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新华社记者重走长征路--长征,从这里迈出第一步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 08:36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重走长征路--长征,从这里迈出第一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新华社记者重走长征路--长征,从这里迈出第一步





  

新华社记者重走长征路--长征,从这里迈出第一步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新华社记者徐壮志摄

  新华网专稿(记者梅世雄 胡锦武)进入县城,必须经过长征大桥;在于都,我们住的是长征宾馆,这是当地最好的宾馆;宾馆对面就是长征广场;还有长征小学……

  漫步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我们发现,这里的一切似乎都与70多年前的那次远征有关。

  当然,最著名的是还是城东于都河畔的东门渡口。高高耸立在渡口边的"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告诉人们,当年,一支红色大军曾从这里跨过,由此踏上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远征。纪念碑旁边,现代化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已于今年5月建成并对外开放。

  

新华社记者重走长征路--长征,从这里迈出第一步

  74岁的易祝三家就在于都东门渡。新华社记者徐壮志摄

  于是,在这个县的采访,我们的第一站就选择了那里,选择了一条名垂千古的河流边。

  于都河,被于都人称为母亲河。

  1934年10月初,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属机关和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在于都集结。10月18日傍晚,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属机关和博古、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同志从这里(东门渡口)渡过于都河。10月16日至19日傍晚,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先后从梓山乡的山峰坝,县城的南门、西门,罗坳乡的孟口、鲤鱼、石尾和靖石乡的渔翁埠条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

  

新华社记者重走长征路--长征,从这里迈出第一步

  摆渡过红军的小船。新华社记者徐壮志摄

  当我们又一次凝视着这条流淌了千年的河流时,心情仍然如两年前那般激动。毕竟,这里承载了太多东西。一个民族的梦想,曾从这里起步。

  这里,被大多数人看作长征的起点。从这里出发,在中国的西部版图上,弯弯曲曲二万五千里,就是那条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万里长征路。一条路,从此成了多少人魂牵梦萦的图腾路。

  我们来到这里,从某种意义而言,也是为了追梦!

  子承父业的于都县长征出发纪念馆陈列研究部主任张小平是一位典型的赣南汉子,热情、豪爽、执着、充满活力。他向我们讲述了当年曾经发生的一切。

  依然居住在渡口边守望"长征第一渡"的丁张发老人,曾经目睹了那支红色大军跨过浮桥的情景。他当年只有7岁,是爷爷带他来的。他希望能从中找到身着戎装的父亲的身影。他说,几乎全城的人都拥到渡口边,这些人都和他一样,希望最后看一眼亲人。

  张小平说,当年的于都,先后有6.8万人参加红军,几乎每个家庭都与红军有着直接的关系。于都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丁张发得知父亲在长征前就已经牺牲,但他守望纪念碑的信念,如同他父亲当年为红色理想而付出生命一样,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一次次拒绝了子女让他搬到县城去住的请求。

  

新华社记者重走长征路--长征,从这里迈出第一步

  相关多媒体音视频内容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东方时空]我的长征:走进“湘江战役 江西于都:长征出发地红色大课堂 [我的长征]通道侗乡缅怀烈士

  

新华社记者重走长征路--长征,从这里迈出第一步

  80岁的丁张发也住在东门渡,当年曾目睹红军渡河。新华社记者徐壮志摄

  丁张发说,今天,随着长征大桥、红军大桥的建成,于都东门渡口已经废弃。尽管如此,在有生之年,他要一直守下去。

  炎炎烈日下,抚摸着发烫的纪念碑,我似乎理解了丁张发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守望一座纪念碑的行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梦,这,或许就是他的梦。

  在纪念馆前,至今还保留着一段当年红军渡河时的浮桥。我们来到浮桥边,仔细审视着这段有点发霉的浮桥。微风轻拂,浮桥随着于都河水轻轻摇晃。这就是当年承载过千军万马的生命之桥吗?

