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红军当年“切尾巴”战斗的地方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 06:30 解放军报
红军当年“切尾巴”战斗的地方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王振江 曹文龙 郑满宁

  

红军当年“切尾巴”战斗的地方

  今日吴起胜利山一角袁军摄山巅上,静悄悄地站立着一棵杜梨树。这棵树并不大,却端庄秀丽,冠盖如云,山风吹来婆娑如舞,树叶“哗哗”作响,像是用一阵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到来。在离这棵杜梨树不远的地畔上,还有一棵杜梨树,不言不语地陪伴着它。

  这就是当年毛泽东指挥“切尾巴”战斗的地方!

  这就是中国革命史上有名的吴起镇胜利山!

  从这里远远望去,到处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山峁沟壑;俯视山下,有一片建筑,那是吴起县城。这个蜿蜒在川道里的城镇,早已见不到70年前中央红军到达时的一点样子,当时仅有的七户半人家也不知道去哪里了,映入眼帘的是狭长的街道和高耸的楼房,曾有的很多窑洞早被挤出城区,散落在城郊周围的山坡上。

  我们来到胜利山脚,仗着血气方刚、体质强壮,开始没有把这座并不十分高大的山当一回事,但刚到半山腰,已经感到筋疲力尽,心脏剧烈跳动,好像要从胸腔蹦出来了。

  当我们大汗淋漓地站在那棵杜梨树前,尽享山风清爽的时候,才略微领悟到一些“艰苦卓绝”的含义——当年,中央红军北上抗日来到陕北,已经减员达十之八九,所余人员也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伤痛满身。然而,他们却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带着累累伤痕,硬是在这里翻山越岭、冲锋陷阵,打胜了那场声名远扬的“切尾巴”战斗。

  陕北的山峁似馒头状,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荒漠般苍凉。胜利山却莺飞草长,如南方的山峦一样墨绿如织,以少有的陡峭奇崛展示出它的雄伟。我们站在这里心潮澎湃,浮想联翩,不由地追忆那些遥远的往事——

  1935年10月19日,中央工农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至此,历时一年,纵横11个省(闽、赣、粤、湘、桂、黔、滇、川、康、甘、陕),行程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宣告胜利结束。在这个只有七户半人家的地方,中国革命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是一个颇为传奇的故事——

  红军刚刚停脚,便得到消息:一路尾随而来的宁夏军阀马鸿宾、马鸿逵的骑兵和原东北军白凤翔部的骑兵赶到了附近,共有2000多人,对我红军形成夹击之势。

  毛泽东立即电令彭德怀速来一纵队,并找来

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等商量作战方案。毛泽东说:“我们疲劳,敌人也疲劳,利用吴起多山的地形,打它个胜仗,作为‘礼物’送给陕北人民。”

  夜已经很深了,毛泽东窑洞的灯光仍然亮着。这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最后一役,也是中央红军落脚陕北的第一场战斗,毛泽东和彭德怀仔细抠着战斗部署的每一个细节,设想可能遇到的每一个突发情况……

  “以疲待疲”,不但是血与火的较量,而且是意志与体力的较量。

  10月21日晨,红军在吴起镇头道川两边的山岭上和沟道里布下了伏兵,专候敌人骑兵的到来。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毛泽东身体十分虚弱,但他仍然登上吴起镇四面的平台山(即今胜利山),和彭德怀一起指挥“切尾巴”战斗。

  战斗开始前,毛泽东给警卫员说:“现在休息休息,枪声激烈时不要叫我,打冷枪时再叫我。”大家立刻心领神会。长征中,毛泽东神机妙算、用兵如神,其高超智慧早为红军将士所折服。不用说,这场对敌人骑兵的战斗,已经是胜券在握了。

  果然,先是马鸿宾的第35师骑兵团耀武扬威地走过来。骄横的敌人,气焰嚣张,根本没料到红军设伏。当其进入红军的埋伏圈时,彭德怀立即下达了攻击命令。顷刻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火光闪闪,打得敌人晕头转向,纷纷落马溃逃。随后东北军白凤翔的骑兵先遣团赶来,又迅即被打乱,掉头逃命。红军立即乘胜追击,利用土岗深沟,将敌人分割包围。与此同时,敌另外三个骑兵团也被同时击溃。这一仗干净利索地消灭了敌一个团,击垮三个多团,俘敌700余人,缴获一批轻重武器和战马,其中有马术教官、兽医和会钉马掌、修马鞍子的工兵,补充了红军新建的骑兵队。

  光阴如梭,岁月无痕。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已无法知道当年毛泽东在杜梨树下是否睡得安详,无法知道他是否在梦乡做了一个好梦,但我们可以揣测到,那个伟大而智慧的头脑,从没有停止过思考。也许,他正在静静地酝酿一首诗。

  据说一直等枪声开始稀疏了,毛泽东才睁开眼睛,翻身起来,带着警卫员亲临前线。他举起望远镜,逐一观察着战场情况,直到枪声渐渐移向远方,判定残敌已经溃逃,才回到住地。

  刚进入陕北就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毛泽东在吴起镇简陋的窑洞里,想到彭德怀卓越的指挥才能,在历次作战中屡建奇功,不禁诗兴涌动,写下了一首六言诗: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战斗结束,彭德怀来到毛泽东住处,看到桌子上放着的这首诗。诗的第一句,恰好是他和毛泽东等在战前签发的作战命令中的一句话,只是毛泽东把其中“路险”写成了“路远”,把“沟深”写成了“坑深”。当他看到最后一句是“唯我彭大将军”时,觉得胜利不应归功于他个人,随即拿起笔来,把“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

  毛泽东诗不写己,彭德怀功不自居,展现了何等的胸襟与气度啊!于是,这段改诗的佳话,在全党全军,被人们传颂了半个多世纪。

  硝烟已经散去,战争已成往事。也许,现在只有这棵杜梨树,还保留着当年毛泽东依身而卧的体温,还在回味那个亘古常新的故事。

  “切尾巴”战斗之后,吴起人民为了纪念红军的胜利,把平台山改名为胜利山。在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吴起县委、县政府在县城建成了长征主题广场,广场建筑运用浮雕景墙、图腾柱、群雕、长征路线图、音乐喷泉等,重现了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的场景。今年,该县又将在胜利山修建融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长征纪念馆、红军烈士陵园为一体的纪念园。值得一提的是,吴起县委薛书记是个“红军迷”,他亲自参与了胜利广场的设计,并撰写了碑文。

  杜梨树上结满了小小的果实,摘一颗放在嘴里,酸涩酸涩的。陪同上山的人武部政委刘德学告诉我们,杜梨虽然现在是酸涩的,但只要经过秋霜消杀,就变甜了,是陕北最有特色的一种野果。

  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寓意:苦尽甘来。红军长征不正是这样吗?不然,这里为什么不长别的树木,而只长杜梨树呢?!我们是无神论者,不相信什么神仙、造物主。但神奇的大自然,总给人们以超乎想象的安排。

  在中国革命史上,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挫折。而自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来到陕北,这一切便都改写了。如果说,延安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转折点,那么,人们不应该忘记吴起就是伟大的起始点。

  这便是胜利山的骄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