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长征故地寻访:“突破乌江”写新篇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 13:08 新华网
长征故地寻访:“突破乌江”写新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长征故地寻访:“突破乌江”写新篇





  

长征故地寻访:“突破乌江”写新篇

  新华网贵阳9月11日电(记者周之江 白瑞雪 朱鸿亮)绝壁如刀,湍流似箭。

  乌江,自西南向东北斜穿黔地,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全长千余公里,集中落差2000余米,堪称天险。

  当地古来即有俗话说:“横走天下路,难过乌江渡。”

  7月28日,贵州省瓮安县江界河渡口,站在横跨乌江的江界河大桥上,从263米高处眺望下方,滔滔大江,滚滚而去。1935年1月1日至1月6日,红一方面军和红三军团分别在江界河、回龙场、茶山关三个渡口强渡乌江,随即以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智取遵义城。

  当年枪林弹雨的痕迹,似乎依稀尚存。

  瓮安县龙塘乡犹家坝村,紧挨着江界河渡口。52岁的犹家驹是生在乌江、长在乌江的一名摆渡人,登上12座的渡轮,他故事不断:“耿飚和杨成武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二师四团是渡江的主攻力量,1月2日,几名红军战士在上游老虎洞偷渡过江。第二天发起总攻,埋伏在敌人鼻子下面的红军战士出其不意地冒出来,打得贵州军阀侯之担的部队丢盔卸甲,跑都跑不赢。”

  犹家驹是个有心人,他的三伯犹泽红当年曾帮红军摆渡,“他已经去世20多年了,我从1986年就开始在乌江开渡轮,每年都有不少游客来寻访红军长征的足迹。为了这个,我专门访问了很多本村的老人,收集了一些强渡乌江的故事。”

  渡轮从江界河到新渡口,来回一趟将近一个小时。虽然游客零落,犹家驹却并不担心,“2008年,乌江下游就要建成构皮滩电站,江界河渡口将变成库区,水位要升高100多米。到那时,这里的风光会更好,游客多了,渡轮的生意根本不用愁。”

  构皮滩水电站是贵州省历史上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超过了长江上的葛洲坝水电站,总投资138亿元,年发电量96万千瓦时,电站总库容55亿立方米,总工期九年零两个月。2009年首台机组发电,水电站主体大坝设计为高拱坝,最大坝高达232.5米,是国内在建水电站中坝高排名第三位的混凝土双曲拱坝。

  犹家坝村民世代居住在河谷地带,眼下,900多村民已迁走三分之一。

  昔日奇兵纵横,今朝奇迹连连;昔日天险难逾,今朝为民造福。1979年,乌江电站的建设揭开了开发乌江的序幕。

  瓮安县党史办主任黎明勇说,作为贵州境内最大的河流,近年来,乌江正在进行水电站梯级开发,呈现出“高峡出平湖”的壮美一幕。昔日难以逾越的天险,如今是我国“西电东送”主力军,全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预计到2015年,乌江流域水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000万千瓦。

  据了解,构皮滩电站在建的同时,贵州省境内乌江干流上的最后两级电站——设计装机容量均为100万千瓦的思林水电站和沙沱水电站建设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贵州电网公司总经理潘福提供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实施“西电东送”5年来,贵州电网公司目前的统调装机容量已达1574万千瓦,是2000年的500万千瓦的3倍还多,其中,水电机组就达410万千瓦。

  黎明勇说:“突破乌江,是红军面临的生死之战、传奇之战。我们这一辈人,将见证乌江历史上的又一次新突破。”(完)

  

长征故地寻访:“突破乌江”写新篇

  相关多媒体音视频内容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东方时空]我的长征:走进“湘江战役江西于都:长征出发地红色大课堂[我的长征]通道侗乡缅怀烈士

  

长征故地寻访:“突破乌江”写新篇

  历史经典:强渡乌江战斗

  

长征故地寻访:“突破乌江”写新篇

  参战部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第2师第4团和红3军团;国民党黔军3个团

  作战经过:1934年12月31日,红一方面军到达乌江南岸。黔军约一个旅的兵力在江北岸凭险固守。1935年1月1日,红1军团第1团由回龙场渡口强渡,一举突破敌江防,渡过乌江,占领滩头阵地。至4日,红1军团主力及红9军团由此全部渡江。与此同时,红1军团第4团先后两次由江界渡口强渡,有5名勇士渡江成功。此时,追敌即将迫近,刻不容缓。红4团又以60多个竹筏在炮火掩护下,组织强渡,与先期到达对岸的5名勇士一起,夺取了敌人滩头阵地。军委纵队和红5军团由此相继渡过乌江。5日,红3军团进至茶山关渡口,守敌不战而逃。6日,红3军团由此渡过乌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