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飞机研制之痛:军机体制难造民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 09:51 新华网
中国大飞机研制之痛:军机体制难造民机(图)
资料图片:运十

  编者按:是不是什么问题都要归结到体制上去?是不是结论下得太严重了?很不幸,这是航空界少有的共识之一。经济参考报大飞机采访组赴上海,下西安,奔波数千公里,对北京、上海、西安等地飞机制造厂、飞机设计研究院、高校的多位飞机设计师、负责人、学者专家进行了深入采访,采访涉及到体制、技术、适航、国际合作、“军机”“民机”之争、“上海”“西安”之争、“干线”“支线”之争等多个方面。所采访专家们由于学识、经验等不同,对于发展大飞机,尤其是民用大飞机争论得十分厉害,分歧很大。追根寻源,最绕不开的就是大飞机研制的体制之痛。采访结束,心结难解。现将记者采访心得整理成篇,还请关心大飞机的有心人细细咀嚼,为大飞机之梦共寻路径。

  争论20多年没有停过

  自今年初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金壮龙向媒体表示“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适时启动大飞机的研制后,今年大飞机自主研发的话题就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虽然大多数媒体从近两年才开始关注大飞机的研制,实际上业内围绕大飞机的争论20多年来就没有停过。

  多数人通过媒体都知道“运十”飞机的事。“运十”飞机在我国大飞机研制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航空业内的一些专家同时也把1986年7月30日看作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我国航空业的四位老同志沈元、季文美、张阿舟、胡溪涛写信给邓小平同志,建议发展民机应抓喷气式干线飞机。1988年10月,国务院批复了国家计委、航空航天部《关于干线飞机研制项目建议书的报告》,计划投入25亿元干线飞机研制经费,争取在1996年取得我国适航证,投入国内航线使用。但是,由于有关方面对干线飞机选型、总设计单位定点、与国外合作对象等问题意见不一致,干线飞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迟迟没有拿出来。此后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原因,大飞机没有发展起来。

  在以后的20年内,大飞机始终是业内争论最激烈的话题,国家只要一涉及研制飞机的事,业内总有一番争执。业内最新一轮大飞机话题的争论始于2003年国家组织的大飞机专家论证组。据参与论证组的专家介绍说,专家组成员是由国务院组织的,中航一集团、二集团、学校、部队、民航等各部门专家都参与了,共搞了8个多月。专家组主要论证了3个方面的问题:大飞机要不要干、能不能干、怎么干。对于前两个问题,专家意见分歧不大,但对于第三个问题,争论十分激烈,其中一个重要的争论点就是如何改革现有体制来适应民用大飞机的研制,这被很多专家视为大飞机是否能研制成功的重中之重。

  军机体制难造民机

  我国的航空工业是从修理、仿制苏式军机起步的,刚开始是为战争服务的,它所形成的体制也是适应军机研制的体制。后来我国搞民机项目,是凭借研制军机的人力、物力来进行的,同时也是以搞军机研制的办法来管理的。然而,由于军机和民机不同的性质,客观上要求有不同的研制体制,建立在军机研制基础上的现有航空工业体制已严重不适应民用飞机的研制。

  军机和民机在研制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军机的销售是由国家“买单”,它不需要考虑市场情况,而且它的利润获取是由国家规定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看似奇怪却又合理合法的现象,在军机利润率固定的前提下,军机研制的成本越高,获取的利润越多。业内专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军机研制合理合法的成本最大化。

  民机的研制跟军机完全不一样。民机研制首先要考虑市场因素,而且根据世界通行的标准,民机在研制前就要找到“买家”,业内把这些“买家”称为先锋用户。民机的这个特点不仅跟军机不一样,而且跟其他商品的生产也不一样。民机的售后服务比一般商品的售后服务要求要高得多,它是“全天候”、“全寿命”的售后服务,一种型号的飞机世界上哪怕只有一架还在飞,它的研制厂家就得为其提供售后服务。民机的利润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它必须严格控制成本。因此民机要做好,得综合考虑市场开发、生产、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使成本最小化,这与军机恰恰相反。

  军机、民机研制的不同特点,要求有不同的体制来适应。但是目前我国航空工业的体制是军民机混线,军机和民机都要在建国以来长期形成的军机体制内发展,这种体制严重制约了民机的健康成长。要发展民用大飞机,现有航空工业体制必须要改革,在这一点上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专家态度都是一致的。而且专家们在改革的最终目标上也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即要把民用飞机、尤其是民用大飞机的研制体制改革成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研制体制。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中国大飞机之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