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听涛观澜——酒泉发射测试站照片背后的故事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 23:17 新华网
听涛观澜——酒泉发射测试站照片背后的故事

9月3日,曾参加过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任务的郭月忠老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观看当年发射卫星动员誓师大会的历史图片。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以其极高的成功率闻名世界。翻开这个先进集体的照片档案,那一张张看似平静的照片,无不包含着悬于一发的惊险,包含着他们内心涌动的壮阔波澜。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听涛观澜——酒泉发射测试站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设初期,官兵们在用手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资料图片)。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以其极高的成功率闻名世界。翻开这个先进集体的照片档案,那一张张看似平静的照片,无不包含着悬于一发的惊险,包含着他们内心涌动的壮阔波澜。 新华社发

  新华网酒泉9月19日电(记者张严平、孙彦新)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没有任何中间状态。这就是航天发射的特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以其极高的成功率闻名世界。

  翻开这个先进集体的照片档案,那一张张看似平静的照片,无不包含着悬于一发的惊险,包含着他们内心涌动的壮阔波澜。

  巨大压力让他们经常在噩梦中惊醒

  新的发射任务前,发射测试站官兵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航天发射事故汇编》。

  在这本他们自己印制的手册里,记录着世界航天发射每一次重大事故:美国“挑战者”号

航天飞机失事,只因一个小小的密封圈失效;巴西火箭在工作台爆炸,是因为生活中常见的静电……

  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压力大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说,上万人聚集在发射场,成千上万台仪器设备要进行成千上万次操作,要想一点差错都不出,从概率上讲几乎是不可能的。

  发测站历史上,也曾有过让人刻骨铭心的失误。2000年12月31日,操作人员在试验备用设备时,接错了电缆,结果使正在使用的主设备移位,将火箭挤伤。

  “一听说火箭伤了,我全身的汗一下子就出来了。”回忆起6年前的那次事故,王学武至今还心有余悸,“元旦晚会取消了,各个单位预定的会餐也取消了,整个发射场一片死寂,似乎只要有个

火星,空气都要爆炸。”

  当时,作为发测站主管火箭测试的领导,王学武在会上主动承担了责任。千年之交的那个晚上,他度过了此生中最长的一个黑夜,“大冬天的,浑身不停地冒汗,把衣服都湿透了……”

  最后,经过火箭专家的确诊和治疗,发射仅仅推迟了4天。当火箭终于完成那最让人揪心的一次飞行时,王学武和战友经历了惟一一次无法高兴的成功。

  “怎么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他们反复拷问自己。

  其实,这很难避免。测试发射过程太过枯燥,太过艰难。

  比如,燃料加注前的气密性检查,就是拿着肥皂液在火箭舱内钻来钻去,把每一个连接处都抹一遍,以观察是否有泄漏。如果一个人长期从事这项工作,即使他从不偷懒,每次都不漏过一处,可又怎能保证他从不会一不小心碰伤火箭的某个部位?

  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搞数据判读的人往往要盯着几个指示灯长达数月,有可能每一次任务都没有异常,但也有可能就在惟一一次走神的时候,某个指示灯瞬间地闪了一下。如果疏漏了,那就意味着可能导致发射失败的隐患没有被捕捉到。

  即使其他环节做得再好,只要有任何一个环节为零,整个总和也就为零——这,就是发测站著名的“零乘积”理论。

  火箭、卫星、飞船、航天员,当这一切都汇聚到发测站手中,所有的压力也都压在了他们的身上。“压到了那种欲哭无泪的程度,晚上睡觉梦里也全是火箭飞船……”郭保新说。

  倒推的“蝴蝶效应”

  航天发射,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刺激的一个职业。在高度风险面前,发射测试站组建47年保持了重大任务百分之百的成功率,这绝不是一种偶然。

  1996年,我国“708国际通信卫星”和“中星7号”卫星发射相继失利,整个航天界沉浸在失败的氛围当中。消息传到酒泉,正在准备我国第17颗返回式卫星发射任务的发测站明白,人们都在迫切希望,在他们这个重大航天发射没有失败记录的地方能够实现中国航天的“龙抬头”。

  就在最后一次总检查时,显示火箭供电的一个指示灯突然一闪,这一瞬间的变化没有逃过操纵员的眼睛,通过分析,故障定位在为火箭核心部件供电的一个高频电源上。

  按国际航天界惯例,把这台设备更换即可正常发射。然而,发测站官兵不愿就此打住,故障是哪一只元器件失效造成?元器件为什么会失效?这一批次元器件还用在哪些仪器上?

