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中国挺进世界航天强国之列的钢铁脊梁(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 06:13 解放军报
中国挺进世界航天强国之列的钢铁脊梁(图)

秦宪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本报记者 赵波 武天敏

  中国西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一片广阔无垠的戈壁滩。

  地平线上,两座擎天巨柱般的火箭发射塔巍然屹立。

  它们的脚下,就是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

  组建47年来,这支英雄的航天劲旅,为共和国走向航天强国创建了卓越功勋——

  成功发射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第一枚核导弹、第一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第一艘载人飞船……13个辉煌的里程碑,引领着炎黄子孙挺进太空的铿锵脚步。

  2000年,中央军委给他们记集体一等功。2003年,他们又荣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突出贡献奖。

  当火箭刺破天穹,让我们静静凝望——

  那默默肃立的塔架,就是他们的化身,就是中国挺进世界航天强国之列的钢铁脊梁!

  -背负着中华民族崛起的希望,他们在这片亘古荒凉的戈壁滩上创造了英雄的传奇——

  点火,让东方惊雷震撼世界

  丝路名城酒泉,向北260公里,戈壁深处。

  公元1958年,这片亘古沉寂的荒原上,忽然奇迹般地矗立起一片黑压压的军帐。与此同时,某国谍报机关惊呼: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突然失踪,去向不明!

  其实,那片军帐里,就驻扎着那些征尘未洗的官兵。

  2年后,戈壁滩上竖起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火箭发射架,新中国第一支导弹发射试验部队在这里安营扎寨。

  这,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的前身。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就在这一年,某国进行了6次核试验,导弹发射试验数以百计。中国,导弹武器数量为0。中国导弹试验靶场第一任司令员孙继先中将,这位长征途中曾率勇士强渡大渡河的突击营营长,拍了桌子:“我就不信这个邪,咱们就不行?搞!”

  然而,这是一片严酷的土地。戈壁严冬,朔风怒吼。一个深夜,狂风掀翻了帐篷,官兵们脱掉衣服盖在测量仪器上,身体被砂石打出道道血痕。一位女技术员为追赶一张珍贵的图纸,永远地消失在大漠深处……

  国际风云突变。1960年,我国决定进行第一枚导弹发射试验。这时,曾经援助我国的某国政府突然撤走专家,连一份资料都没有留下。

  扼住共和国第一支导弹试验部队咽喉的,还有饥饿:骆驼刺掺沙枣,窝窝头蘸盐水,官兵浮肿的双腿在沙海中每移动一步,都要付出全身力气……

  然而,就在某国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的两个月后,发测站官兵就把我国第一枚自己制造的地对地导弹竖上了塔架。

  11月5日清晨,操作手赖纪丛摁下了发射按钮。导弹腾空而起,准确命中目标。那天,聂荣臻元帅激动地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一枚争气弹,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6年后,惊天传奇在这荒原上再次续写。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外国曾预言中国5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党中央决定进行原子弹和导弹结合发射试验。

  头顶万钧雷霆,发测站操作手田现坤登上塔架,进行两弹对接,圆满完成了上百个连接点的操作。

  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本国领土进行的核武器运载实爆试验。为防万一,几百公里内数以万计的居民紧急疏散。然而,距发射阵地一百多米远的地下控制室里,依然坚守着发测站的7名指挥员和技术骨干。

  1966年10月27日凌晨,聂帅亲临地下控制室,与他们一一握手,深情地叫出他们的名字:“高震亚、王世成、颜振清、佟连捷、张其彬、刘启泉、徐虹……”

  上午9时,核导弹在“七勇士”的操作控制下起飞。千里之外的罗布泊,一朵蘑菇云冲天而起,标志着我国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和核打击能力。

  导弹核武器运载试验,美国用了13年,而中国仅仅用了2年。当时外电评论:“中国闪电般的进步,就好像亚洲上空的一声巨雷,震惊了全世界。”

  点火!点火!此后的岁月中,发测站官兵接力奋战,连续用一声声东方惊雷震撼着世界——

  1970年,他们成功地把我国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我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5个能够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他们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我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

  1980年,他们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次年,他们成功地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三颗卫星,我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4个能够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多颗卫星的国家……

  火光闪,惊雷滚。英雄的发测站官兵在这片戈壁滩上创造了一个震撼世界的传奇,那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壮丽腾飞!

  -只争朝夕奋战5年,一个崭新的现代化航天发射场屹立在戈壁滩上—

  冲刺,让中国神舟飞向太空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

  “10、9、8……点火,起飞!”伴随着发测站站长、“零号指挥员”郭保新的口令,长征2F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和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划破长空,准确入轨。发测站官兵用他们完美的操作,为人类“载人航天俱乐部”增添了中国的席位。

  由此上溯9年,祖国赋予这支发射劲旅一个崭新的使命——用中国自己的大推力火箭,发射中国第一艘飞船。

  仰望天穹,世界航天大国已经遥遥领先。截至1994年,全世界共进行了200多次载人航天飞行,共有900多人次飞入太空……

  一次,时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的张建启率团出访。某国航天专家说:“我们的飞船已将30多个国家的150人送上太空,但是还没有中国人。”张建启平静地说:“将来,我们要亲手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

