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籁》:为“战话”续写“自传”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 06:21 解放军报
《天籁》:为“战话”续写“自传”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李丽 魏辉

  

《天籁》:为“战话”续写“自传”

  一部饱经战火洗礼的留声机,让队员们听到了天籁之音。作者提供 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话剧队创作演出的话剧《天籁》,一经公演就引起强烈反响。这是一部别具特色的作品,它展现的是战士话剧队的前身——战士剧社在红军长征途中的战斗与生活。

  故事从湘江边上的一场激烈战斗说起:战士剧社的刘社长牺牲了,他的恋人、剧社协理员朱卉琪手握他留下的半副快板悲痛万分。童养媳出身的女宣传员周月儿不顾危险返回江边抢救剧社的留声机,为了掩护她,战士李槐树眼部受伤失明。营长田富贵被上级派来帮助剧社转移,因为没有文化,他在剧社感到处处不自在,可此时上级却宣布由他担任剧社协理员,而在莫斯科留过学的朱卉琪则担任社长,这让田富贵怎么都想不通……

  长征这一宏大的主题,被一部小小的留声机贯穿始终,编剧的匠心使得《天籁》这部话剧有着极强的可看性。

  《天籁》何以称为“战话”的“自传”?据该团话剧队的相关人员介绍,我军最早的文艺团体之一——战士剧社,成立于1933年4月的井冈山,其前身是1928年1月由罗荣桓创建、当年4月正式纳入部队编制的红四军宣传队。经过长征、抗日的种种磨练,再到新中国成立,1955年5月1日,由战士剧社一路发展而来的广州战士话剧团终于成立了。

  战士剧社的队员们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跟随大部队到达陕北,在庆祝红军胜利会师的军民联欢会上,他们演出了自己编排的《长征小调》。队员们面对饱经战火洗礼的留声机,共同用心倾听着从留声机中传递出的、来自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天籁之音。

  与其他剧目不同,剧中情节涉及的一些戏中戏,都用真名实姓依据历史真实再现舞台。比如当舞台上的报幕员在宣读作者名字时,常常听到这样一些语言:编剧罗荣桓,导演罗瑞卿。这些细节,无疑给作品增添了历史厚重感。

  看过该剧的专家们普遍认为,《天籁》这部话剧能够这么快呈现在舞台上,出乎意料。它的成功在于不仅仅在舞台上再现了长征的艰苦过程,而是让当代人从精神层面上去认识历史。《天籁》的结构非常巧妙,它从“长征途中的战士剧社”这个角度来描写长征,更深刻地表现了长征精神。戏里的幻想情节和幻想情绪十分精彩——不管红军官兵当时是识字的文化精英还是不识字的普通战士,如果心中没有对美好生活的幻想,无论如何坚持不下来,无论如何不能前赴后继,无论如何不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保持乐观主义精神,无论如何不能在流血牺牲的情况下高举信念的旗帜。另外,这部戏完成得非常饱满,年轻演员们也演出了红军的味道,由此可见全体演职人员在理解剧本、尤其是在理解红军的精神本质上下了功夫,表演也充满了激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