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一个承诺信守37年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 06:14 解放军报
一个承诺信守37年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王义生 本报特约记者 石斌欣 本报记者 陈生庚

  

一个承诺信守37年

  图为赤峰医院向定点帮扶的乡卫生院无偿赠送药品和医疗设备的情景。

  郭良生摄

  1969年冬,朔风凛冽,雪花飘舞。赤峰医院(当时称220医院)的一辆老式吉普车载着药品、器械和医护人员,在内蒙古昭乌达大草原上一跑就是5个月。茫茫草原雪地上留下了一道道他们为牧民们防病治病的车辙。这一天,他们要离开了,牧民们拉着医疗队员们的手,依依不舍地问:“你们还会来吗?还会来吗?”“会来的,我们一定会来的!”医疗队员们坚定地回答。

  这是沈阳军区赤峰医院第一次组织医疗队到牧区义诊的情景。为了信守这句离别时的承诺,他们的送医下乡之路已经走了整整37年。

  37年,医疗大篷车风雨无阻

  闪亮的军徽,鲜红的十字。赤峰医院的医疗“大篷车”成了草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37年来,这辆医疗“大篷车”,驰骋草原,风雨无阻。

  老院长刘瑞梧介绍说,开始只是每年一次,后来每季度一次,再后来每月一次,时间约定在每月农历初七,农牧民赶集的日子。

  这个约定,是白衣战士和草原的约定,是军队和老百姓的约定,是党和人民的约定。所以,这个约定经受住了艰辛的考验、利益的考验、时间的考验。

  有一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大篷车”到东山乡义诊的日子。早上八九点钟,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那头,等候治病的农牧民们,有的认定解放军肯定不来了;有的认为解放军一定能来,在翘首企盼。而这头,大篷车行至一个河套,河水已涨到齐腰深,车已无法行驶。是去,还是不去?带队的院长李强当机立断:下车趟水去,不能让老百姓空等一回。当医疗队员扛着医疗器械和药品步行到东山乡义诊点时,农牧民们感动地说:“解放军真是言而有信啊!”

  37年来,他们走遍了内蒙古12个盟市,从西部的阿拉善到北部的呼伦贝尔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总行程达200万公里,义诊达20余万人次。

  37年,草原医疗点越来越多

  2001年8月4日,赤峰市大碾子乡的农牧民敲起了锣鼓,放起了鞭炮,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赤峰医院医疗扶贫定点单位”正式在乡卫生院挂牌。

  这是赤峰医院在农牧区挂起的第23块医疗定点扶贫的牌子。挂起这块牌子,就意味着赤峰医院要担负起定点帮扶的责任——无偿赠送医疗设备,免费代培乡村医生。5年前,这个卫生院论设备,只有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老三样”;论技术,只能看看头疼脑热。有的农牧民得了急病,在乡里治不了,在赶往城里的路上就停止了生命。5年后的今天,赤峰医院给他们无偿赠送了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等10余台医疗设备,免费培训医务人员6名,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都能治,院长李子玉被推选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候选人。

  赤峰医院定点帮扶,总是把目光盯着最偏远、最困难的地方。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乡)曾是赤峰市医疗卫生条件最差的地方,所谓苏木卫生院只是一间土坯房,连窗户都是纸糊的。医院党委决定把这里作为定点扶贫对象。有人说,与其花大力气到穷地方建一个点,不如在附近多建几个点,这样,既省钱省力,又能出成绩。但是,医院党委不为所动,尽管医院当时经费很困难,他们仍然要去帮最困难的地方。仅仅6年时间,这个苏木卫生院面貌大变,被赤峰市评为医疗卫生一级单位。

  37年来,医院党委班子换了9届,每一届都在传递着这个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定点帮扶的23个乡村卫生院(室)全部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的要求,有17个定点单位被赤峰市评为一级卫生医疗单位,培训乡村医生840多人,其中有22人走上了县以上医院或卫生机构的领导岗位。

  37年,防治地方病“七战七捷”

  上个世纪70年代,姜家营子乡曾是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重灾区,有句顺口溜:“一代甲,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如今,顺口溜早已变成“一代强,二代壮,三代四代更漂亮”。乡亲们说,多亏了“220”啊!

  那时,医院医疗队几进这个乡,每次都是半年以上,轻者吃药,重者手术,饮食补碘,打井改水,标本兼治,终于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根除了病魔。

  过去,赤峰地区地方病病种较多,大脖子病、大骨节病、克山病等7种地方病都有。他们参加了7场防治地方病的大会战,足迹踏遍每一个村落,先后治愈患者1万多人。7场会战,每一场都是攻坚战,不少医务人员治好了病人,却累倒了自己。曾经参加这7场会战的普外科老主任高振国,因为废寝忘食、饥一顿饱一顿,落下了胃病的根,常年靠药顶着。一次,他忘了带药,胃病发作,仍坚决要求去参加防治囊虫病的会战。会战结束了,医疗队回来了,老伴去车站接他,却不见人影儿,原来,高主任因胃疼难受,下车直奔医院了。

  如今,“七战七捷”已过去10多年了,赤峰地区7种地方病除囊虫病偶有几例较轻病例外,其他地方病已销声匿迹,但赤峰医院从来没有放松过跟踪调查及其预防工作。那些当年经他们医治的患者,如今一个个健康长在,他们说,“没有‘220’,我们哪能活到今天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