  他们一定要追查到底。直升飞机迅速从发射场起飞,从北京大本营到西安的实验室,分析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发射场的工程师们在等待,白发苍苍的设计师们在等待,蓄势待发的运载火箭更在翘首等待!

  此时,发射窗口变得越来越小,故障机理却越来越清晰:

  高频电源上一只三极管失效;

  三极管开帽检查,其中两个腿已经断裂;

  断裂原因是管脚受玷污而锈蚀;

  锈蚀的原因是焊点上含有一定数量的氯离子;

  氯离子来源于汗水中的氯化钠分子;

  汗水来自焊接工人之手……

  这一现象出于偶然所为!

  一份份检测报告撞击着他们的心:就因为千里之外一个不曾相识的焊接人员手上多余的一点汗水,导致了一台仪器的工作失效,如果不是及时发现,还将导致一次重大航天灾难!

  1996年10月20日15时20分,在一片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运载火箭托举着第17颗返回式卫星直奔九霄。由此,航天发射形成了故障归零的“五条标准”:定位准确,机理清楚,故障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

  这20个字,从此令中国航天受益匪浅。仅在6次神舟飞船发射任务中,发测官兵及时发现解决较大质量问题就有56个。

  “56”,是一个普通而简单的数字,然而,如果没有那无数次什么故障也没发现的“无用功”,又怎么会有这56次的发现!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引发地球另外一端的一场风暴。当发测站的官兵掌握了航天发射庞大系统的每只蝴蝶的翅膀,也就将成功紧紧地握在了手中。

  国家使命,是航天人的力量源泉

  与长年累月的压力和艰辛相比,每次发射成功之后的喜悦太短太短。

  然而,当你问到发测站每一名官兵,他们都觉得此生无悔。因为,他们都把这项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

  创业年代,发测站一度属于高度保密的单位,“上不能告父母、下不能告妻儿”,有的家属实在忍不住,按着“兰州27支局”的通信地址,找到兰州,却发现离要去的地方还有千里之遥。很多家属,甚至直到40年后神舟五号上天,才知道自己亲人曾经从事的是这样一项伟大事业。

  即使在“文革”那个动乱年代,发测站前进的脚步依然没有丝毫放缓。曾按下“东方红”人造卫星“点火”按钮的胡世祥的父母被诬为“反革命”,被派到北京学习的他,每天早晨都推不开窗户——上面糊满了大字报。

  “当时哪有心思去关注这些,只想赶紧多学点知识,所有的实验室都跑遍了,资料成麻袋地看。”后来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的胡世祥说。

  我们走到了一个只有3个战士守护的光学观测点,光测点那座白色的小房子,就如茫茫戈壁滩上的一叶小舟。

  他们在这里年复一年,除了严寒酷暑,最大考验是寂寞。他们养了两只狗,清晨他们带着狗一起出操;傍晚,他们带着狗跑到沙丘上放声狂歌。

  一位名叫张兴祥的战士在这里已经呆了6年,问他想家吗,他点点头。再问他想家时咋办,他唱起一首《想家的时候》,唱完,他的眼圈有些发红,却说了一句话:“当军人,有些东西就是要舍弃,不然,要咱军人做啥!”

  或许,在外行人眼里看来,光测点是无关发射成败的一个点,因为他们的工作与火箭飞船没有任何“零距离”接触,战士们甚至从没有真正看过一次发射。每次发射,他们只能透过观测仪上的镜头,看着天上那个移动的光点。

  然而,他们的自豪感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减弱,他们说,航天发射是“万人一杆枪”,每一个人都是枪上不可缺失的零件。

  成功背后,是严谨的作风,是科学的管理,更是那“一切为了祖国”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曾任发测站站长的崔吉俊,在自己的一首诗中写道:“我很渺小,在地球上找不到自己的坐标;我也伟大,因为我融入了宏伟的事业。”(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