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燃烧在无影灯下的生命火焰(上接第一版)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 06:14 解放军报
燃烧在无影灯下的生命火焰(上接第一版)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燃烧在无影灯下的生命火焰(上接第一版)

  华益慰的老伴和儿子陪伴在他的病床前。卫枫摄

  老伴张燕容说:“遇到急诊,或手术台上遇到困难找老华,他无论多累、不管谁叫,都是随叫随到,绝不耽搁;常常是饭吃了‘半截子’,就跑到病房抢救病人;下班回家常
常是没坐稳,就被叫到手术室;夜里常常是刚躺下,就被电话叫走处理急诊病号……”在和华益慰共同生活的40多年间,张燕容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她从来没把这些当成什么事。

  2004年初夏的一天夜晚,时针已指向凌晨3时,睡梦中的华益慰被电话铃声惊醒。

  “华主任,有个病人吐血不止,都快不行了,请你来一趟吧!”

  此时,他已连续两天两夜加班抢救重病号没睡一个囫囵觉,天亮后还要坐火车去外地参加学术交流会。但他没有丝毫的踌躇,提上旅行包就快步来到病房。护士不停地给患者静脉输血,可病人的血压还是随着大口大口吐血继续下降。经诊断,病人是“胃恒径小动脉出血”。华益慰说:“这种病靠内科是止不住血的,只有尽快手术,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手术室里,华益慰娴熟地开腹、找出血口、结扎、缝合……当手术做完时,天已大亮,倾盆大雨下个不停。华益慰钻进雨雾,打了辆出租车就直奔车站……

  华益慰常说:“选择了医生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牺牲。”几十年来,他就是这样在临床第一线尽职尽责地呵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

  ●母亲去世,只隔一条马路却没能赶到病床前作最后诀别,因为他正在手术台上抢救病人——

  “妈妈知道你忙,她不怨你”

  “益慰,看来妈妈快不行了,她很想见见你……”

  接到姐姐的电话,华益慰悲伤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1985年6月9日,是一个令华益慰刻骨铭心的日子。他重病住院的母亲,已连续几次报病危。华益慰出身医学世家,父母亲都是医生,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多年来,曾经是一位优秀医生的母亲,不仅给了他无限慈爱,也把良好的医德传授给他。然而,由于身在军旅,工作繁忙,华益慰很少陪伴母亲。尽管他当时所在的307医院与母亲住的医院仅一条马路之隔,可因手术多,他始终没抽出时间来陪护母亲,只能在早晨、中午、晚上的休息时间抽空去看看。

  这天,华益慰本打算查完房后去陪陪母亲,可他刚换下工作服,科里来了一名胃大出血的重病号,急需手术。

  一边是病危的母亲,一边是急需做手术的病人。在两难抉择中,华益慰毅然走向手术室。

  当华益慰做完手术赶到母亲的病房时,母亲已与世长辞。华益慰为最后时刻没能守在母亲身边,深感内疚和自责。

  看到华益慰伤悲的样子,姐姐拉着他的手劝道:“妈妈知道你忙,她不怨你……”

  大爱无垠。华益慰把对母亲的爱,化成对所有病人的爱。华益慰和家人办完了母亲的丧事,第二天早晨,又站到了手术台上……

  25年前,妻子张燕容查出患直肠癌。这消息如晴天霹雳,一连几天,华益慰彻夜难眠。

  想想这么多年,从协和医学院到军医大学,再到医院,他们风雨同舟,苦乐相伴,伉俪情深。不轻易表露感情的华益慰,泪水滚落到面颊。

  华益慰很想请假陪陪妻子,可他看到科里人手紧,好多病人约他做手术,他没有请一天假。

  在张燕容住院那段时间里,华益慰上班忙工作,下班也常要处理急诊病号,经常凌晨一两点才回到妻子的身边。

  “照理说,我住在老华所在科室的病房,这时候他可以放下手里的工作来照顾我,可他没耽误半天工夫,每次深更半夜来到病房,坐到床头上就睡着了,叫都叫不醒。后来老华想了个办法,用一条长绷带,一头拴在我的床头,一头拴在他的手腕上,让我有事叫醒他。可见他累成那样,我哪忍心轻易拉那条绷带啊……”老伴张燕容至今难忘那一幕。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华益慰、张燕容正准备办婚事的节骨眼上,他所在单位接到了援藏任务。名单上没有华益慰,可他积极请战,在雪域高原一呆就是整整一年。

  唐山大地震那年,华益慰得知前去灾区执行医疗救援的任务后,冒雨回家看了一眼孩子和重病在身的妻子,就随救援队赶赴灾区,一去就是半年多……

  几十年如一日,华益慰在大家与小家、病人与亲人的天平上,总是毫不犹豫地把砝码投向前者,忍痛割舍亲情换取病人的健康,他把对亲人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

