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叶冰:长征中雪山草地背粮走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 15:17 新华网
叶冰:长征中雪山草地背粮走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叶冰:长征中雪山草地背粮走



  新华网南昌8月22日电(记者梅世雄 徐壮志)岁月悠悠。当年一头青丝的背粮女战士已是满头华发的红军老战士,回首往事,89岁的叶冰依然充满激情:“虽然苦,但充满希望!”

  1933年3月,红军宣传员来到了叶冰的家乡——四川通江县空山巴坝村。“宣传员说,‘当红军就能打土豪,就能解放穷人’,我一听,很兴奋,就参加了红军。”老人回忆说。

  18岁的叶冰在红军中的第一份工作是红四方面军保卫局勤务员。

  1934年6月,红四方面军组建妇女粮秣队,叶冰和其他300多位姐妹一起负责筹集粮食、盐巴等军用物资。

  1935年3月29日,妇女粮秣队按上级要求把粮食运到红军准备西渡嘉陵江的出发地———塔子山边,并做好了渡江准备。

  29日晚9时左右,叶冰等登上木船、竹筏,向嘉陵江西岸急驶。不一会儿,对面的敌人发觉了,射来密集的枪弹。有的船被打穿,摇摇摆摆下沉。

  老人回忆说:“会水的同志跳下船,泅水过江。我们这些不会水的,把衣服脱下来,堵住漏洞。”

  “有的同志负伤了,有的牺牲了。天亮时,我们在前卫部队的支援下,终于过了江。”同许多红军战士一样,叶冰当时并不知道,从渡江的那一刻起,她们已开始长征。

  强渡嘉陵江后,妇女粮秣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突破天险剑门关。

  剑门关是四川的门户,只有一条人行道穿过主峰。

  叶冰回忆说,在前卫部队掩护下,她们贴着石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背这么重的粮食爬这么高的山,我们这些女战士都是第一次。”

  老人回忆说,当时为了鼓劲,她们还自编了不少顺口溜,“比如拐弯的时候,前边人喊:‘慢转十字拐’,后面的应:‘前摆后不摆’;登陡岭时,前面喊:‘陡上又加陡’,后面就应:‘越陡越好走’……”

  那时已是初夏时节,太阳毒辣,一些缠过足刚放脚的女兵,脚踝都走肿了。

  当然,在叶冰的印象里,最苦的要数伙夫。部队休息,她们要挖灶架锅,挑水做饭;爬山时她们走在队伍前面,每遇敌机轰炸,她们不是用锅做掩护,而是用身体掩护锅。

  老人回忆:“一次,一位外号叫‘虱子’的小鬼对胡桂英姐姐说:‘胡姐,你真是傻瓜,不藏在锅下面,却趴在锅上面,你的肉能赛过铜吗?’胡姐说:‘小鬼,把锅打破了,你啥都没得吃啰。’”

  回忆长征中的背粮历程,叶冰认为,最艰难的还是翻越夹金山。那一次,她背的粮食有60多斤,几乎赶上了她的体重。

  在夹金山脚下,鼻子、嘴被太阳晒得像要冒烟似的;还没爬到半山腰,就狂风骤起,雪屑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

  “很快,豆大的冰雹也下了起来。当时,我身上只穿着单衣,双脚裂开了很多口子。”老人不堪回首,“简直比剑门关还难!”

  第三次过草地时,叶冰被调入四方面军

医院当护士。“过草地是一次比一次苦。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是三过草地。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草地那么大,永远走不完?”

  叶冰说,那个时候伤员太多了,不光是炸伤的,还有冻伤、饿伤的。

  由于药品极其匮乏,给伤员治疗时,一般是用盐水就着当地的一种黄纸,贴在伤口上。许多伤员的伤口不仅流脓、流血,而且长了蛆,有时一个伤员身上的蛆能装满半个脸盆,咬得伤员直哭。“我和战友们就用草熏,有时把伤员给熏哭了。长征路上的看护实在不容易。”

  行军途中没有肥皂,叶冰洗衣服时,只是把衣服放在水里揉揉,然后穿在身上,靠太阳和体温把它弄干。身上的虱子特别多,战友们互相捉虱子,放入火里烧。叶冰对火烧虱子时发出的“咝咝”声至今都忘记不了。

  走出草地,与中央红军会师后,给叶冰发了一件羊毛棉衣,“当时激动得不行。”

  

抗日战争期间,叶冰一直在延安国际和平医院工作,还当过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和美国医生马海德的助手。

  解放后,叶冰随丈夫到了新疆。目前,她在江西吉安的红军院里安度晚年。(完)

  

叶冰:长征中雪山草地背粮走

  相关多媒体音视频内容[焦点访谈]重走长征路上的公益行动 [东方时空]我的长征:走进“湘江战役 央视《新闻会客厅》:边走边想长征路

  

叶冰:长征中雪山草地背粮走

  高寿芝:捡起石头打敌人飞机

  98岁的高寿芝每天早上都要上山捡柴,几十年来风雨无阻。儿女们不让他去,高寿芝说,红军就是唱着“捡柴歌”来到四川的,我为啥不能捡柴?

  高寿芝不到6岁就失去了父亲,从此过上了“日吃千家饭,夜住古庙亭”的流浪生活。

  “红军青面獠牙、巨齿红发,先吃大人,后吃娃娃。”红军来到巴中时,高寿芝已经是24岁的小伙了,但是被这些流言包围着。直到红军宣传员坐在面前“摆龙门阵”,喊他“小兄弟”,告诉他“红军是救穷人的”,高寿芝这才定下神来,并且发现自己“找到了一条活路”。

  新兵高寿芝先是为红30军政委李先念当勤务兵,后来又被分配到连队。他印象中的李先念“很瘦,一个望远镜成天挂在胸前”。高寿芝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参加的第一次战斗——那是1933年7月在狮子坪,红军同地主武装“狠狠干了一仗”,列在第二梯队的他从头到尾却只打了一颗子弹。“我平时打得好,上战场就迷糊了!”高寿芝说。 >>>点击详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