  这是新一代中国航天人对世界的宣言,也是他们对祖国的承诺。

  这个承诺,注定要由发测站官兵来兑现。此时,发测站刚刚编制体制调整,试验一线的指挥员90%是新手,从未参加过实战发射……

  冲刺,让中国神舟飞向太空!英雄的发测站官兵挺起了胸膛。

  ——这是一次创新的跨越。为最大限度提高火箭测试和发射的可靠性、安全性,从事发射测试的航天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垂直组装、垂直转运、垂直测试和远距离测试发射的“三垂一远”试验模式构想,经过不懈努力,这一构想变成了现实:产品转运时间缩短到2小时以内,发射准备时间由10至15天缩短到3至4天,我国航天发射测试技术一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是一次智慧的迸发。为处理发射场7大系统、数千台套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信息,发测站成立了攻关小组,自主编写了24套、累计数百万行的新一代发射场自动指挥系统程序软件,使我国航天发射指挥自动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是一次豪迈的进军。几年来,发测站官兵还首次实现了地面加注系统由单一测量手段向多种测量手段的转变;革新了火箭定轨精瞄设备,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火箭瞄准信息的可视化;建成了数字化综合保障系统,发射试验能力大大提高……

  仅仅5年之后,一个崭新的现代化航天发射场屹立在戈壁滩上。

  1999年,发测站官兵连续备战135天,成功地把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送入太空,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3个独立自主掌握飞船发射技术的国家。之后,他们又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三号飞船。

  天路云开,但并非坦途。2002年12月,神舟四号飞船即将发射。

  箭在弦上,寒流突降。发射场最低气温接近零下30℃,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

  然而这时,神舟四号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状态”。一声令下,官兵们用特殊方法,将火箭的关键部件呵护得严严实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发射前90分钟,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活动发射平台4根防风拉杆没有复位!关键时刻,官兵们镇定从容,采用“反丝螺旋顶”法,把防风拉杆硬顶了回去!

  点火,起飞!神舟四号在接近零下19℃的低温环境下发射升空,发测站官兵又一次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火箭发射的奇迹。

  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即将升空。

  这一年,是世界航天的多事之秋。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巴西运载火箭,相继发生重大事故。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发测站官兵排除一切干扰,历经16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成功地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

  两年后,他们又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飞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重大跨越。

  -听着朔风呼啸,看着神箭腾空,一个个英灵把大漠当成了永远的宿营地——

  守望,让忠魂化作不朽的军阵

  大漠航天城东北4公里,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这里,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科技人员和官兵们心中的圣地。三棱形的纪念碑前,埋放着聂荣臻元帅的骨灰。元帅的身后,是672座墓冢。

  从元帅到士兵,数十列肃穆的军阵,向东南方向10公里处的发射场投去永恒的目光。

  其中,52名发测站官兵把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他,是战士王来。

  那是在一次大型试验任务之后,4辆加注槽罐车驶往戈壁深处泄除剩余的液氧。一名战士在泄除液氧时,不慎将一簇骆驼刺引燃,慌乱中他用脚去踩,引起了爆燃。当了5年加注手的王来深知,能够推动火箭升空的这种特种燃料面前,人的躯体等于什么。他不顾一切地从十多米以外冲上来,拼命地把那位战友着火的衣服扒下,战友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在液氧分子的包裹中,成为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

  身边就是战友和加注车。战友们正要冲来帮他灭火,王来大吼一声:“别过来!”说罢,他毅然转身,向戈壁滩跑去。

  10米……20米……他倒下了。戈壁滩上,留下38个焦黑的脚印!

  ——他,是高级工程师胡文全。

  当年,风华正茂的哈军工首批毕业生胡文全,来到这片大漠,一干就是28年。某型号火箭使用了新型遥控设施。地面站建在哪里合适?为了找到这个最佳距离,胡文全一年四季在茫茫戈壁滩上做火焰衰减试验,终于使安全遥控站由距发射阵地90公里推进到4公里处。

  来到大漠第28年的那个除夕,胡文全住进了医院。望着已经深度扩散的癌变切片,医生们惊呆了:“怎么不早些来呢?”

  手术,切除了他的胃、脾和淋巴。但发射塔上,还系着他未了的心愿。

  昏迷的前两天,他还约来一位同志,躺在病床上讨论地面雷达该如何改进、与箭上应答机对接还有什么问题……

  胡文全逝世后,同事们从他办公室清理出上百本、几十万字的试验原始笔记。妻子扑在他的遗体上痛哭:“你把工作安排得周周到到,却没有给家里留下一句话……”

  ——他,是中心原副主任石荣屺。

  作为发射场的一名老兵,那年2月,他离休了。但是,他舍不得离开这里。一次发射前,他又一次攀上塔架,把容易出问题的部位一一指点给年轻人。

  离开发射场前,他还想再看一次发射。谁曾想,几天之后,他就倒在航天城那条小路上,永远地睡着了。

  发射中心的官兵用戈壁滩上最好的木材为老首长钉了一个棺木。送葬那天,航天城泪洒十里……

  就在石荣屺睡在大漠的那一年深秋,外军一名上将访问中心的航天城,与一位中国将军有这样一段对话:“阁下,您在这里服务多少年了?”“25年。”“哦!在这样的地方,我们的军人半年就要轮换一次。”

  中国军人对这片土地的情感,让外国的军人无法理解。

  似乎是巧合。记者结束采访的时候,中心党委书记刘克仁提起了在执行任务中牺牲的美国航天员格里索姆。他告诉我们,格里索姆的骨灰,随着美国阿波罗15号飞船登月,被永久地埋放在月球上,让所有美国公民抬头就能瞻仰。

  “但是,中国航天人把忠骨埋葬在人们从不知晓的大漠深处!他们说: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火箭旁!”说到这里,将军的眼中涌起泪花。

  漠风猎猎,胡杨飒飒。站在这片航天战士不朽的军阵前,记者恍然悟到——

  发射场上,那次次火箭腾空的轰鸣,就是他们生命的回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