  张小平告诉我们,当年的于都河浮桥,架设难度非常大,红军先后架了十几次。

  张小平说,当年,于都河各个渡口河宽600多米,水深1至3米,最大流速每秒1.2立方米,河底为砂石,红军决定在其中5个渡口架设临时浮桥,这些浮桥要求能通过骡马和炮车。尽管主要架桥材料此前已由红军作战局征集准备好,但桥板、绳索等还有很大缺口。听说红军架桥缺木料,有的老百姓把自家的瓜棚拆了,有的老人把棺木也捐出来了,更多的群众则义无反顾地把自家的床铺、门板拆卸下来,送到架桥现场。周恩来、朱德曾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为了防空和隐蔽红军战略意图,架桥工作都在夜间进行。在于都百姓的帮助下,红军仅用4天时间就架了5座浮桥。

  72年后的今天,于都河上已经建起了6座大桥。6座大桥中最大的两座分别被命名为长征大桥和红军大桥。大桥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的出行,消除了渡运安全隐患,把沿河两岸连成一体。 如今,于都河上尚有3座大桥在建,"十一五"期间至少还要新建10座大桥。

  在于都的县城里,居住着一位90岁的老红军钟明。2004年,我们曾经采访过他。那年我们为他写的文章被他裱了起来,挂在客厅显眼的位置。当我们再次见到他时,还又一次激动地向我们讲述了当年自己与"毛主席同一天跨过于都河去长征"的往事。

  当时,18岁的钟明是红军后方医院的卫生班长。"谁都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更不知道一去就是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钟明说,自己的家就在于都,但因为忙着安置伤员,领取粮食、子弹等物资,始终也没抽出时间回去一趟。

  同许多红军战士一样,钟明黯然神伤地告别了故土乡亲,踏上了生死难卜的征程。后来,他走完了九死一生的长征路,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火洗礼,闯过了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解放后在东北担任过县长、建设局局长、民政局局长等职。1970年,离休后的钟明回到了长征的起点、自己的故乡于都。如今,他还经常会漫步来到东门渡口,在那里,他一个人会静静地坐上许久许久……

  

新华社记者重走长征路--长征,从这里迈出第一步

  渡口原址。新华社记者徐壮志摄

  采访完了中央和中革军委渡河点--长征第一渡后,我们又趋车约一个小时,来到段屋乡围上村,寻访当年中央红军主力之一的红一军团渡河点。当年,林彪是一军团军团长,聂荣臻是军团政委。

  围上村依然很穷,整个村庄随处可见那种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沧桑的土房、老房。无钱建新房的老区人民也就自然没有能力把曾经留下红军足迹的旧址推翻重建。这也是当年林彪指挥部、红军住宿点等红军旧址保存较好的原因之一。我们发现,当年曾留下红军足迹的老房子,非常破旧,已经到了必须维修的地步。

  不过,老区人民仍然有一种红色情结。村支书刘志伟告诉我们,即使他们有钱,他们也不会把这些遗迹破坏掉,以建新房,他们只会维护好,给后人留下一笔红色资源。

  刘志伟告诉我们,当年全村有30多人跟着林彪部队去长征了,最终只有一人活着回来了。

  

新华社记者重走长征路--长征,从这里迈出第一步

  刘鸣瑛老人曾见证红军集结,当时住在红军司令部后面。新华社记者梅世雄摄。

  87岁的刘鸣瑛老人说,当时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红军,他感到好奇,就到军团指挥部门口张望,看见厅中央桌子放在一个"嘀嘀"作响的东西,还有十几匹马拴在指挥部后面。红军来的时候,正好是重阳节。住了三天的红军对老百姓很好,许多战士还跟群众一起过节。

  在离开于都前往红都瑞金之前,我们又来到东门渡口,抚摸着高高的"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看着滚滚逝去的于都河水,想象着当年生离生别的场景,仿佛看到了当年同自己同样的年轻红军战士背着枪支跨过浮桥的身影。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们这一代人,应该从一次又一次创造过人间奇迹的先辈们身上汲取怎样的营养?学习他们一种怎样的精神?

  

  相关多媒体音视频内容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东方时空]我的长征:走进“湘江战役 江西于都:长征出发地红色大课堂 [我的长征]通道侗乡缅怀烈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