  “华大夫胃癌晚期住院了!”2005年8月11日,曾被华益慰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新疆克拉玛依油田驻京办事处胃癌患者刘树河,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天下午,他急匆匆赶到医院。

  “华主任,跟您约了十几年,想陪您到新疆看看,您总说手术多,没时间……可您答应我今年8月底去的,您可不能失约呀!您一定要好起来!”刘树河含着泪恳求着华益慰。

  华益慰就是这样,心里只有工作,只有病人,唯独没有自己,他把有限的生命时光全部倾注到了为患者解除病痛上。

  ●退休8年,年逾古稀,但他每年仍坚持做百余台手术——

  “多做一台手术,就多救一个病人”

  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病案室,我们看到这样一组让人过目不忘的数字:2005年1月1日到7月25日,华益慰成功做了68台大手术。

  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除去正常的专家门诊、疑难病症会诊,平均每周还坚持做两至三台胃癌、直肠癌等大手术。肝胆外科原主任吕民生动情地说:“这个手术量,是普通医生的两倍还多,要知道,对于一个身患癌症的老人来说,这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华主任是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

  华益慰1998年退休后,被医院返聘为专家组成员,说是退休了,其实比以前更忙了,找他的病人更多了。近两年来,在手术台上几乎站了一辈子的华益慰,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有时候手术时间长了,他只好坐在高凳子上做。就是这样,他也从没有产生过“封刀”的想法,他认准一个理:“多做一台手术,就多救一个病人。”

  病人跟着名医走。华益慰德技双馨,95%以上的手术,是病人点名让他主刀的。为满足病人要求,他几乎把星期天、节假日都搭上了。

  2005年3月的一个双休日,犯腰疼病多日、连上厕所弯腰都很吃力的华益慰,本想在家里好好休息调整一下。

  星期六下午,一个胃大出血的老年患者,被紧急送到了北京军区总医院,患者女儿点名让华益慰救治。华益慰得知后,二话没说,当即捂着腰来到急诊室,投入到手术的准备中。

  “华主任,您腰疼,能行吗?”值班医生关切地问。

  华益慰点点头微笑着说:“没事,救命要紧,还是我来吧!”一走上手术台,他俨然像没有病一样,把全部精力都聚集到了手术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华益慰额头的汗水不停地往外流,护士给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手术服被汗水浸得紧紧贴在背上。做完手术时,他腰疼得都站不稳了,是护士搀扶着他走出手术室的。

  “在华主任的时间表上,没有‘休闲’二字,没有上下班、节假日之分。他一年到头不知疲倦、不知辛苦、不知劳累地拼搏着……”血管外科主任于健讲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于健进修回来开展血管外科不久,首次给一名患者做腹主动脉瘤手术,因这类手术风险性大,易出现意外情况,在手术长达八九个小时的时间里,华益慰始终站在一旁“保驾”。

  为避免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华益慰带着于健在病房细心护理:每10分钟给病人测一次血压,每半小时测一次心率,每一小时量一次体温……为以后治疗此类病人,积累了极其宝贵的数据资料。

  那段时间,华益慰每天睡觉不到4个小时,白天还要照常手术,半个月下来,病人转危为安,而华益慰却瘦了整整一圈,两眼充满血丝。

  在病案室里,我们还发现2005年5月16日,华益慰在一天时间里连续做了两台手术。

  “从上午到晚上,在手术台上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不要说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就是年轻医生也吃不消!”陪着华益慰做手术的医生张冬,眼含泪花说。

  15日晚,因抢救一个危重病号,华益慰深夜才离开病房。第二天一大早,他就上班了。查完病房,他8点钟准时走进手术室。

  无影灯下,头戴蓝色纸帽、身体单薄瘦弱的华益慰,全神贯注地做手术。一名护士看他汗流浃背的样子,用管子给他喂水喝,华老却摇了摇头。

  “手术中,我几次发现华主任的脸一下子白了,真担心他的身体,可他全然不顾这些……”

  午饭,华主任刚吃几口,又被请去“坐镇”抢救一名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当病人脱离危险时,他下午的手术时间也到了。

  “饭没吃成,连打个盹的工夫都没有,就是铁打的机器也得上上油啊,何况华主任70多岁了!”说到这里,张冬哽咽了。

  从医56年,华益慰为数不清的病人看过病,为几千名患者做过各种手术,有成百上千患者在他手中重获新生……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爱都献给了病人。

  华益慰喜欢音乐,他特别欣赏大音乐家贝多芬的那句名言:“我生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来享受快乐的生活,而是来完成伟大的工作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