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航天科技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卫星遥感已在气象、地矿、测绘、农林、土地、水利、海洋、环保、减灾、交通、区域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土资源调查、生态保护、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卫星广播电视业务的开展与应用,提高了全国广播电视,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范围和覆盖质量,卫星通信在“村村通电话”工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卫星远程教育宽带网和卫星远程医疗网初具规模;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基础测绘、工程勘测、资源调查、

地震监测、气象探测、海洋勘测等领域。航天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也带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负责人对记者说,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航天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将再攀航天科技高峰,续写中国航天发展的新篇章。(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