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中国创新杯第二届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 > 正文

作品:黄野之空中列车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 21:40 新浪军事
作品:黄野之空中列车

核动力空中列车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作品:黄野之空中列车

三视图

  中国民航大学

  黄野

  空中列车

  简介:顾名思义,“空中列车”是像火车一样,由多架飞机组成的航空运输系统。系统中一架飞机内部有核能发电机,作为“火车头”,再像软管加油一样,通过尾部的电线进行“空中输电”,将电力传输给后面的飞机,全部飞机采用新型核电发动机产生推力。

  空中列车的设计思想基于目前民航业界的四个发展趋势:

  趋势一:环保和能源危机:环保性是民航飞机的重要要求指标;目前世界石油储量只够我们再使用60年,60年以后航空业怎么办?采用新的能源已经成是航空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趋势二:点对点飞行:目前国际航线仅限于两个国家间的大型枢纽机场,如果我们想去国外一个小城市,只能先乘坐干线飞机到达该国大城市的机场,再换乘支线飞机。如果乘客能够无需换乘,却可以在小城市之间实现点对点远程飞行,将大大提高运输效率。

  趋势三:多电飞机设计:通过采用多电飞机设计,飞机的性能、重量和可靠性都将得到改善。

  趋势四:低噪音。

  具体设计方案:

  1.新颖的核电利用形式:核能是高能量但低污染的

能源,以前就已经有了核动力飞机的构想,但是这些构想都无一例外地因为核辐射屏蔽层超重的问题而失败。例如美国曾经研制前机舱是客舱,后机舱是核能发电机的飞机,为了避免乘客被辐射,要在客舱和核能发电机之间安装大约200吨的屏蔽层,而飞机的载重是有限的,减去屏蔽层的重量,飞机的商载已经所剩无几。难道飞机就不能使用核能了吗?笔者认为其实是可以的。前人的失败主要在于他们过高地要求系统的集约化——希望一架飞机既能发电,又能运输。这种做法就类似于把核电站建造在居民区一样,可靠性要求很高。而在现实中,核电站都是远离居民区一段距离,而通过电线供电的。空中列车克服了传统的核电飞机设计思想的束缚而设计的:一架大型飞机作为“母机”,像火车头一样,只安装核能发电机和屏蔽层,飞机上除了驾驶员没有任何乘客。

  2.空中输电装置:该装置由电线插头和卷盘传动装置组成,作用类似于空中软管加油,可以进行“空中输电”。卷盘传动装置可以根据两架飞机的间距变化自动调节电线长度;此外考虑到空中输电时间长,考虑到安全性,供电飞机和受电飞机距离很远,电线很长(为了表现效果好,效果图中飞机的距离较近,实际应用中应该很远)。

  3.串列式子母机群:空中列车由一架母机和多架子机组成,子机内部有大型蓄电池,可以靠内部的电量从机场起飞,在飞干线途中,一架子机和母机对接,另一架子机再和这架子机对接,依次类推,多架子机通过输电线像火车一样连接在一起,在母机产生的核电的推动下远程飞行,同时充电。当达到目的地国家上空时,子机和母机分离,靠刚充满的电飞向各自的目的支线机场,从而实现点对点飞行。

  4.双工作模式发动机:笔者设计了适合核动力飞机用的核电发动机:如图,它有两种工作模式,当飞机起降和在城市上空飞行时,只有电动机工作带动叶片低速转动,飞机噪音很低。当在海上飞行时,飞机噪音可以不考虑,此时,电热器利用核电产生高温,加热空气,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增加了推力,提高了飞机速度。

  5.多电设计:由于是核电飞机,因此空中列车可以广泛采用多电设计,例如:环控系统中具有电动发动机启动、压缩和冷却功能,采用电热或电脉冲进行机翼和吊舱防冰保护。飞机的性能、重量和可靠性都将得到改善。

  6.运载平台的设计:以上是关于空中列车这个系统的设计说明,空中列车系统还需要有一个良好性能的载体,空中列车的每架飞机是这样设计的:

  (1)纵列式双斜置翼:由于是纯电力推动,因此空中列车不能靠燃油配平,因此空中列车有前后两个斜置翼:后面的斜置翼产生大部分升力,前面的斜置翼相当于一个鸭翼,保持飞机的平衡。并且斜置翼同时具备优秀的超音速飞行和亚音速飞行能力,在整个速度范围内保持最佳气动特性!

  (2)飞翼式超宽体机身:空中列车的机身很宽,增加了运载能力,并且整体是一个飞翼,可以产生很高的升力。

  以上就是空中列车的设计构想,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

航空运输系统一定大有作为。

  相关专题:中国创新杯第二届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